鳗鱼特殊的生活习性决定了其苗种人工繁育难度大,目前还只能完全依赖于自然捕捞。气候因素也会导致鳗苗的捕捞产生波动,2017-2021年中国鳗苗的捕捞量波动大,2021年中国鳗苗捕捞量为14.8吨,同比下降9.59%。
塑料和木材为木塑行业的重要上游原材料。中国已成为塑料制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 12月,中国塑料制品产量795.2万吨,同比增长2.4%;2021年1-12月,塑料制品总产量8004万吨,同比增长5.27%。
从产量来看,中国鲈鱼养殖产量最高的为淡水养殖的鲈鱼,2021年中国鲈鱼淡水养殖产量为70.21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78%;2021年中国鲈鱼海水养殖产量为19.91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22%。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可以看到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省这几个地区的鲳鱼的产量分布较多,其地理位置好,靠海,捕鱼业发达,气候条件适宜,2021年中国鲳鱼的养殖产量为32.93万吨,其中浙江省的产量最多,达到10.23万吨,占鲳鱼总产量的31%;其次是广东省,产量为6.49万吨,占鲳鱼总产量的20%。
近年来,由于一些季节和气候的原因,某些养殖场对观赏鱼过度开发,死亡率也随之上升,导致物种种源逐渐衰弱,过度开发、毁灭性采捕以及高死亡率是影响观赏鱼产业持续性发展的最根本性原因,导致目前观赏鱼的进出口数量逐渐减少,2017年至2021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观赏鱼的产量处于下降趋势,从2017年的41.6亿尾到2021年的37.86亿尾。
从全球柑桔生产量来看,2017-2018年整体处于上升状态,但在2019年全球柑桔产量下降幅度明显,较2018年减少833.9万吨,这主要受降水不足和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而在2019年之后,全球柑桔产量从2019年的4590.2万吨增加到2021年4901.4万吨。
在中国,腰果主要分布在海南和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也均有引种。我国腰果以进口数量较多,其中2022上半年中国腰果进口数量为21673791千克;腰果出口数量为68907千克。
从2018年到2022年我国进口的棉短绒纸浆均价来看,呈不断下降的的趋势,从2018年的2.3美元/千克下降到2021年的1.3美元/千克。而棉短绒纸浆的出口均价近年波动上升,从2018年的1.5美元/千克上升到2021年的1.6元/吨。
世界葡萄品种达8000个以上,中国约有800个,生产上栽培比较优良的品种只有数十个。按用途可分为鲜食、酿酒、制干、其他加工品种,以及砧木品种。主要优良鲜食品种有:莎巴珍珠、葡萄园皇后、京早晶、康拜尔早生、无核白、玫瑰香、巨峰、白香蕉、牛奶、龙眼。此外,还有许多酿酒品种,如白雅、白谢希、季米亚特、雷司令、意斯林、珊瑚珠、赤霞珠、黑比诺、霞多丽等。
近几年,肉制品以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产品选择,受到越来越多食客的喜爱,我国肉制品市场规模整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受到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和我国肉类生产情况的影响,我国肉制品市场以猪肉制品为主,但近年来,猪瘟的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丰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家鼓励牛羊畜牧业的发展,未来我国肉制品消费市场也将逐步走向均衡发展。
据我国最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等国家政策意见,在保障化肥等重要农资季节性运输的同时,开始提倡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计划,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持续优化肥料投入品结构,推广肥料高效施用技术。
全球榴莲品种繁多,各个国家的主栽品种大多不一样,从榴莲主产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及泰国等地的榴莲品种来看,泰国主要榴莲品种包括金枕头、青尼、干尧等,印尼榴莲品种包括波哥、卡尼、帕特里夏、渡鸟、硅希贾乌等,马来西亚榴莲品种包括猫山王(D197)和苏丹王(D24)等,越南榴莲品种包括干尧、金枕、牛奶猫山等。
据中国统计摘要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羊只的存栏量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羊只存栏量为31969.3万只,同比2020年增长了4.29%。近年来,我国养羊业的生产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生产方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保护,各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持续提高,都使得我国羊只的存栏量逐年增加。
从我国桑蚕丝进出口数量来看,我国出口数量远远大于进口数量,其中2022上半年中国桑蚕丝进口数量为492951千克,进口金额为5381432美元;桑蚕丝出口数量为2020594千克,出口金额为127931332美元。
云南咖啡大规模种植是在五十年代中期,一度种植规模达4000公顷。至1997年末,全省咖啡种植面积已达7800公顷。全省种植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0%,产量占全国的83%,无论是从种植面积和咖啡豆产量来看,云南咖啡已确立了中国国内的主导地位。
2017-2021年期间,随着我国海带养殖技术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海带养殖的产量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从最初2017年148.66万吨,增长至2021年174.24万吨,2018-2021年的产量增速分别为2.41%、6.67%、1.7%、5.5%。海带产品质量的逐渐增长,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是我国海带养殖产量不断增长的原因。
