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前后生猪价格复盘及展望

一、历年春节前后现货价格走势复盘

我们统计了近9年春节前后生猪现货价格走势,从历史规律来看,春节前后现货整体节奏上处于下行趋势,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价格高低点特征:节前30个报价日走势一般趋势性回落偏多,其中也伴随短暂反弹节奏,反弹多发生在距离春节前7天的小年时间节点,节后通常持续走弱。

2、波动率差异:节前现货整体波动率更大,近9年节前30个交易日平均跌幅在9.08%,明显强于节后2.36%的平均跌幅。

3、特例情况:16、17、20年节前价格处于上涨趋势,这三年均属于高价年,20年由于受到非瘟疫情的影响,疫后供给短缺导致价格持续维持35元/kg以上高位震荡。2019年节后价格的快速上涨同样也是受非瘟影响,打破传统的节后回落趋势。

总结价格特殊波动年份的特征,均为供给端收缩带来的旺季价格相对坚挺表现,影响猪价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供需。

图片
图片

二、本轮节前现货走势复盘

今年需求端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节日备货时间偏短且集中,前期出现了冬季消费的疲软,小年前则出现春节备货的提振。根本原因是民众消费能力和意愿的冲突导致节日消费的集中化。

同时我们需要关注到区域价差的明显变化,山东、河南等中部区域受前期疫情因素影响导致的结构性供给偏紧推动该区域成为价格上行龙头,并对低价区出栏进行吸纳,最终限制了供给侧的压力。

图片

(1)屠宰开工率回暖引领本轮上涨

临近小年消费承接逐步增量,下游白条价格与屠宰开工率均出现明显回暖,本轮现货起涨点约为1月12日,期间屠宰开工率由35.74%升至2月1日的52.08%,开工率已超过往年春节前最高水平,呈现屠宰企业短期集中备货需求。

图片

(2)区域性供应偏紧驱动全国价格走高

仔猪价格本轮领涨,自1月10日以后7kg仔猪由195元/头快速回升至2月1日的370元/头,已逼近或位于成本线以上,市场存在对价格重心上行预期,引领部分养殖单位开展补栏,市场情绪出现明显好转。

同时,寒潮来临,雨雪天气因素导致调运受阻,前期北方部分区域供给偏紧,导致价格领涨,情绪由北向南传导,后续支撑价格南北同频上涨。从本轮各地区涨幅情况来看,北方地区代表河南、山东均为本轮涨幅较高的地区。

本轮上涨我们定义为中短期因素集中爆发的结果,相关因素消散后,市场预计会重归前期价格重心。

图片

三、节后行情展望

(1)交易体重显示去库延续,春节节后猪价预计仍有压力

12月中旬以来,大猪出栏积极性明显提高,直接证据就是标肥价差几乎抹平,以及体重的持续下降。出栏过快后,价格持续承压,出栏节奏出现放缓调整,1月中旬左右肥标差又开始提高,带动价格走强。

从体重来看,2月1日卓创交易均重122.08kg,周度环比下降0.59kg,仍处在下降趋势中,预计未来还有降重空间。今年节前出栏均重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偏低,体重水平处于近几年偏低位置,主要在于23年猪价低迷,二育、压栏获利空间有限,体重累积程度较往年偏弱。

后续关注集中出栏的程度和降重情况,节前若能够出清现阶段肥猪,那么对于后市将有一定程度的利好,叠加对于2024年下半年看好预期,或平滑市场波动。

图片

(2)节后预计屠宰开工率触底后逐渐回暖,短期需求承接偏弱

春节节前猪肉的终端需求的增加及其下游屠宰场的备货有力支撑猪价的上涨。从历年屠宰企业开工率来看,春节前屠宰开工率呈现大幅增长。

从近5年屠宰企业开工率变化走势看,节后往往出现全年开工最低位,主要原因是春节假期,北方屠宰企业放假时间多在一周左右,加之节后终端消费处于季节性低迷期,屠宰开工整体偏低。进入3月份后,市场全面开工、开学,消费市场才逐渐恢复正常,对白条价格亦或起到支撑作用。

(3)如何理解盘面期价的持续弱势?

理解了以往春节前后现货价格变化趋势后,就能更好地去理解盘面期价的克制,在前期现货价格持续拉涨的情况下,盘面表现出一定理性预期,就是考虑到偏充裕的供给,以及节后现货偏弱的表现。从基本面角度,注意短逻辑和长逻辑的区分,本轮现货端的强势主要是节前需求推升和供给阶段性区域性的偏紧,春节后仍将面临供给总体压力和需求回落。

(4)节后价格展望春节节后猪价或将承受较为明显的压力,从供给压力来看,可能再探年内低点。

总的来看,2024年生猪可能存在一定的上下起伏,并有望获得阶段性盈利机会,但长期来看,生猪产业红海竞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长期持续盈利的空间将会持续受到限制。

操作策略上,若节前近月合约未有明显下跌,养殖端套保近月套保可适当持有至节后,中远月观望为主,可耐心等待交易空间。

图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