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收购价连跌27个月,怎么回事?

6月27日,中国商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5月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以下简称报告)中了解到,生鲜乳收购价格已连续27个月同比下跌。这背后说明了什么?

图片
△某超市内正在销售的鲜奶产品。

1、生鲜乳收购价连续27个月下跌

报告显示,对于乳业,国内供过于求形势仍在持续,国内生鲜乳价格已连续27个月同比下降,下降持续时间为2010年以来最长的一次。5月,奶业主产省生鲜乳收购价为每公斤3.39元,环比下跌2.0%,同比下跌12.4%。

一位山东地区的牧场主李岩(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他这些年一直在给一家大型乳企供奶,最新的供奶到手价格(去掉运费)只有3元/公斤,而今年年初这一价格为3.5元/公斤。

李岩说,实际上,2023年一整年,奶价一直处于下行阶段。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几年大型乳企拥有的万头牧场越来越多,且不断投产,这使得其对上游养殖户的供奶需求减弱。

“我此前新建了两个牧场,在厂房和奶牛上投资金额较大,当前牛价也在下滑,我若此时退出行业将面临较大亏损,所以还是坚持等待行业春天的来临。”李岩坦言。

2、产业结构调整或不到位

图片
△消费者正在超市内挑选鲜奶产品。

乳业分析师宋亮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生鲜乳价格下行的原因是国内养殖端增长过快,加上需求不足,造成原奶的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这次奶价下行将呈现历时长、下降幅度大的特点,对上下游企业都有一定影响。

他还说,2008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四轮奶价下行,第一次主要冲击的是上游散户,第二次影响的主要是小型牧场,第三次影响的主要是中小牧场,而这次,千头规模的中型牧场受影响较大。

据了解,多个大型牧场2023年业绩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23年,优然牧业、现代牧业、澳亚集团、中国圣牧、原生态牧业、赛科星6家奶牛养殖企业均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其中4家出现亏损,优然牧业亏损数额达10.5亿元。另外2家——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净利润也分别下降了68.9%和79.3%。

广州奶业协会原会长王丁棉对中国商报记者直言,出现奶源过剩的根源是当前我国奶业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例如,目前国内乳清粉、乳铁蛋白的深加工企业太少了,对上游奶源拉动有限。

报告还预计,国内生鲜乳收购价格将继续下跌。报告显示,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1—4月累计,奶站生鲜乳产量同比增长9.4%,增速有所放缓。受前两年产能快速扩张、生鲜乳产量增加和奶类消费低迷的影响,预计国内生鲜乳收购价将维持下跌趋势。

3、国内鲜奶零售价格保持稳定

图片
△超市展柜的鲜奶。

报告还称,虽然生鲜乳收购价格下行,但国内鲜奶零售价保持稳定,奶粉零售价格环比略涨。

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乳制品消费持续低迷,一季度后市场有所回暖,国内鲜奶零售价格基本平稳。据中国价格信息网监测,5月,全国监测城市鲜奶平均零售价格为每斤5.68元,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2%。

此外,厂商不断提高奶粉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带动国内奶粉零售价格略涨。全国监测城市奶粉平均零售价格为每斤133.46元,环比上涨 1.1%,同比上涨6.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