目前,市面上较为成熟的人造肉制造技术为植物人造肉,植物人造肉以豌豆、大豆、小麦等植物为原料,因此“人造肉”产业链与“豆制品”产业链相似。“人造肉”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种植和初加工行业,通过初步加工,从农产品原材料中提取纯度较高的豌豆/大豆蛋白,中游为豌豆/大豆蛋白深加工行业,通过进一步深加工,利用产业链上的核心挤压环节得到适合用于生产植物肉的基础材料-组织蛋白,通过混合加工调味得到植物肉成品,用来最大程度的模拟肉制品的结构和感官品质,下游行业为植物肉生产销售渠道,最终并通过销售渠道流通到消费者手中。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家禽相关产品的需求量大大提升。而随着需求的增长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家禽存栏量与出栏量也随之逐渐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禽存栏量为67.8亿只,同比增长4%;家禽出栏量为155.7亿只,同比增长6.4%。2021年我国家禽存栏量达67.9亿只,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量为157.4亿只,同比增长1.1%。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上半年进口金额为719.74万美元,进口数量为958.7吨,出口金额为124732.58万美元,出口数量为669770吨。近年来,中国柠檬酸行业出口金额和数量远大于进口,柠檬酸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剂,同时也是制作消毒洗手液的主要原料。
中国对外出口的金枪鱼数量远高于行业出口贸易数量,且近年来,中国进口金枪鱼数量呈逐年减少态势。2021年,中国金枪鱼进出口数量分别为2691.47吨、48322.31吨,同比变化率分别为-68.89%、-33.52%;中国金枪鱼进出口贸易量大幅减少。2022年1-8月,中国金枪鱼进出口数量分别为985.37吨、22573.87吨,同比变化率分别为-49.12%、-36.24%;中国金枪鱼行业进出口贸易量持续下滑。
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为68284.75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2021年中国稻谷产量为21284.24万吨,同比增长0.5%。
目前,我国浓缩乳制品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咖啡、餐饮等行业对浓缩乳制品需求的飞速增长,居民乳制品消费将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浓缩乳制品行业预计将会有巨大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升,对饮料、蛋糕等甜味副食食品消费量增加,全国食糖消费需求上涨。甜味剂作为食品工业生产中主要使用的食糖替代品,人工甜味剂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逐渐成为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主要增长点。
菠萝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热带水果之一,在世界80多个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我国是菠萝消费和生产大国,菠萝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约占全球总量的7.2%,是热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2017-2021年我国菠萝主要依赖进口,2021年我国菠萝进口量达19.79万吨,同比下降5.08%,而出口量仅为0.16万吨,同比下降22.38%。随着进出口量的减少,2021年我国菠萝进出口金额也减少,其中出口金额同比下降4.29%,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2.51%。
虽然中国的柿子产量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中国柿子的国际贸易金额却不足全球柿子贸易金额的3%,用于深加工的柿子不到总产量的10%。国内的柿子主要以鲜销为主,常见的柿子深加工产品主要有柿饼、柿子酒、柿子醋、柿子果酱等,其中柿饼是最常见的柿子深加工产品。主要的销售市场与其他品类无异,一般通货主要是走向产品批发市场,再流通到全国各地;部分走精品路线的则直接销往北上广深、京津冀等发达城市。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相比传统的单品坚果,现如今人们更青睐于口味多、营养价值高的混合坚果。坚果作为休闲食品的新兴品类,符合人们健康饮食的理念。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休闲食品的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休闲食品的市场规模为1.45万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1.68%。
目前,中国蔬菜种子行业国产化自给率已达87%,市场上常见的白菜、甘蓝、辣椒、番茄等大宗蔬菜商品种子已基本以国产品种为主,实现了自主可控;但菠菜、绿菜花、胡萝卜、洋葱等蔬菜种源依旧依赖于国外进口。
2021年全球甜、酸樱桃消费量为399.77万吨。中国是全球甜、酸樱桃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21年全球消费量占比23%。其次为土耳其,消费量为78.81万吨,占比为20%。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三大甜、酸樱桃出产国,但仍旧供不应求,大量进口国外樱桃以满足巨大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