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调味油市场,为何吸引龙头企业竞相布局?

在千亿调味品市场,不乏一些“小而美”的品类,比如调味油就是典型。

相比大家熟悉的酱油、食醋等品类,调味油相对比较“小众”,但越是这样的小品类往往蕴含着更多的市场机会。因此,无论是传统调味品企业巨头,还是一些跨界而来的“掠夺者”,往往都会选择这样的品类切入调味品赛道。

比如,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道道全”)就多次对外表示,公司的调味油(花椒油、藤椒油)项目正在推进当中,按计划预计在11月投放市场。而据作者了解,目前道道全的花椒油已经进入试产阶段,预计本月中旬推向市场,而藤椒油还在生产过程当中,预计本周也能够下线。

作为国内食用植物油菜籽油类代表性品牌,道道全为何会“盯上”小小的调味油呢?

道道全加码调味油市场

调味油作为调味品的重要分支,我们常见的品类包括芝麻油(有的地方称为“香油”)、花椒油、辣椒油、芥末油等。因相比将香辛类植物原物直接用于烹饪或餐饮制造,调味油具有风味醇厚、高效便捷、清洁卫生等特点,因此更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而道道全的调味油主要包含花椒油和藤椒油两种

此前,道道全主要产品为包装食用植物油,包括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及其调和油等植物油品种,其中以包装菜籽油类产品为主。公司产品包装食用植物油共分压榨油、风味油、纯正油、调和油、礼品油和餐饮油等系列,包括压榨菜籽油、原香菜籽油、醇香菜籽油、浓香菜籽油、纯正菜籽油、压榨玉米油、压榨葵花籽油、食用植物调和油等。

因此,调味油对于道道全来说,也算是首次触及细分调味品领域。

据作者了解,花椒油分为地道麻和绵柔麻两种风味,前者采用汉源红花椒原液+非转基因一级菜籽油为主要原料,对标四川各大区域品牌产品;后者采用汉源红花椒原浆+青花椒原浆+非转基因一级菜籽油味原料,主要比肩金龙鱼花椒油。值得一提的是,道道全的花椒油和藤椒油都采用了新鲜花椒(藤椒)低温鲜榨工艺,由道道全绵阳工厂负责生产,从原料区位上来说,也尽可能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此外,道道全已经完成试产的花椒油还是采用了主流的“小包装”,规格为200ml/瓶,不过,该产品市场零售大概13.9/瓶左右,合约每500ml的价格为34.75元,定价偏中高端。

在可对比的产品中,在幺麻子旗舰店,180ml/瓶的花椒油活动价为16.8元/瓶。金龙鱼天猫旗舰店,220ml/瓶的花椒油券后价为14.9元/瓶。二者每500ml的价格分别为46.67元和33.86元。

当然,各个品牌也有针对不同场景的多种规格可选,部分大规格的产品单价会更低。比如仲景食品针对餐饮商用场景的大包装“鲜花椒”油,1.8L/桶规格的券后价仅为52.9元/桶,5.4L/桶规格的券后价为160.9元/桶。

众所周知,餐饮市场一直都是调味品行业的主要消费渠道,尤其是像调味油这样有一定专业消费场景的产品更是如此。因此,后续道道全必定也会推出更多大包装规格的产品以对标市场现有的同类产品,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

而在作者的行业观察中发现,截至目前,整个调味油市场已经聚集了金龙鱼、海天味业(燕庄)、李锦记、太太乐、千禾味业、仲景食品、幺麻子、建华、五丰黎红、长康、万弗等多家知名甚至龙头企业。

切入调味油之心由来已久

图片

半年报显示,道道全拥有“道道全”、“菜子王”、“海神”、“东方山”等多个品牌,但在调味油品类上,道道全使用的是公司主要的“道道全”商标,足见公司对该品类的重要定位。

而早在去年5月初,就有业内人士向作者透露,道道全有意推出调味油产品。由此可见,道道全调味油立项时间应该更早。换而言之,道道全通过调味油品类切入细分调味品赛道的决心由来已久。

