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O-乳品制造商的下一竞争热点

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两种HMO(活性营养物质母乳低聚糖)原料,分别是2’-岩藻糖基乳糖与乳糖-N-新四糖,已获得在中国市场的奶粉中的合法使用批准,可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调制乳粉(儿童用),以及特殊医学婴儿食品。这是HMO在国内首次被正式获批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

图片

研究显示,HMOs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三大固体成分,含量为5~15g/L,具有调节免疫、帮助大脑发育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功效,尤其在改善婴幼儿健康和营养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婴配奶粉主要是用牛羊乳为原料制成,而牛羊乳中HMOs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添加HMOs更贴合母乳营养,更能呵护宝宝健康成长,因此近年来备受行业关注。

在国外,HMO的发展已较为成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已允许2’-岩藻糖基乳糖金和乳糖-N-新四糖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类别,科汉森、菲仕兰、帝斯曼等相关企业已研发了相关产品。在国内,关于HMO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

一直以来,HMOs产业化技术牢牢抓在欧美巨头的手里,成为中国乳企精准营养的“卡脖子”问题。如何获取“母乳同款”并实现产业化,是所有中国乳品企业的一致目标。公开信息显示,从10月8日晚上开始,飞鹤、君乐宝、伊利、蒙牛、宜品等知名乳制品生产企业已经迅速地公开表达了他们与HMO奶粉相关的信息

蒙牛

日前,蒙牛集团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HMO)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批,成为首批获批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本土企业。此次成功获批,对于助力我国生命早期营养研究、推动婴幼儿食品研发升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2016年开始,就联合美国UC DAVIS、北大医学部、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针对中国母乳中HMOs构成开展相关队列研究,比较中外母乳差异,解析中国母乳HMOs组成特征。此外,蒙牛还参与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的《母乳低聚糖(HMOs)的科学共识》起草过程,并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片

伊利

作为参与《母乳低聚糖(HMOs)的科学共识》起草工作的代表企业之一,伊利一直致力于探究中国母乳的组成特点,此前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率先对中国母乳与荷兰母乳中HMO的组成及变化规律进行聚类分析,并系统探明了中荷母乳HMO特征组分的差异,为中国婴幼儿食品的研发升级奠定基础。目前,《改善肠道微环境健康的母乳低聚糖及其应用》《提高胃肠道免疫能力的乳双歧杆菌与益生元组合物及应用》均已获得国家专利局的授权批件。同时,伊利宣布金领冠率先推出首款HMO奶粉——珍护铂萃。

飞鹤

基于中西方人体体质差异,飞鹤于多年前开展HMO定量探索。牵头制定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7种母乳低聚糖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 联合中国计量院开发了HMO国家标准物质和中国计量院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外此类标准物质缺失的空白。共享研究成果,牵头制定了我国首个HMO团体标准,为该原料的规范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推动行业良性进步。与此同时,针对HMO的应用进行了专利布局,加固企业技术壁垒,不断拓展奶粉活性营养物质研发的边界。此次,飞鹤推出国内首款HMO奶粉,应用于星飞帆卓睿4段。

君乐宝

2023年年初,君乐宝启动科学战略,并成立君乐宝科学战略智库、婴幼儿营养研究全球科学专家委员会等平台,与国内外顶级专家、机构及供应商合作,用科学营养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精准的健康升级解决方案。君乐宝携手拥有自主拥有产品开发、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大规模且专属生产全链条能力的HMO供应商帝斯曼-芬美意,研发出了小小鲁班诠维爱未来儿童配方奶粉。君乐宝表示,其此前的临床干预实验结果显示,“诠维爱未来”中采用的HMO-2’-岩藻糖基乳糖对儿童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群具有积极影响,包括益于优质菌群生长、阻碍有害菌粘附、提升肠细胞的分化能力等,呵护肠道微生态,拥有更强自御力。

宜品乳业

此次官宣的企业中,还有一家公司值得注意,那就是以羊奶粉为核心业务的宜品乳业。为满足消费者对更高层次营养的需求,宜品乳业已关注HMO多年,并与多家国外HMO供应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早在3年前,宜品乳业就开始着手国内HMO原料的布局。在宜品蓓康僖儿童羊奶粉中,2'-岩藻糖基乳糖(2'FL)和乳糖-N-新四糖(LNnT)被广泛应用,进行了多年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占全球公开发表的相关临床文献的一半以上。全球相关科研文献约有50篇。

随着蒙牛、伊利、飞鹤、君乐宝、宜品的纷纷官宣,正式拉开了国内市场HMO奶粉激烈竞争的序幕。

近期国内各大乳企的官宣,都是将HMO率先在儿童配方奶粉中应用。与此同时,虽然国外早已有HMO婴幼儿奶粉的国际品牌,并已通过跨境渠道进入中国市场,但是这些品牌对于中国线下市场的争夺同样不可忽视。

现在,随着中国批准应用HMO的消息公布,包括飞鹤、君乐宝、伊利、蒙牛、宜品等中国企业以及尚未提及的国际品牌在内的竞争者们,将谁能首先获得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牌照的问题显得尤为引人关注。对此,我们期待并关注着最终的揭晓。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