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猪周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一般是指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业内通常把“波谷-上涨-波峰-下跌-波谷”定义为一轮完整“猪周期”。按照这一界定进行划分,21世纪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已经经 历了5轮完整“猪周期”。其中,2002—2006年为第1轮,2006—2010年为第2轮,2010—2014年为第3轮,2014—2018年为第4轮,2018—2022年为第5轮(图 1)。 回顾这5轮“猪周期”波动规律会发现,每轮“猪周期” 的持续时间长度基本都是4年,且波动幅度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这几轮“猪周期”,每一轮都伴有动物疫情、产业政策等重大事件的叠加冲击和影响。

图片

2022年3月,第6轮“猪周期”正式开启。受行 业格局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与前5轮“猪周期” 相比,本轮“猪周期”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有行业 专家甚至表示,“猪周期”历史规律已经被打破,“猪周期”似乎“失灵”了。因此,对新一轮“猪周期”波动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猪周期”成因分析

业内通常认为,“猪周期”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调节的滞后性导致的。綦颖等以辽宁省14个市的定点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对生猪价格波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供给层面,而需求层面的影响因素对生猪价格波动影响相对较小。

1.1生猪生产的生物学特性是形成“猪周期”的根本原因

猪肉属于鲜活农产品,季节性消费特征明显,鲜食比例高,依靠库存调节的余地小,但是生猪生产本身却有较长的自然生长周期,确保供需均衡难度大。因此,生猪自然生长的长周期性,是大多数研究人员认同的“猪周期”波动的根源,即生产者难以立刻对市场价格的波动作出反应。例如,赵全新分析了“猪周期”持续时间长度变化的原因,认为养殖户会对生猪的长期和短期价格走势形成不同的预期,从而构成不同的补栏组合,影响周期的长度。但是,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范围不尽相同,不同研究人员对生猪生产的生物周期认定并不一致。吴瑛认为,长达13个月的生物周期是猪肉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原因;而陈伟 根据仔猪到商品肥猪的生长周期,确定了6个月为基础的一个生物周期。

1.2 规模化水平较低是引起“猪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较低,现在还有1 900万家左右的养猪场(户),规模养殖比重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比重不高,容易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情况,加剧生产和市场波动。王伟等研究表明,大量的小农户在猪价较高时蜂拥而上,当价格过低则退出市场,这导致了生猪供应的巨幅波动。张春丽等研究认为,由于在短期内生猪价格波动与生猪养殖户规模相关性较强,从长期来看,养殖规模扩大会有利于生猪价格稳定。翁鸣从养殖规模和市场地位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是生猪生产的分散、小规模和管理粗放。与规模化养殖相比,粗放型养殖模式进一步加剧了外部冲击对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更易造成生猪生产波动和生猪供求失衡。

1.3 外部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猪周期”波动幅度 

在产业内生性因素之外,学术界还研究了突发事件等外部冲击因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例如疫情、通货膨胀以及市场信息本身的滞后性等。胡向东等梳理历次重大疫情的影响,认为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及产品价格存在短期区域性差异及长期上涨,同时还冲击了饲料市场和其他相关产品价格。唐利群研究了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冲击,重点分析了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的价格分化现象,确认了禁运政策对生猪调入调出省份价格波动的作用。陈姝研究认为,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提高了规模化养猪企业的补贴力度,短期内加剧了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马兴微研究认为,虽然长期来看养猪成本在下降,但是通胀抬高了生猪名义价格,导致农户预期不稳定,进而加剧猪肉价格的波动。白华艳等研究认为,中国猪肉市场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效应,猪价上涨的信息对于猪肉价格的波动具有强化作用。苗珊珊研究表明,生鲜农产品突发事件与猪肉零售价格波动具有相关性,信息冲击对猪肉零售价格波动会产生杠杆效应。

2、本轮“猪周期”特征

2.1 产能调整“深度”收窄 

2021年6月,全国生猪产能比计划提前半年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以前正常年份水平。随着生猪养殖进入亏损区间,2021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高位回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阶段性低位,由2021年6月的4 564万头下降至4 177万头,累计降幅8.5%。而从 2022年5月开始至2022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 8个月环比增长,2022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 390万头,较4月份的4 177万头累计增长5.1%。2023年1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再次进入下降区间,截至 2023年9月,连续 9个月环比下降,减少到4 240万头,降幅为3.4%。可以看出,与过去几轮“猪周期”动辄超过10%甚至 20% 的变动幅度相比,本轮“猪周期”能繁母猪增减变动幅度明显收窄,存栏量始终保持在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所确定的4 100万头正常保有量之上。

图片

2.2 猪价涨跌“速度”加快 

目前来看,与上一轮“猪周期”相比,近2年生猪价格波动更为平缓。2021年生猪平均价格为 20.7元/kg,当年月度价格最大价差为22.7元/kg;2022年生猪平均价格为19.0元/kg,当年月度价格最大价差为13.9元/kg,预计2023年生猪平均价格为16.0元/kg 左右,月度价格最大价差将降到5.0元/kg之内。但是也要看到,虽然猪价波动幅度不大,涨跌速度明显加快。2022年生猪周度价格由最低的12.76元/kg,上涨至最高的27.66元/kg,仅用时7个月,而后仅用时不到4个月又跌至14.92元/kg的低点,一年之内就经历了底部和顶部的2次反转,甚至 2022年下半年多次出现急涨急跌的情况,一天的价格变动有时能达到1.0元/kg,这都是前几轮“猪周期”所罕见的。受短期价格涨跌急转影响,生猪养殖盈亏转换速度加快。2021年6月至 2023年4月,不到 2年时间,生猪养殖就经历了“亏损-盈利-亏损-盈利-亏损”5次转换,短期行情犹如“过山车”,加大了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

