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数据出炉:这些特色农产品卖爆了!为什么?

随着双十一收官,电商平台和第三方监测平台陆续发布了成绩单。

星云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全网GMV达到11154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以天猫、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综合电商总交易额为9340亿元,同比增长了2.9%。抖音、点淘、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今年双十一总交易额为1814亿元,同比增长146.1%。

扶持产业带和带动农产品销售是电商近几年的关注重点。

天猫

今年双十一期间,天猫发出“农货多一件”倡议,让农产品多当3分钟主角。倡议发出后,多个主播达人参与。

天猫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有1664万用户为老乡下单,直播间累计卖出3549万件农货,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农货销售额同比增长35%,超4.6万款农货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

京东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双十一”期间,其平台近1万种农产品成交额超过了10万元。这些农产品中,近3成粮油、茶叶等初加工农产品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

京东双十一农产品覆盖2000+地标产业带,上线国家地标产品SKU超过12万个,其中超20个地标产业带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100%。

京东11.11期间,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5%。一线城市购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成交额同比增长100%,二线、三线城市增长150%。温县沙土铁棍山药、内蒙古羊肉、湖北京山桥米是成交额最高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京东超市食品生鲜开放平台超1200个农特产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20%,中国特产·锡林郭勒助农特产馆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倍。

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不断增强,传统滋补品比往年热销,黄芪、枸杞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水果品类中,应季的柿子成交额同比增长100%,榴莲、芭乐增长超过80%。

拼多多

对于一直关注农产品的拼多多来说,虽然双十一不是它的主战场,但消费者依然趁此机会在拼多多上采购了一波农产品。

据数据显示,在10月24日拼多多双十一正式开始后的当晚11点,洛川苹果、琯溪蜜柚、大荔冬枣、广西小米蕉等时令农副产品的单日订单增幅均超过175%,进一步打响了各农产区产地的品牌知名度。

抖音

农产品在“抖音‘双十一’好物节”上也大放异彩。

报告显示,10月31日至11月11日,福建福鼎白茶产业带商品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87%,有26家福鼎白茶店铺在活动期间销售额超过了百万元。

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项目今年“双十一”期间落地甘肃,“风味甘肃”专区的祁连山羊肉、亚麻籽油、天水花牛苹果等备受消费者欢迎,尤其在冬季到来的时候,羊肉卖爆了。

快手

作为快手一直以来的优势行业,农产品保持了强势增长。农产品类目GMV同比去年增长超143%,水果类目增长瞩目,同比增长近200%,其中山西阳丰脆柿子、四川爱媛果冻橙、山西红富士丑苹果等最受用户欢迎。

没有品牌,双十一就是个凑热闹

观察各家战报我们发现,双十一真正获利的是品牌化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地理标志是国家主管机关对特定产区有特殊品质农产品的专属认证,而品牌帮助地标产品完成的是消费者心智中的价值“认证”。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只说明它来自特定产区,有独特的产品品质,但产品独特在哪?产区、产业的独特性在哪?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地标产品的品牌化,才能说明、说清、说透!

双十一的本质,是用利润换流量,换曝光,换影响力,用一个明星产品,让消费者记住品牌,强化品牌影响力。

如果你的农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没有建立品牌印象,也拿不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那么双十一消费者拿了你的实惠,依然不记得你是谁,下一次购买时,发现涨价了,他们就会头也不回转向更便宜的商品。

中国现有三类地理标志产品8000多个,这其中品牌全国知名的地标产品很少,能有品牌价值认知的地标产品更少!这就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窘迫现状。在中国地标产品的名录中,有数以千计的地标产品,等待我们用品牌去唤醒,去振兴。

福来咨询、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特意撰写过一篇文章,讲述《地标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七项修炼》:

一是寻根找魂:确定事业边界,找到价值优势。政府作为一个产区,一方产业的管理主体,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时,一定要把与地标产品相关的,产区文化、生态价值与产业价值融入到品牌价值中去。

二是守边界:守住边界,才能拥抱世界。地标产品首先要守住地理的边界,其次要守住品质边界,要对地标产品从生产、加工、储运等各环节,全链条,实施标准化,为品质保驾护航,为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与发展,提供行稳致远的战略基石。

三是做标志:从公共地理标志到品牌专有标志。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只有通过构建自身的品牌专有标志,才能承托品牌价值。

四是传美名:以“大会营销”为核心,激光穿透。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使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传播取得最大传播效能。政府的区域公用品牌传播,要以“大会营销”为“激光穿透”的抓手,以其他媒体手段为辅助。

区域公用品牌做传播,应当遵循“由近及远”的传播观念。先想着让自己身边的人,能够人尽其才;自己身边的物,能够物尽其用。而不去为能不能投巨资上央视,品牌一步登天而发愁。

五是抓主体:打造驱动区域公用品牌的第二个“轮子”。地理标志产品及产业,没有政府主导,产业像一盘散沙;没有企业主营,政府主导落不到实处。一个区域公用品牌,有了主体企业参与,品质标准才有了执行的领头羊,产业才有样板可循,区域公用品牌助推企业发展的能效才会最大化,区域公用品牌才会更好的参与到市场中去,才会更广泛的造福千家万户的膳食生活。

六是强管理:区域公用品牌只为品质加冕。地理标志产品要强化管理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原则一、列入一把手工程;原则二、必须有组织保障;原则三、农业英特尔模式;原则四、战略性持续投入。

七是拓市场:坚持三个“一体化”,明确两个“核心”。三个“一体化”,即“线上线下一体化,宣销一体化,农文旅一体化”。

明确“两个核心”,核心一,市场拓展一定要明确品牌的核心平台电商,选择一家平台电商(京东、天猫)战略合作,借助平台电商的资源,聚拢流量,整合网红,打造爆品。以平台电商为依托,实现网络宣销的良性持续发展。

核心二,市场拓展要有核心推广工具,把一个成本低,易复制,消费者易感知的助销活动,放到战略的高度上来,应用在所有的市场推广场景中,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做透市场。

福来咨询强调,用科学的理念,坚定的信念和对民生的挂念,提品质,做品牌;再用品牌为地理标志产品铺就一条通往人心的路,让农田与心田惺惺相惜,让产业向心而生,才是地理标志产品基业长青的不变法则!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