而之所以发力调味油品类,主要还是因为一方面,食用油尤其是小包装食用油领域,市场格局基本已被巨头瓜分殆尽,并且该品类和大宗商品价格挂钩,盈利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调味品赛道依旧充满机会,像花椒油、藤椒油这样的特色调味品仍有丰盈的市场空间,且暂时没有企业真正实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存在较大的市场机会;此外,道道全自身精耕食用油领域多年,无论产业、品牌还是渠道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成功概率。

在小包装食用油领域,自1991年益海嘉里在国内推出首款小包装食用油以来,整个品类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经过近30年的蓬勃发展,小包装食用油领域早已成为巨头的天下。2022年,我国食用油零售行业品牌CR3高达53.7%,而金龙鱼、鲁花、福临门三大品牌占据了超5成的市场份额,前十名品牌份额更是高达7成。因此,年营收70亿元上下的道道全,在动则几百甚至上千亿的食用油巨头面前,竞争力自然要弱势一些。

而从盈利能力层面看,食用油一直都是低毛利的代表,比如金龙鱼的毛利率最高时才11.4%(2019年),去年才5.68%;道道全的毛利率常年在10%以下;西王食品略高,但在过去三年都在30%以下,去年仅为15.34%。

与小包装食用油不同的是,“小小”的调味油却是另一番景象。

图片

据和君咨询预测,中国藤椒油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属于典型的“小品类、大商机”。在已公开的幺麻子招股书显示,其2022年的营收为4.5亿元,其中,调味油的收入占比约在94.07%,而藤椒油又占到主营业务的80%以上。而据上述机构调研数据,2019年,幺麻子在中国藤椒油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5%,排名第一。

显然,对于规模并不算大的幺麻子,目前说他在藤椒油品类上站稳脚跟都为时尚早,因为道道全们一直在寻求“弯道超车”的机会,藤椒油江湖格局也将随时有被改写的可能。

而在花椒油品类的情况要好于藤椒油。据中研网的数据显示,中国花椒油市场2020年的出厂口径销售规模在150亿元左右,2015—2020年花椒油市场规模保持约20%增长,整体增速稳中有降,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元以上。而目前,花椒油市场谁是第一品牌仍然缺乏一个官方答案。

图片

今年前三季度,道道全实现营收52.54亿元,同比增长8.65%;实现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249.4%。据其半年报显示,公司有区域经销商1402家,按照平均每个区域经销商600个合作销售网点测算,公司拥有约84万个直通消费者餐桌的销售网点。这有助于道道全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新品铺市,若动销良好的话,也能够快速起量。

细分品类竞争加剧,“王者”呼之欲出

其实,在整个调味油领域,金龙鱼应该算布局较早的企业。

金龙鱼在2022年的公告中就明确表示,目前公司调味产品有芝麻油、花椒油、藤椒油、芝麻酱等,也开发了酱油、醋产品。公司调味油产品进展良好,芝麻油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领先,目前正在积极发力藤椒油、花椒油等业务,拓展调味油在餐饮端的业务。

而据一位金龙鱼调味品业务的前员工透露,金龙鱼的调味油整体规模约在20亿元左右。但众所周知,金龙鱼的调味油主要是芝麻油,也是调味油品类中占比较高的一类,大多数调味品企业的调味油也都是这一品类,因此,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

而盯上调味油的也不止金龙鱼和道道全这样的油脂企业,比如仲景食品,今年前三季度,仲景上海葱油实现销售8939.20万元同比增长113.24%;而早在半年报时,该公司就明确表示要将仲景上海葱油打造成超亿元单品,这一目标今年有望实现。

对于道道全而言,其发力调味油品类,最大的优势还其在上游压榨领域的优势。据今年6月28日道道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目前菜籽压榨产能约60万吨/年,这对于公司来说应该是上游大宗原材料不存在压力

而主要原材料压力还是在花椒&藤椒领域。目前,除了本次负责生产的绵阳分公司,道道全大本营华中地区本身就有部分地区在大力发展花椒&藤椒产业,比如湖南的石门、衡阳市耒阳市,湖北的襄阳等地。此外道道全在重庆等地均有全资子公司,这些地方又都是全国重要的花椒&藤椒主产区,这对道道全来说,也算是坐拥不错的起步基础

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加码调味油领域,整个品类的市场竞争无疑将变得更加激烈,至于谁将在花椒油市场领跑,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