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牛奶近来频频有低价?

近期,广州零售端多个品牌纯牛奶正在大促,甚至有乳品挂出“腰斩”的特价。那么,为什么牛奶近来频频有低价?就此展开调查。

图片

现象:纯牛奶价格“腰斩”

“最近购买牛奶时,比较了一下几个渠道,发现都在做特价活动。之前虽然时不时也有促销,但没有像最近这样扎堆,品牌这么集中。”市民王女士表示,虽然平时有常喝的牛奶品牌,但是看到大力促销的产品,她还是忍不住买了一箱来试试。

这些全国化乳品品牌在大力度促销加持下,单盒纯牛奶价格甚至比广州本地乳企品牌纯牛奶价格更低。

探因:奶品市场供需失衡引发连锁反应

缘何多家乳企“不约而同”搞起促销呢?“通过低价促销策略,促进产品销售,尽快清库存,缓解原奶阶段性供给过剩问题。”乳业分析师表示。另一位业内人士武先生说,夏季是饮品动销好,常温奶也分了一杯羹,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价格是最牵动消费者神经的一根线。特价促销最能吸引关注、促进消费。

宋亮进一步分析,去年下半年以来,奶源扩张过快以及乳制品消费低迷,导致我国原奶供给出现阶段性过剩。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说,2020年到2021年两年,奶制品8.5%的高消费增速戛然而止;2022年液态奶消费出现首次下滑,幅度高达8.6%。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奶类产量4027万吨,首次突破4000万吨大关,位居全球第四位。供大于求导致原奶供给阶段性过剩,从而造成原奶价格大幅下跌。

奶牛体系监测显示,2023年6月奶价3.84元/kg,同比下降0.36元(全成本仅下降0.05元),公斤奶利润空间仅为0.1元,远低于景气阶段的0.5元,行业亏损面超过60%。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3年7月第3周主产省生鲜乳价格3.75元/公斤,同比下跌9%。

连锁反应环环相扣,奶价大幅下跌挤压行业利润。“甚至,因为亏损导致现金流中断,今年5月已有牧场开始退出市场。奶牛体系辐射场2023年5月奶牛存栏46.84万头,同比减少3.42;2023年5月3000头以下辐射场存栏16.85万头,同比减少6.28%。”李胜利说。

图片

建议:拓展乳制品品类能突围

“通过结构调整,适当放慢生产和扩张速度,平衡供需关系。中国奶牛养殖是周期性行业,有必要建立产业宏观监测和预警引导机制,平缓养殖周期。”李胜利说。

“从长期看,国内外经济发展能够促进牛奶消费增长,我国牛奶消费未来仍是温和增长趋势。”李胜利说,分析表明,人均GDP每增长1000美元,人均奶类消费量可增加1.1kg,据此预测,2025年和2030年?中国奶类消费可分别达6200万和6900万吨,增量分别约500万和1200万吨。

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张天佐说,总体上看,中国奶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必须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应对消费市场需要,拓展乳制品品类,研发推广适合国人消费的奶酪、黄油等乳制品,大力发展民族特色奶食品加工等。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