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双雄,开始收缩

“现在新业务开展首要关注点是毛利率。”当谈到最近工作重点时,有蒙牛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利润导向的思维已深入蒙牛的运营。“所有业务部门都必须致力于创造有盈利的收入。我们预期今年蒙牛的资本支出将不会超过30亿元。”在2024年半年报业绩沟通会上,蒙牛乳业总裁高飞如是透露。伊利也展现出相似的财务策略,在其三季报业绩沟通会上,伊利宣布今年的资本支出预计约为40亿元,未来2到3年预计资本支出也将保持在大致相同的规模。

实际上,伊利和蒙牛都经历了多轮资本支出的增长期。根据财报数据,2020年至2023年期间,伊利的资本支出(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稳定在65亿至70亿元左右;而蒙牛的资本支出则从2021年的62.2亿元降至2023年的41.3亿元。进入2024年,两家公司的资本支出进一步缩减。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市场的转变。

市场收缩

如今,伊利、蒙牛都在压力下探索转型。

  • 营收增长困难

伊利在营收增长上遭遇困难。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伊利营收890.39亿元,同比下滑8.59%;归母净利润108.69亿元,同比增长15.87%。蒙牛则是营收、业绩双降。财报显示,上半年,蒙牛营收446.71亿元,同比下滑12.6%;归母净利润24.46亿元,同比下滑19.03%。

  • 市场收缩,价格战加剧,资本转向

乳业双雄最大危机在于市场收缩。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乳制品全渠道、线下销售额同比分别下滑1.8%、下滑4.0%,7—9月降幅略收窄。2021、2022、2023年乳制品全渠道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0%、下滑6.50%、下滑2.40%。

市场变化下,行业价格战加剧。以蒙牛还在保持增长的鲜奶市场为例,多家北京奶站老板透露,整体上,中端、中低端产品价格都在下降、厂家活动普遍比较多。一位在京奶站老板表示,蒙牛、君乐宝、光明在节日和周末的促销活动还是很多。而在北京市场走访中可发现,伊利、蒙牛在促销策略上有所不同,伊利更注重频繁的买赠活动,蒙牛更侧重大包装和性价比。

面对市场变化,高飞认为背后有着行业机构性问题。7月,他在相关论坛上表示,造成当下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并非客观环境,而是3个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主观因素,一是品类多元化不足,二是需供均衡性矛盾,三是产业链韧性较小。

另外,资本市场也在转向,不再相信增长的故事了。具体到伊利、蒙牛,亦是市值下滑。11月29日,伊利报收28.58元/股,总市值1819亿元。该公司股价高点在49.03元/股。同天,蒙牛报收16.98港元/股,总市值666.04亿港元。蒙牛股价高点达到52.63港元/股。

毛利率提升

由此,不管是从行业基本面还是资本市场考虑,乳企们都需要转型了。

追求利润是重要方向。一方面,受益于近年来成本回落和产品结构升级,伊利、蒙牛毛利率逐步提升。三季度,伊利毛利率达35.05%,同比增长2.47个百分点。上半年,蒙牛毛利率40.3%,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考虑到当期全国原奶均价同比下滑14.9%,环比下滑5.5%,同时全国牛奶零售价同比降幅较前两季度有所收窄。因此,原奶价格下降及产品零售价跌幅收窄是伊利毛利率提升原因。

还需注意的是,随原奶回升态势,可能影响乳企的毛利率,但这对降低费用率可能是种利好。今年上半年,伊利已进行大规模去库存,费用已在上半年集中投放,下半年及2025年存在促销费用下降空间。同时,奶价回升下乳品价格战趋缓,大包粉减值损失存在大幅下降空间。这或许会在现金流上形成对冲。

  • 控制成本,营运资本下降

另外,伊利和蒙牛在渠道、产品、营销等优势下,正在控制成本

“我们在全面采取措施,执行提质增效,保持合理费用投放。”高飞称。伊利也提到,从经营效率方面,会继续加强数字化转型,通过精准营销提高广告投放效率,降低广告费用。还会通过整合营销,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渠道成本。

根据Wind统计,伊利、蒙牛EBITDA率分别从2010年的4.0%、6.8%提升至2023年的12.9%/9.8%;2013至2023年伊利、蒙牛EBITDA复合增速分别为16.1%、13.0%。

此外,营运资本下降亦是利好。2014年以来,伊利和蒙牛营运资本下降的主因是上下游占款(预收款项+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财报显示,2014至2023年,伊利、蒙牛上下游占款分别从14.2%、19.0%提升至18.7%、22.6%。除占款影响外,2022—2023年存货变动较大对伊利和蒙牛营运资本也带来一定影响,主要原因为2022年原材料(大包粉等)库存增加、春节错期以及澳优并表(伊利)影响。

  • 扩大分红

加之前文所述的资本开支高峰已过,构成了伊利、蒙牛扩大分红的基础。2023年,伊利共分红76亿元,股利支付率达到73%。伊利更强调,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不低于70%的分红率水平。蒙牛在2024年8月发布股份回购计划,称在未来12个月内拟回购公司股份价值最高达20亿港元。蒙牛的分红率已经从2022年的30%提升到2023年的40%。

  • 持续挖掘增长潜力

当然,各家并没有放弃增长。伊利认为,有机奶、功能性液奶、酸奶、奶酪、功能性奶粉、淡奶油等品类都还有增长潜力。伊利也在性价比浪潮下调整产品。高飞则提到,专业营养和专业原料市场是增量。他透露,蒙牛在B端也有所突破,已与肯德基、必胜客、瑞幸、库迪、蜜雪冰城等知名品牌建立合作。而据了解,在价格战压力下,自顾不暇的餐饮巨头并没有给伊利、蒙牛们留太多毛利。

总体来看,伊利、蒙牛正在描绘自己的新篇章,但成效尚需市场的检验。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