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15-2016年奶业危机的成因分析与思考

2015-2016年,美国奶业经历了一场严峻的价格危机,这场危机对整个美国奶牛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牛奶价格跌至低于生产成本的水平,导致许多奶牛场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甚至被迫退出市场。这一时期的价格下跌主要由全球供应过剩、需求疲软以及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所驱动。全球市场上的牛奶供应激增,导致供应大幅超出需求,进而引发了价格的剧烈下跌。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2015年,美国全奶价格从2014年的平均每升约3.74元人民币(基于当时的汇率)下降至每升2.53元人民币,2016年进一步下降至每升2.40元人民币,这就是美国农场主不堪回首的2015-2016年牛奶过剩危机。

在中国,2024年的八月份的第二个礼拜,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生产区的生鲜乳平均价格3.21元/公斤,从2021年8月的高峰4.37元/公斤,已下降26.5%以上,目前已低于成本,几个月前行业专家估计超过80%的牧场亏损,也被行业专家定义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奶价危机。

中美的奶价危机,同与不同?

都是“供应过剩惹的祸”

2015年,欧洲联盟(EU)取消了自1984年以来实施的牛奶生产配额制度。这一政策变化导致欧盟国家的牛奶产量大幅增加,欧盟整体产量增长了约4-5%,对全球市场产生了冲击。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牛奶产量也在增长,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美国牛均产奶量约为10.1吨、10.16吨、10.33吨。2015年美国的牛奶总产量达到9465万吨,比2014年增长了1.3%。到2016年,这一产量进一步增加至9637万吨,比2015年增长了1.8%。

这一点和中国今天面临的状况非常的类似,那就是新鲜乳供应增长。根据尼尔森报告数据,2023年,全国原奶产量达到4,197万吨,同比增长近7%,乳制品产量达到3054.6万吨,同比增长3%,供给量和产量双双获得增长。荷斯坦统计2023年全国390个高产牧场成母牛的平均淘汰率为27.8%,高于2022年的25%。增加的淘汰率未能解决增产问题,因为牛群数量的降低未抵消生产效率的提升,2024年上半年全国牛奶产量1856万吨,增加62万吨,增加3.4%。所以,供应在增加。

这是共同点之一:生鲜乳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图片
图1:2014-2016年美国牛奶产量与价格变化趋势图

乳制品需求疲软是“根”

除供应增长外,需求疲软也是导致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等关键出口市场,受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减少了对美国乳制品的进口需求,导致全球乳制品价格承压。此外,强势美元使得美国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出口疲软。2015年和2016年期间,美国的乳制品出口总量有所下降,从2014年的214万吨下降至2015年的212万吨,2016年维持在213万吨的水平。

图片
图2:2014-2016年美国乳制品出口量与出口收入变化图

不同于美国在2015-2016年的奶业危机,其消费需求端疲软的原因主要指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市场的进口需求减少。而中国,今天的需求端疲软是国内的消费“降低”与“降级”,根据尼尔森IQ的报告,2023年全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为41.3克,同比下降1.5%,2024年第一季度乳制品全渠道销售额降低3.1%。

美国与中国的奶价危机的共同点之二:消费疲软造成奶价下跌。但是,美国的消费疲软主要是受国际需求或者出口不畅引起的,而我们的这次奶价下跌基本上和国际市场供应关系无关联,纯碎是内需的停止增长引起的,也就是说,“结果类似,动因不同”。

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远低于全球和亚洲平均水平,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40%,整体市场发展还是继续处于阶段性的供给过剩、需求不振的增长困境,受中国宏观经济短期的增长乏力影响比较大。根据中金公司的报告(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我国从2022年开始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行,这也和奶价的调整存在类似的规律。

图片
图3:2018-2024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度指数、预期指数

奶价低于成本价的后果严重!

2015-2016年期间,美国牛奶价格的下跌对奶牛场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中小型奶牛场造成了严重的财务压力。这种财务压力引发了大量奶牛场的倒闭、破产以及被收购现象。据估计,在2015-2016年期间,美国奶牛场的数量减少了3%至4%。在某些地区,特别是东北部和中西部,奶牛场关闭的比例甚至更高,其奶牛场数量减少了5%至7%。这些关闭的奶牛场中,很多是无法与更大、更高效的奶牛场竞争的中小型家庭牧场。除破产外,还有许多小型奶牛场被更大的奶牛场收购。由于低价格带来的财务压力,小型农场难以独立维持经营,这导致了行业整合的加速。估计在这些关闭或出售的奶牛场中,大约有10%至15%被更大、更具财务稳定性的奶牛场收购,以扩大规模并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截止到2023年12月底,全国发证生鲜乳收购站所涉及的养殖场户数同比降低24.2%,但涉及的奶牛存栏同比增加6.7%,户均存栏增加40.9%,换句话说,产能不仅未降低,实际上还在增加,只是“小的离场,大的更大”,这和美国当年的发生的状况非常类似。

比较起来,中国的牧场倒闭或者被出售的幅度就2023年的数字而言,远远高于美国的2015-2016奶业危机时期(一些严重的州,5%-7%牛场倒闭)。考虑到奶价的持续降低,以及喷粉对奶牛场的现金流的影响,到今年年底,预估奶牛场倒闭的风险会高于上一年度(2023年)。

“成者王,败者寇”,奶牛场的生存之道

尽管市场环境艰难,但并非所有的美国奶牛场都遭受了同样的冲击。事实上,有些奶牛场表现出色,并成功度过了这段困难时期。这些成功的奶牛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帮助它们在市场低迷时保持竞争力。

