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这些需求变化,乳品企业都需要关注!

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中国将处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状态下。

新常态所表现出的特征为:

一是经济增幅放缓,这与改革红利逐步消失、老龄化社会到来、人口红利消失有很大关系;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开始发力,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提高,这促使企业能够同步进行结构的优化;

三是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

在如此的经济发展状态下,中国的乳业食品产业需要把握消费变化,从而能够和时代接轨。

我们认为,以下五个需求的变化,值得每一个乳品企业关注:

1、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式消费

中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8亿,占总人口数量约18%。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健康需求包括多种形态:从日常的生活类用品到日常饮食的健康食品,从医疗保健需求到健康服务需求等,这些都将逐渐的成为消费的常态。

受消费者家庭综合收入的提升的影响,其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如何满足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成为当前企业需要深度关注的问题。从整个乳业食品产业来看,针对于中老年人的食品目前还不丰富,当前部分企业开始关注这类人群,其开发的产品也仅仅是出于市场导入期。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根据消费群体进行产品细分是当前的趋势。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时候,除产品本身的品牌、质量、概念之外,还需要找到身份的认同,而很多企业所开发的产品缺乏这种和消费者的共鸣。作为中老年消费群体,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依然缺乏。

2、地区间差异将逐步缩小消费间的差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正在飞速的发生改变,更多的城镇人口涌入到大城市,乡村成为空心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是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带来的是消费观念的改变,新的消费观念随着人口的流动而流动,城乡的差异会逐步缩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不平衡将会逐渐的打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信息隔阂将会打破。

从消费观念上,地区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基于地区间不同族群所长期形成的的消费特征决定的;从消费能力上,地区间的差异将不断的缩小,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能力并不比中东部低,从互联网购物上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在重要的消费时节,如“双11”期间在某些品类的消费,西部地区并不比东部地区少。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进一步的改善着城乡的差距,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他们也追逐流行,和大城市能够共享信息所带来的便捷。

3、安全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一是部分厂家在生产管理环节不够规范造成的,二是整个产业链条的管理不善导致,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应该是消费者买单。即使是大部分消费者没有受到伤害,但这些事件最终传导给消费者后就成为心理阴影。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消费者无法判断是否安全,唯有能做的就是看品牌、听朋友的介绍、听终端销售人员的推荐等等。

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选择产品首选的是信任,只有他信任的品牌才会去选择。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建立消费者的信任,通过输出安全放心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心。如何去讲安全,将是企业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关键问题。

4、移动消费成为新兴的消费形式

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促使消费方式也发生变化。基于消费者地理位置购买产品的APP如雨后春笋,这不仅仅是方便消费者,也为商家提供了销售产品的更多的可能性。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途径,其核心价值在于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去浏览自己需要的产品,进而一键下单,形成购买。

随着社群的兴起,这将为移动消费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社群是基于信任而建立的群体,同时也是具有共同兴趣而建立的交流平台,当大家都基于共同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时,商业行为将变的更易于接受。

5、品牌影响力对消费者的决策依然很重要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虚拟网络还是实体店,消费者最终产生购买的不仅仅是实惠产品,也是品牌影响力。品牌代表的是信任价值,是厂家长时间积累的商誉,无论是通过口耳相传、广告传播还是公关事件营销,这些形式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当前产品多样化、同质化非常严重,如何让消费者在众多的商品中选择你,唯有建立强大的品类特征,通过品类的建立形成品牌影响力,从而打造消费者信任的品牌形象,最终成为消费者的选择。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