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预制菜产业分析
导读
据估计,陕西省预制菜的市场规模2021年约450亿元左右,占陕西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主营收入的约20%,预计2025年达到千亿元。陕西省发展预制菜的潜力巨大,2022年餐饮收入达到1128.09亿元,未来将占据预制菜消费的绝对主力。
01、预制菜企业:民营企业主导,咸阳市数量最高
从市场主体数量来看,陕西省拥有预制菜(食品)加工企业400多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根据企业注册资本量,陕西省预制菜(食品)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咸阳(26%)、西安(24%)和安康(20%),其次为宝鸡、商洛和汉中。
从企业规模看,注册资本在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占比1.9%;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占比8.5%;注册资本在1000万及以上的企业占比15.8%。
从企业所有权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占比较大,为97%,其他为3%,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资独资或控股等。
从预制菜品类来看,以魔芋、酱卤肉、清真食品、臊子、凉皮为主,即食类较多,即热、即烹、即配类较少,原料以魔芋、肉类、面为主。
02、餐饮收入: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西安位列地级市之首
2016-2021年陕西省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尤以正餐服务企业所占比重最大,增长率达到32.8%。
2016-2021年陕西省限额以上餐饮业收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达到峰值232.08亿元,其中正藏服务收入194.05亿元,占比高达83.6%。
2016-2021年陕西省限额以上餐饮业利润总额呈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2019年达到峰值10.55亿元。2016-2019年利润总额增长率为59.1%,2019-2021年利润总额减少率为40.9%。
2021年陕西省限额以上餐饮业收入前三市域分别为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西安市作为全省限额餐饮收入唯一过百亿元市域,11地级市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极差为99.02亿元。
03、四大优势:原料、文化、区位、科技
1、原料优势
根据2020-2021年陕西省预制菜原料分析表,农业生产主要以蔬菜、水果、玉米种植为主,其中蔬菜产量较大,2021年达到2012.8万吨,增长率为2.81%。
林业生产主要以核桃、板栗、花椒种植为主,其中核桃所占比重较大,2021年产量为42.88万吨,增长率为3.33%。
牧业生产主要以奶类、猪肉、禽蛋为主,其中奶类所占比重较大,2021年产量为161.9亿元,增长率为0.5%。猪肉增长率最高,高达25.61%。
渔业生产主要以水产品养殖为主,2021年产量为17.07万吨。
2、文化优势
陕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菜系,是中国菜系之根、之母,分为宫廷菜、官府菜、商贾菜、市肆菜、民间菜、清真菜等。陕菜有许多独具的烹法,如温拌、炝、冒、泡、腊汁等。商汤的宰相伊尹创立五味说、火候说、标准说,制定了烹饪的七大标准沿用至今;秦吕不韦编的《吕氏春秋·本味篇》是中国最早的烹饪理论专著。品味陕菜,也是品味文化、品味历史。
3、区位优势
陕西中欧班列2022年开行突破4000列。通过中欧班列,预制菜产品不仅能助力陕西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千年陕菜”走向欧洲,也能促进西安成为国际预制菜产品物流中心,推动国内外预制菜产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构建预制菜的亚欧陆海贸易“黄金通道”。
4、科技优势
陕西拥有与预制菜创新研发相关的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还有“中国厨师之乡——蓝田县”;具有包括上游农产品、中游食品加工、下游冷链物流等领域完备的学科专业和人才资源,具备产业链与创新链“两链融合”的良好基础。陕西科技大学正在牵头筹建陕西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院,以解决预制菜产业链的“卡脖子”问题为主要目标,研发内容包括加工技术、质量安全、标准、装备、营养、包装、物流、营销、文化和金融等。
04、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安康市、杨凌示范区、咸阳市
1、安康市:中国·石泉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
中国·石泉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规划总面积4.31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35亿元,建成富硒食品企业22家。近年来,石泉县按照“144520”招商工作机制,先后引进落地柏盛魔芋、及食雨、正兴黄花菜、深鲨集团菜字头、自嗨锅等一批食品预制菜加工龙头企业,形成蔬菜、魔芋、蚕桑、黄花菜四大食品预制菜体系。
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千家万户”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00个、标准化产业示范园30个、种植基地8万亩。建成4个食品专家工作站,与中国农科院和中粮集团等30多家高校院所、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聘请专家顾问57名,引进高层次人才86名,专利技术转化100余项,研发富硒产品361个。
2、杨凌示范区:陕西预制菜科技产业园
陕西预制莱科技产业园项目由富春控股集团网营物联(杨凌)有限公司和陕西面食产业发展促进会共同建设运营。项目占地 350 亩,总建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项目一期规划总面积 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3.5亿元,陕西秦吼食品、西安缘聚食品、咸阳秦鸿食品、西安十二少餐饮、陕西美碗飘香食品、陕西五丰尚食和陕西科仪阳光检测等 7家企业计划入驻。
二期规划总面积 13 万平方米,预计 2024 年初第二批企业入驻。三期 6万平方米厂房现已开工建设。
3、咸阳市:丰厨(兴平)中央厨房
丰厨(兴平)中央厨房集成园区项目由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投资,目标兴建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中央厨房园区,打造陕西最大规模的食品深加工集成园区,主要生产净菜、面食、便当、调理包、酱料、糕点、饮品、糖果、鲜食面、速冻米面制品等,项目分三期建设,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41亿元。
05、陕西预制菜产业发展思路
预制菜的食材随季节而变化,消费快、周期短,由于饮食习惯差异,其生产和消费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作为西北桥头堡,陕西预制菜产业发展具有区域引领性和不可替代性。
1、“一心两核一群带三板块”产业集群
立足陕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陕西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在起草规划,计划构建“一心两核一群带三板块”预制菜产业战略格局。“一心”即以西安作为陕西预制菜消费与物流中心。“两核”即依托秦创原,打造西咸新区、杨凌作为预制菜科技创新两大核心。
“一群带”即“沿连霍-京昆高速公路”预制菜产业集群带。“三板块”即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板块,陕北重点发展牛羊肉、小吃类预制菜;关中重点发展面食、猪肉、蔬菜类预制菜;陕南重点发展魔芋、食用菌、乌鸡、富硒预制菜。
2、“果篮子”“菜盘子”创新融合发展
作为果业第一大省,陕西可以打通“果篮子”和“菜盘子”的营销渠道,实现果菜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通过发展预制菜产业可落实三大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扩大内需、创新驱动发展;满足居民三大需求:美好生活、健康中国、养老服务;推动三大行业创新:农业、食品、餐饮。
3、“北菜南下”促进“双循环”
陕西距广东近2000公里,预制菜品互补性强。自2019年3月起粤陕两省开展的“陕果南下、粤果北上”合作,目前已携手升级为“粤品北上、陕品南下”合作新模式,从果品到预制菜品,通过“北菜南下”构建起“双循环”通道,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省际合作格局,实现两地营销渠道共拓、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促进两地预制菜产业开放、包容、普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