- 规模经济的“魔力”

规模大的奶牛场在2015-2016年表现出色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规模经济的优势。规模较大的牧场能够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成本,这使得它们在牛奶价格下跌时仍能维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在美国,不同规模的牧场其牛奶的生产全成本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大规模的牧场生产成本为2.2元/升,小规模的牧场为3.0元/升,小型牧场的全奶成本差别高达36%,大型牧场的规模效应非常明显。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牧场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帮助它们在市场低迷时保持运营。

这些牧场还通过人才优势和技术投资提高了生产效率。大规模牧场的这种运营效率使它们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具备了更大的优势,帮助它们在价格低谷中生存下来。

- 高价值奶制品的机会

另一个在市场低迷期间表现良好的牧场类别是那些专注于生产高价值奶制品的牧场。与普通牛奶相比,高价值乳制品如有机奶、特色奶酪和酸奶通常具有更高的利润率,并且不易受到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些产品往往定位于高端市场,其需求相对稳定。

- 有机牧场的韧性

在这一时期表现良好的还有有机牧场。有机乳制品市场受全球供应过剩的影响较小,其价格相对稳定,且通常高于普通乳制品价格。这使得有机乳业在价格下跌期间仍能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此外,有机乳业通常参与专门的供应链,并与零售商或分销商签订长期合同,这些合同往往包含价格保证条款,帮助有机乳业在市场波动时维持收入稳定。

对中国牧场的启示

2015-2016年美国牛奶价格下跌的经历为中国乳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当前,中国奶业面临类似的挑战,根据李胜利教授前几月的统计数字,80%以上的奶牛场处于亏损状态,原奶价格低于生产成本,而且市场触底反弹的时间越来越不明确。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奶牛场(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市场困境。

- 强化规模经济和成本控制

美国大型乳业在价格下跌期间通过规模经济和成本控制取得了成功。对中国奶牛场来说,合理扩大规模,优化生产效率,同样是应对市场挑战的关键。通过引入智能饲养管理系统以及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措施,奶牛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在美国,不同规模的牧场其牛奶的生产全成本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大规模的牧场生产成本为2.2元/升,小规模的牧场为3.0元/升,差别高达36%,大型牧场的规模效应非常明显。尽管中国的规模化牧场在规模上已经达到了较大的体量,但由于生产效率、管理水平、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规模经济的优势尚未充分体现出来。要实现真正的规模经济效益,中国的规模化牧场需要在新技术应用、管理优化、供应链整合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效率、优化供应链和降低饲料成本,中国的规模化牧场有望逐步显现出规模经济的优势。

在美国,饲料成本通常占到牛奶生产总成本的50%至60%左右,相比之下,在中国,饲料成本在牛奶生产总成本中的占比通常更高,一般占到60%至70%。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扩大本地饲料生产、使用农业副产品、提高饲料管理和储存效率、优化供应链和批量采购以及利用政府支持,中国奶牛场可以显著降低饲料成本,提升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牛群健康管理对提升大型牧场的规模经济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措施,能够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产奶量,延长奶牛使用寿命,从而显著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未来,通过加强兽医团队建设、优化营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和提升健康管理意识,中国的大型牧场有望在牛群健康管理上取得更大进展,从而进一步增强规模经济优势。

- 多样化产品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中国奶牛场可以通过多样化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降低对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的依赖。例如,开发有机乳制品、特色奶酪或酸奶等产品,可以进入利润更高的市场。通过品牌建设和直接销售策略,奶牛场可以提高产品溢价,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有机牧场,以优然牧业和圣牧的规模最大,现代牧业最近几年也开始涉足有机牧场。据尼尔森数据,2020年7月-2022年6月的两年中,有机奶粉市场份额由6.2%增长至8.2%,有机奶粉线上市场销售额增速达到16.8%,远超非有机奶粉2.5%的增速。同时,行业数据显示,预估2024年有机奶粉市场容量将达到150亿以上。

- 强化品牌和市场营销

品牌化经营是美国一些成功牧场的关键策略。中国奶牛场可以通过品牌化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模式,提升产品价值。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化营销手段,奶牛场可以扩大产品影响力,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增加品牌忠诚度。

光明乳业通过打造“光明牧场”品牌,推出了“冷鲜”牛奶等高端产品,强调产品的新鲜度和高品质。光明乳业在品牌化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它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给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信任感和品牌认同感。此外,光明通过自身的电商平台和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成功开辟了直接销售的渠道,进一步增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品牌忠诚度。

品牌化可以帮助奶牛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通过独特的品牌定位和高质量的产品,奶牛场能够实现品牌溢价。消费者往往愿意为他们信任的品牌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为奶牛场带来了更高的市场价值。

借助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奶牛场可以迅速扩大品牌影响力。这些数字化平台使奶牛场能够直接触达目标消费者,进行精准营销。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内容营销和口碑传播,奶牛场能够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电商平台的便捷性也使消费者更容易购买产品,增加销售量。

结论

2015-2016年美国乳业价格下跌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中一些成功的运营模式为当前处于困境中的中国乳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强化规模经济、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品牌化经营,中国奶牛场可以在市场低迷时保持竞争力,并为未来的复苏做好准备,当然,其核心还是要立足于新技术的发展、最佳实践的引入,人效的持续优化,提升牧场的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牧场生产效益的持续提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