图片

2.3 周期持续时间“长度”缩短 

目前来看,本轮“猪周期”价格自 2022年3月底的“波谷”位置开始反弹,进入上行通道,当年10月底达到“波峰”,此后价格开始进入下行区间。2023年猪价总体处于“猪周期”下行的前半段,2023年3 月和4月可能是本轮周期的谷底。也就是说,本轮猪周期持续2年左右或将结束,比以往4年左右一轮周期缩短近一半时间。未来生猪价格可能更多受消费变化影响,呈现季节性波动的特征。

3、本轮“猪周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本轮“猪周期”,在生猪产能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生猪价格仍然出现了短期较大幅度波动,甚至涨跌急转。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3 个方面的因素。

3.1 压栏和二次育肥现象增多引发价格跳涨 

压栏和二次育肥是将本该出栏的120 kg左右的商品肥猪继续育肥,饲养1~2个月,头均再增重20~50 kg 后再出栏。这种短期投机行为将导致短期内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暴涨,而后期“一窝蜂”出栏,又会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暴跌。据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反映,在2022年7月到10月生猪价格快速上涨期间,出栏生猪中有10%左右进入了二次育肥环节,造成当期猪肉供给偏紧,猪价大涨。据相关测算,正常生产消费状态下,猪肉供应每增减1.0%,价格将反向变动5.0%。因此,仅二次育肥的影响,就能引起短期猪肉价格跳涨50.0%左右。

3.2 部分生猪养殖企业盲目扩张造成生产波动 

2018年以来,头部企业大幅扩张,产能快速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生猪出栏排名前10的企业生猪出栏量由2018年的3 930万头增加至1.4亿头,增长了约2.6倍。但中小散户退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规模场扩张产能超出了散户退出的市场份额,引发产能阶段性过剩,加剧了生猪市场竞争。还有一些头部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压力加大,资金链断裂后只能被动大幅去产能,也加大了市场波动。

图片

3.3 资本、舆论等因素扰乱生产节奏助推价格波动 

一方面,生猪供应极易受资本炒作影响,一旦出现炒作市场行情行为,猪价就会出现波动。2021年初,我国生猪期货上市以来,大量投机性资本进入行业,生猪产品金融属性明显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猪价的波动。例如, 2023年春节前后,有证券机构公开发布冬季疫情导致生猪产能去化严重的虚假信息,受此影响,生猪期货盘面一度出现大幅上涨,资本从中获利,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场(户)的预期,扰乱现货市场供应,价格出现波动。另一方面,随着全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短视频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越来越多饲料、兽药和疫苗经销商为增加流量、推销产品、获取利益,开始在网络上讲猪价、讲“猪周期”、讲政策等等。一些中小养殖主体无法有效获取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更倾向于听信这些自媒体的分析、预测。实际上,这些自媒体掌握的数据通常不全面,分析猪价走势存在片面性,误导养殖主体打乱生产节奏。例如,2021年以来,每年 2、3月份网络上均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反复造成生猪产能损失严重的传言,鼓吹 3、4季度市场行情。相当数量的养殖场(户)因听信不实传言,先情绪性压栏,再恐慌性出栏,造成生猪市场短期内供求失衡、价格急涨急跌。

4、缓解“猪周期”波动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调控机制,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一是要紧盯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关键指标,定期通报各省能繁母猪存栏量及预警状态,确保稳定在 4 100 万头正常保有量的合理区间。二是要加强农业部门与统计、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系,加强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析研判,增强政策协同,强化生猪生产和价格动态监测及预警体系建设,更好发挥指导各地采取措施稳定生猪生产的作用。

4.2 强化信息发布,引导养殖场(户)平稳生产 

一是要及时发布生猪存栏、出栏数量等相关信息,加强前后数据联动,全面分析市场走势,注意提示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尤其是盲目压栏、二次育肥等短期投机行为可能导致的后市预期落空风险,引导养殖场(户)适时调整养殖规模,顺势出栏生猪。二是要拓宽信息发布渠道,让更多中小养殖户能够接收到准确信息,科学安排生产节奏,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4.3 加强市场监管,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要加强对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监管,不得串通涨价,引导大型企业保持合理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张。二是要加强对生猪资本市场的监管,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支持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养殖场(户)切身利益。三是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降低舆论对养殖主体生产节奏的影响。

4.4 完善冻肉储备体系,助力缓解市场价格波动 

在生猪产能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冻猪肉收储和投放是平抑短期猪价波动的主要政策工具。但行业普遍认为,近 2 年其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储备量偏小,而且“该收的时候收不上来、该抛的时候无肉可抛”,难以有效应对短期价格涨跌频现这一新情况。据此,要进一步完善中央及地方冻猪肉储备体系,根据市场反应适当扩大储备规模,合理规划新增储备库建设区域,同时健全收储与投放机制,在猪价大涨或大跌时真正起到降温或提振作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