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户向政府哭诉:我们为什么不能停止进口外国牛肉?

一、需求强劲下牛肉产需缺口较大,进口量急剧攀升

主要是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对肉制品及饮食习惯的结构性升级,使得牛肉需求量快速提升。而国内这些牛随着役用牛被农业机械化替代而数量大减,供需缺口较大使得进口数量急剧增加,进口量从2014年的37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45万吨,增长近10倍,而国内牛肉产量同时期仅仅增长了150万吨,增幅仅25%。

图片

二、最强猪牛周期回归,价格大幅下跌

 随着2020年以来最强猪周期的回归,猪肉及牛肉价格快速下跌,特别是养殖端活猪及活牛销售,价格更是惨不忍睹。部分地区淘汰母牛价格低至7-8元/斤,养殖户发现养了1年的牛,不算1年中的人工、防疫、饲料的投入,销售收入都不能覆盖买入牛犊的成本,养牛业者信心跌入谷底。

图片

三、大白话讲一讲为什么不禁止或限制进口牛肉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我们肉牛的自给率不足,只要政府禁止或部分限制国外牛肉进口,国内养牛业就活了,可政府为什么不禁止呢?

最核心的是自由贸易,比较优势,开大门做生意,不能随便掀锅。国外的草饲牛肉确实便宜,活牛公斤价格可能比我们一斤还低。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就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能学老美,动不动制裁,那样朋友只会越来越少。

图片

中国确实人口众多,但是不能所有的钱都被我们中国人赚了,有来有往关系才会长久。中国工业实力傲视全球,发展中国家朋友很难竞争,我们只有多购买他们的资源和农产品,以及增加旅游服务输出,大家都能赚到钱,关系就会更好了。

图片

特别是中国在走向金融强国,人民币要国际化的道路上,也必须要加大进口,让世界上各个国家能够从中国赚到人民币,用赚来的人民币购买商品,这样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就走的更顺畅了。

当然任何政府都应首先保障国内人民的利益、保障我们的食物自给率及大食物观下的供给保障水平,这个最终要政府来综合考虑我们的产业安全。供需问题还是先回到产业的产能本身,国外也在去产能,但是从成本角度来看,国外的去产能压力要小很多。我们只能先修炼内功,品种优化,效率提升,在现有竞争环境下找准我们自己肉牛产业的定位,否则我们肉牛产业就有可能步大豆的后尘,从净出口国到80%以上进口。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