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四闯,透过四川菊乐IPO审核再终止,看原因在哪

乳企想要上市的心越来越强烈,不管是A股、港股,还是新三板,上市都并非易事,所以部分乳企会多次冲击上市。而上市能让企业的资金更加充足,且能提升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众多企业对于上市自热也趋之若鹜。 

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菊乐股份”或“菊乐食品”)及其保荐人中信建投证券撤回上市申请文件。2017年至今,菊乐股份已经四闯资本市场,但最终都是遗憾收场。菊乐股份作为代表性的区域乳企之一,为何在上市这条路上会接连受阻?

图片
图片

Section 1、IPO再终止七年四闯资本市场

资料显示,菊乐股份于2017年12月首次预披露招股书,正式冲刺上市,华安证券为其保荐人。2018年3月,该公司便选择了撤回。2019年8月,菊乐股份再度递交上市申请,后因公司出纳挪用资金事项、货币资金披露不实等问题遭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同样无疾而终。2022年7月,菊乐股份又一次预披露招股书,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换成了中信建投证券,2023年3月,菊乐股份再次递交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

 从招股书中可以发现,菊乐股份想要走出四川,扩展更多的消费渠道。此次菊乐股份计划募资约13.63亿元,其中3.39亿元拟投向古浪县菊乐牧业奶牛养殖项目、2.78亿元拟投向温江乳品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1.79亿元拟投向营销网络中心升级建设项目、1.72亿元拟投向年产12万吨乳品生产基地项目、5530.90万元拟投向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3843.84万元拟投向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菊乐股份坦言,公司目前的产能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存在劣势,同时,其认为主要系尚未上市募集资金以扩充产能,因此在公司此次披露的IPO计划中,拟将资金主要用于公司未来产能的进一步扩充。

越来越多的乳企想要上市,自1996年开始,国内乳企上市的步伐就已经加快,其中2022年是乳企上市集中的一年,2015年前后地方乳企扎堆挂牌新三板较为集中,2023年与今年年初也频繁出现乳企上市的消息,资本对于乳企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些乳企招股说明书和问询函的回复上可以看出资金所投入的方向都比较集中。

但是乳企能够吸引资本注入难度已经提升不少,从乳制品整体市场而言,乳制品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其实很难拥有爆发式的增长,属于发展比较平稳的品类之一。另外,近两年乳业产能过剩,行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加大对于牧场、产能的投入,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加重,所以乳制品对于资本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Section 2、过于依赖含乳饮料,新产品收入占比正在提升

众所周知,菊乐股份有代表性的产品是“酸乐奶”,含乳饮料在其业绩中占据着主要地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菊乐股份对于含乳饮料这一品类过于依赖,使其发展存在局限性。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菊乐股份实现营收分别约为9.94亿元、14.21亿元、14.72亿元、7.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1.68亿元、1.82亿元、1.16亿元。报告期内,菊乐股份含乳饮料的收入占比分别达65.31%、51.68%、54.82%和57.21%。 

对此菊乐股份早已意识到自身的劣势,所以想要积极开拓市场。菊乐股份在回复深交所第二轮审核问询时表示,公司成长壮大于四川省成都市,公司产品在四川省内市场和成都市内市场占有较高份额。虽然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四川省以外市场,并且于2020年收购了位于黑龙江省的惠丰乳品,推动四川省外市场开拓和收入增长,但目前,除惠丰乳品外,公司菊乐品牌的产品收入仍高度集中于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内收入占比超过90%,成都市内收入占比超过70%。而同区域内还有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新乳业等同行业企业,市场竞争较为充分。 

近些年,菊乐股份也在积极探索,想要寻求新的增长品类或是产品,不断有新产品推出,根据其报告显示,新产品收入分别为8733.15万元、2.80亿元、3.82亿元和2.3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1%、19.76%、26.02%和30.93%。 

可以看出整体上还是有所提升的,菊乐股份也正在改变过于依赖含乳饮料,只是整体营收并没有得到改善,有业内人士表示,菊乐股份需要先明确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去塑造品牌形象。

Section 3、在健康化趋势下,含乳饮料市场也在变

现在整个乳制品市场都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根据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发布《如何给纠结的Z世代做创新——中国零食饮料品类研究报告》显示,77.5%的Z世代受访者认为成分健康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年轻一代健康养生意识更强,青睐更健康、更干净的原料、成分、配料,但是,又无法放下味蕾享受。 

健康趋势愈发强烈,所以看到不少乳企的含乳饮料板块都有所下滑。根据李子园2023年业绩显示,实现营收约14.12亿元,同比微增0.60%;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37亿元,同比增长7.20%;实现扣非净利润约2.19亿元,同比增长16.65%。但是其乳味风味饮料、其他产品营收分别同比减少56.70%、22.21%,且不同产品销量、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态势。 

均瑶健康,自2019年起,在其乳酸菌饮品板块遭遇连续五年营收下滑的挑战,且整体业务的净利润也连续四年呈现下降趋势。根据2023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在这一报告期内实现了16.34亿元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5.71%。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5757.59万元,同比减少了24.97%。

在饮料市场中,含乳饮料长久以来与“健康”概念关联不大。为了迎合市场变化,追求更健康的产品趋势,含乳饮料品牌正试图重塑行业对该类产品的印象。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功效性产品成为了一个明显的发展方向。目前,大部分功效性产品遵循调制乳的标准进行生产。但是,调制乳的标准对添加的原材料有一定的限制,某些成分无法添加其中。因此,部分产品选择遵循含乳饮料的标准进行生产。这标志着含乳饮料领域的一个新兴发展趋势。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