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第一、蒙牛第三,新希望、完达山、天友等纷纷入局……乳企为啥都看好这一赛道?

日前,奢侈品品牌Burberry发布了2024早春系列,有博主引用其中一组模特手持格纹冰棍的大片称,“Burberry出冰棍了,一根售价1800”。随后,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了网友热议:“挺好的,不坑穷人”、“心比胃还凉”……

对于社交平台上的争议,Burberry官方微博在评论中回应称,系列图片中的冰棍并不作为商品销售,且未设定过价格,仅作为季节性创意展示。

图片
图片来源:Burberry官方微博

虽然闹了一场乌龙,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冰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具体到乳制品行业,布局冰品赛道已成为各大乳企的常规操作。

到2022年,我国冰淇淋市场规模已达1600亿元,持续稳居全球第一。根据英敏特以及欧睿相关调研数据,市场份额占比前十的品牌分别为:伊利、联合利华、蒙牛、雀巢、三元、天冰、中街、通用磨坊、德氏、光明乳业。从数量上来看,乳企占据了半壁江山。

以伊利为例,据其财报数据,2022年伊利冷饮业务(即冰品)营业收入95.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以上,增速和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连续28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其中,明星品牌巧乐兹、甄稀、须尽欢增长尤为强劲。2022年,伊利还推出了跨界新品绮炫炫玲珑、甄稀冰麻薯冰淇淋,市场反响极佳。

图片
图片来源:伊利

蒙牛的冰淇淋业务最早可以追溯至1999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蒂兰圣雪、绿色心情、随变等多个知名品牌。2021年3月,蒙牛收购了东南亚地区知名冰淇淋品牌艾雪25.56%的权益,加上此前已持有的11.12%权益,取得了对后者的控制权。2022年,蒙牛的冰淇淋收入为56.524亿元,公司总裁卢敏放提出,要把冰淇淋业务做到亚洲第一。

除“乳业双雄”外,光明乳业旗下的优倍系列、大白兔系列,以及三元旗下的八喜等,都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冰淇淋品牌。

图片
图片来源:光明冷饮

据新乳业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进军冰淇淋赛道的乳企不断增多:

2022年,菊乐正式布局冰淇淋市场,在2023年新品发布会上,又对酸乐奶草莓雪糕、老成都绿豆沙、老成都果汁大冰等冰淇淋产品进行了口味创新升级。

今年5月,新希望乳业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目前已布局冷饮冰淇淋业务,主要在华东地区开始销售,规模较小但收入稳定增长。

同月,天友乳业宣布推出冰淇淋产品,五种口味同步上市,目前已入驻美宜佳、罗森、711等。

6月,北大荒完达山乳业宣布,公司新零售事业部提报的外观设计专利“雪糕”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推出首支雪糕产品;此外,北大荒完达山乳业旗下的“乳此新鲜”连锁饮品店,也推出了“烟囱面包冰淇淋”和“大茶缸冰淇淋”,成为热销的网红爆款……

图片
图片来源:微观北大荒

乳企为何热衷冰淇淋?新乳业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原料优势。优质的冰淇淋,主要原料有牛乳、奶粉、奶油等,含乳成分很高,可以共享乳企其他品类产品的资源,有效降低成本。尤其是近两年牛乳味的冰淇淋备受消费青睐,是乳企推新的主流口味,光明乳业推出的优倍鲜奶冰淇淋,北大荒完达山乳业的“烟囱面包冰淇淋”和“大茶缸冰淇淋”,都主打“不添加一滴水”,广受消费者好评。

二是渠道优势。乳制品作为民生产品,覆盖率极广,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乡镇农村都需要做到有效触达。因此,乳企的渠道通常十分多元化,包括了商超、便利店、夫妻老婆店等不同形态,有的还有自己的品牌专卖店,在渠道的认可度也较高。

三是品牌优势。伊利、蒙牛作为全国性的综合乳企,品牌知名度自然不用多说,新希望、天友、完达山等区域型乳企在其大本营及工厂周边地区也具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能够帮助冰淇淋产品迅速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认知。

四是利润优势。相较于其他乳制品品类,冰淇淋产品成本低、利润高,对于拉动业绩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以伊利为例,2022年,公司冷饮产品的毛利率为38.48%,仅次于奶粉及奶制品(41.06%),远高于液体乳(29.11%)和其他产品(21.52%)。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