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生猪市场影响分析
【导语】2月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畜牧业作为三农领域的焦点之一,中央一号文件高度关注。
一、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
加强“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钢联解读:目前能繁母猪保有量4100万头,但随着生产绩效的提升,以及消费习惯的转变,猪肉消费量逐步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仅为23.5公斤,比2014年的36.8公斤下降了36%,中国人的肉类消费已经从以猪肉为主转向了多元化的肉类消费,猪肉在肉类消费中的占比已经从2014年的63.3%下降到2023年的49.1%。所以猪肉需求量逐步减弱,需再次优化生猪产能调节机制,从供应端进行优化。
二、 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控制和产品检测,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优化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健全对超载过牧的约束机制。
三、 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钢联观点:国种猪超八成来自国外引种,种源进口依赖度极高。市场持续在“国外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状态下调整。现市场种猪品种多为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皮特兰猪等,较广泛应用的杂交模式是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一直都是首选品种。具备瘦肉率最高、产仔数最多、生长速度特别快等特点。
2023年国内生猪市场规模化进程加速,在产能持续高位的当下,养殖端更多通过上游产能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及相关指标,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降本增效。截至12月末,2023年国内种猪引种量回升至7997头,同比涨幅51.46%。就产能优化周期测算,预计2024年国内种猪引种仍存一定增量空间。
四、 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
五、 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
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提升储备安全水平。深化“一带一路”农业合作。
钢联观点:自2021年以来,华储网总共发布了24次收储信息和20次放储信息,且多集中于2022年3-6月,该时间段处于猪价持续下跌时期,相关单位为了抑制猪价下跌连续发布了16次收储信息。同时,2023年总共发布3次收储信息,其中7月7日属于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收储交易行为。我们从近几年收储成交情况来看,一般收储的前几次成交率较高,多为100%成交,后续市场参与积极性减退,成交不佳,对于猪价提振相对有限。短期收储对行情有提振,但长期仍要关注供需情况。
六、 加快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加强农村流通领域市场监管,持续整治农村假冒伪劣产品。
钢联解读:加强市场管理,避免疫情猪肉流入市场,冲击正常生猪及猪肉价格,优化农产品物流建设,为减缓疫情传播,可以加速调肉代替生猪调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