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百亿级预制菜产业发展之道

导读

图片
图片来源:《荆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荆州市级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包括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松滋市、石首市、监利市、洪湖市,总面积14099平方公里。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13.5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8.18%。

2022年,荆州市拥有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69家,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总产值120.76亿元,已经由产品型发展阶段过渡到集群式阶段。

01、食品工业营收先减后增,限额餐饮营收先增后减再增

2017-2022年荆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呈现先减后增趋势。2019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降到谷值275个,2020-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实现三连增,2022年达到峰值329个。

图片
数据来源:历年荆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荆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呈现先减后增趋势。202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营业收入降到谷值440.3亿元,2021-2022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实现两连增,2022年达到496.9亿元。

从内部营收结构来看,2017-2018年荆州市食品工业营收结构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2019-2022年转变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占食品工业营收比重从2017年76.2%上升到2022年83.4%,食品制造业占食品工业营收比重从2017年13.2%下降到2022年5.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占食品工业营收比重从2017年10.6%上升到2022年11.2%。

图片
数据来源:历年荆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荆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利润总额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2018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利润总额达到峰值55亿元,2019-2020年利润总额连续下降,2020年降到谷值24.3亿元,2021-2022年食品工业利润总额实现两连升,2022年达到41.1亿元。

从内部利润结构来看,2017-2021年荆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利润总额常年保持“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与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2022年转变为“酒、饮料与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占食品工业利润总额比重从2017年47.4%下降到到2022年42.1%,食品制造业占食品工业利润总额比重从2017年0.5%下降到2022年0.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占食品工业利润总额比重从2017年47.1%上升到2022年56.2%。

图片
数据来源:历年荆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荆州市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数量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2020年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数量降到152个,2021-2022年限额餐饮法人数量实现两连增,2022年达到峰值364个。

图片
数据来源:历年荆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荆州市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2018-2019年限额餐饮实现两连增,2020年降到谷值10.93亿元,2021-2022年实现两连增,2022年达到峰值21.53亿元。

图片
数据来源:历年荆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荆州市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占餐饮收入比重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2018年限额以上餐饮业比重达到峰值7.72%,2020年降到谷值4.66%,2021-2022年实现两连增,2022年达到7.57%。

图片
数据来源:历年荆州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02、预制菜主要以水产、禽类、藕类生产为主

根据产业链双向拉伸理论,荆州市食品产业链横向拓展34个行业门类,纵向拉伸级数5级,整支产业链主要以预制菜品类为主,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工程。

图片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原材料层级:稻谷与蔬菜食用菌产量较高。2022年农业生产:稻谷380.6万吨、小麦48万吨、玉米13.8万吨、大豆7.3万吨、油菜籽54.7万吨、甘蔗3.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340.9万吨、瓜果61.7万吨、园林水果52万吨。林业生产:油茶籽1460吨、竹笋干240吨、核桃43吨。牧业生产:猪肉28.8万吨、牛肉0.5万吨、羊肉1925吨、禽肉8.1万吨、禽蛋19.7万吨。渔业生产:鱼类58.4万吨、虾蟹类58.8万吨。

图片
数据来源:2023年荆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初加工层级:主要以大米、水生菜、禽蛋加工为主。依托洪湖浪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大米,依托荆州市好好吃米业有限公司生产普通面粉和食品专用粉。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特别是2012年开始水生蔬菜加工以来,重点转化科研成果的《即食藕带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年加工藕带、莲子等水生蔬菜及淡水鱼类近5万吨。荆州市白龙食品有限公司创办于2011年,生产各类干制品蔬菜600吨以上。湖北宇祥畜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主要生产鸡蛋和鸭蛋类制品,全年销售2万吨,年创外汇3000多万美元。

精深加工层级:主要以水产、禽类、藕类预制菜生产为主。中粮粮油工业(荆州)有限公司是中粮集团在湖北省荆州市投资兴建的一家大型油脂、油料蛋白加工企业占地400亩,总投资5亿元。依托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速冻藕类预制菜和常温藕类预制菜。依托松滋神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鸡肉类预制菜,依托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鸭肉类预制菜。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湖北省白云边酒厂,成立于1952年。2023年实现销售77.25亿元,上交税金15.92亿元。依托洪湖市新宏业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美斯特食品有限公司、洪湖市井力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虾仁、鱼丸等预制食品(菜肴)。依托荆州市金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果汁、传统膏体系列等饮料产品。

展示销售层级:荆州市食品产业链已经覆盖电商平台、餐饮平台、商超、便利店、工业品制造商等线上线下与国际国内渠道。

联投•增益楚菜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由联投荆州公司和华沛农业发展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20亿元,打造集楚菜食品加工、楚菜产品展示、冷链仓储与物流、城市配送、供应链金融服务和楚菜之家为一体的华中楚菜食品加工供应链服务平台,为楚菜食品提供展示、检验、社交平台。

洪湖安井小龙虾预制菜肴基地作为安井首个预制菜肴生产基地,包含了预制菜肴、调味小龙虾、小龙虾尾、水产品、水生蔬菜五大车间,设计产能10万吨,全部达产后预计产值超20亿。

03、力争预制菜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

2022年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发布《荆州市预制菜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2023—2027年)》,明确经过3—5年努力,力争全市预制菜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预制菜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将预制菜产业发展成荆州加快建成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支柱产业。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荆州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中国银保监会荆州监管分局、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发布《荆州市金融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加大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完善产业链融资配套措施,增大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力度,落实降本减费优惠政策、强化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等十条措施。

04、首届华中预制菜之都招商大会举行

2022年10月30日,由省农业农村厅、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华中预制菜之都招商大会举行。大会以“荆州味道 荆津有味”为主题,同期举行华中预制菜产业发展论坛、荆州预制菜暨中国楚菜至臻品鉴午宴、预制菜展览和华中预制菜采购对接会。

活动为荆州高新区授予“华中预制菜产业园”牌匾,并举行了荆州市预制菜招商项目签约仪式,荆州各级政府共与锅圈集团,中膳国际、麦金地集团、正大集团等预制菜头部企业集中签约项目65个,投资额556.46亿元,其中农产品深加工项目59个,现代农业项目6个。

总结

荆州预制菜产业凭借地方县(区)域特色优势,将农产品产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通过政策供给、金融杠杆、龙头招引等方式,推动一揽子项目落地实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