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2024年调味品行业发展是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

“蓝海”“红海”并存的行业现状

距今为止,随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更加多元化、碎片化的渠道,拥有更多背景竞争者的加入,再加上调味品行业内部各种力量的涌动,中国调味品行业注定将有不平凡的发展,更加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调味品行业持续发展的总体逻辑其实并没有改变,因为所有和吃有关的都是“味道生意”,整个食品行业和餐饮行业都离不开调味品。

整体增率稳定但市场容量“争抢”严重

在现阶段,调味品行业大概率会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如按照 6%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计算,至2030年,整个行业的市场容量将会达到 7073 亿元。

图片

从调味品百强企业CR3数据变化可以看出,从2019年到2022年,各品类的集中度和规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调整。食用盐、蚝油、味精的集中度仍保持较高水平。酱油、鸡精(粉)、鸡汁、食醋、蚝油等品类集中度与2019年相比获得提升。

分品类来看,酱油和鸡精两类的行业市场容量平缓增长,以存量为主,市场集中度较高。这两个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已经稳定,品牌认知固化,头部企业的综合实力强,很难发生突变。尤其是酱油行业,因为它在整个基础调料里占的份额是最大的。截止目前,酱油的成熟度已经很高,且目前呈现海天味业、千禾味业“双寡头”的局面,挤压式竞争的状态愈演愈烈,随着年月增加,其余品牌与其差距会被越来越大大。

图片

而复合调料赛道的两大代表:火锅调料和川菜调料。这两个细分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品类渗透率持续提高,品类持续分化,进入壁垒不高。其中成长周期有所区别,后者要早于前者,因此也造成了市场集中度高于前者。

有业内人士预测,以火锅调料和川菜调料为核心品类的川调,将成为整个调味品行业的最大风口,川调产业也将成为调味品行业最大的产业集群带。

从增量竞争到存量竞争,供过于求分化销量,同质化加剧竞争。目前,无论是单一调味品还是复合调味品,严重的供过于求局面事实上早已形成。总产能大于总需求,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之下,日趋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状况也愈发严峻。

图片

消费者主权时代开启,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重大转变,竞争逐步回归商业本质。选择高品质路线,又怕没有品牌知名度支撑的高价格消费者不接受。如果继续走低品质、低价格路线,显然已不符合消费者对高品质与性价比的主流需求,更容易被消费者嫌弃。

产品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是品牌力与营销力的核心基础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回归商业竞争本质,通过大幅度提升产品力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竞争加剧之下依然有“盼头”

整体看来,复合调味品 “蓝海” 与 “红海” 并存,竞争相对复杂,但竞争的核心,依然逃不过产品力的竞争、品牌力的竞争、对效率的提升、对极致性价比的满足以及营销综合推广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竞争。

图片

行业内其他各品类的竞争的主战场也从中低端迅速向中高端迁移,出色的产品力、品牌化仍然是酱油、食醋以及复合调味行业解决信任和动销难题的主要抓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9月全国餐饮收入37105亿元,同比增长18.7%;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702亿元,同比上升18.9%,这为调味品行业增长带来强大驱动力。

图片

从最近的行业品牌动态来看,仲景食品与高铁、航空配餐合作,利用多渠道触达消费者;天味坚持大单品战略;涪陵榨菜原料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采购模式,规划“榨菜+”亲缘品类、川调、川渝预制菜等发展方向......都足以看到行业各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

结合年后开工后的餐饮行业发展大趋势数据,也可以发现,整体是向好的能否借助餐饮发力?贴近餐饮,增强消费粘性,扩展发展空间,这将是长此以往调味品行业各企业品牌可以纳入优先考虑和布局的战略方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