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凉”了?业界否认!
有多久没买过预制菜了?
过去,预制菜是各大头部主播的常客,尤其在春节期间,家里餐桌上的预制菜,替代了订不上位置的餐厅。预制菜的消费主力是年轻人,是为了方便、快捷,有时候也是为了带回家给长辈尝尝,想在家宴上添几道“大菜”。
最近,不少年轻人表示,自己购买预制菜的频率降低,有的人已经很久没有买过了。“有一阵子没吃预制菜了,现在让我下单,其实是有点抵触的,口味和新鲜度不如现做的,堂食的快乐也是预制菜提供不了的。”
预制菜“凉”了吗?似乎并不能简单的下结论。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总体来看,行业正在稳步向前,转向更加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市场和消费者都对预制菜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未来3~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以20%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在2026年达10720亿,我国预制菜产业有望发展成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风口上的预制菜有人聚焦,也有人在远处观望。万亿规模的广阔市场之下,如何在更细微处洞悉消费者的需求,或许是预制菜企业突围而出的方向。
01、预制菜身影少了
“什么是预制菜?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诸城外贸食品销售公司销售经理丁金国说,如果即烹食品骨肉相连可以称作预制菜,公司在1987年就已经涉足预制菜行业。
如果以即食、半成品来定义预制菜,传统的八宝粥、速冻水饺,以及这几年风靡的自热火锅、酸菜鱼,都能称作预制菜。
近几年,预制菜行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一直在稳步增长。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
山东作为具有预制菜规模化产业园区的代表省份,有9000余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占全国13%,7家企业在A股上市,预制菜企业数量及上市情况,均居全国首位。“建强全产业链”成为山东近年来发展预制菜的关键词。
2022年2月,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在潍坊诸城成立。本土企业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预制菜的头部企业,该公司研发经理王博表示,直播间里的预制菜少了,主要是受季节影响。
五月之前,酸菜鱼、牛蛙预制菜在网络上很火,现在却很少出现,是因为销售季节已经过去。“夏季,凉拌类的预制菜卖得好,再过两三个月,胡椒猪肚鸡、酸菜鱼等汤类预制菜就会回来了。”
换句话说,预制菜的整体销量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只是卖的东西不一样了。
丁金国也认为,预制菜产业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降温”,他告诉新黄河·大鱼财经记者:“我们以生产油炸类流水线食品为主,最近的销量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以单价来看,高客单价的食品销量不俗,只要找对渠道,市场还是有的。”
02、B端的新要求
“现在的要求是色香味俱全。菜品拿到手以后,不论是搭配米饭还是面条,消费者要看到的是色泽,要闻得到香味,要有吃下去的欲望。”得利斯研发经理王博说。
总体来看,预制菜消费市场基本分为B端和C端两大销售渠道。B端销售主要面向连锁餐厅、酒店等,C端销售渠道是指食品企业或者餐饮企业在工厂完成预制菜加工后,通过餐饮门店、生鲜电商平台、商超等渠道销售给顾客。
新黄河·大鱼财经记者了解到,得利斯自1989年就研发了低温肉制品系列,如火腿、松花蛋肠等直接食用的即食产品,可以看作预制菜行业的早期探索。
得利斯自2015年即着手布局预制菜相关产业,2020年预制菜业务收入逾4亿元,迎来爆发式增长。开拓了海底捞、正新鸡排、锅圈食汇、便利蜂等知名餐饮连锁企业,进入B端客户供应链。
对于B端市场,预制菜企业合作的客户一般是连锁的中大型餐饮企业,王博表示,连锁门店要达到一定体量,才能有合作的基础。“一般而言,门店数量达到50家以上的餐饮企业,一般都会找预制菜企业供货。”
连锁餐饮企业为了保证各家门店菜品口感的一致性,流水线的工业化制作,是必然的选择。
酸菜鱼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预制菜,不但要做到酸度和辣度的完美结合,金黄色汤底的色泽也要有保证。此外,针对不同的地域,口味也有细微调整。
作为预制菜头部企业的研发人员,王博充分了解每一次的产品调整。“目前还是在现有的口味上进行产品升级,这是餐饮客户的最大动向。”
最近,杭州的一家连锁餐饮企业向王博提出要求:鱼香茄子、肉沫黄豆等预制菜需要在风味、口感、色泽方面进行升级。“消费者看重菜品的新鲜度。”这家餐饮企业主要接外卖订单,批量订购的预制菜,只需要在门店内加热,就能直接配送到客户手中。
消费者也知道外卖送来的是预制菜,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社交平台上,关于预制菜外卖的讨论热度不断,观点不一,有从卫生方面考虑的支持者:“有的小作坊现做的饭菜,连外卖小哥都看不下去,预制菜起码干净。”也有反对的声音:“预制菜不如新鲜食材做得口感好,点外卖点到预制菜,还不如泡方便面。”
作为门店背后的预制菜供应商,王博表示,这两种声音一直存在,要在食材和口感方面下功夫,留住消费者的胃,也留住餐饮企业的心。
03、向C端进军
不断优化的渠道、愈加完善的供应链,是预制菜龙头企业得利斯的长远布局。从市场情况来看,王博认为,C端消费者的效用要大于B端客户。
我国预制菜行业最大的需求来自餐饮行业,《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到,由于预制菜最初是为餐饮企业提升备菜效率而催化出来的产品,因此,当前预制菜市场主要以B端销售为主。数据显示,有85%以上的预制菜产品销售至B端。
2022年,得利斯B端业务量基本维持在70%左右,C端业务量占30%左右。“在公司的发展规划中,短期重点向B端市场发力,而C端市场毛利率较高,长远看是重要发力点。”王博表示,2023年,得利斯的目标是将C端市场业务量占比提高至40%。
预制菜B端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而C端消费者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养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口感、新鲜度、品类、性价比等。
中信证券预测,未来十年,C端预制菜市场可能会达到20%以上的增速,做到2000亿的规模。如何留住C端消费者,预制菜企业摸索到一些方向:一是提高性价比,二是提高复购率。
预制菜的消费人群对于价格尤其敏感,《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到,有调查显示,没有购买预制菜的消费者中,23.39%的人因为“预制菜价格较贵,性价比较低”,这是消费者否定预制菜的主要原因。
“以价格来衡量,肯定是越贵的口感还原度越高。”王博以红烧肉预制菜举例说明,生活水平高的消费者更注重品牌,会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厂家,口感和肉质有保证,大概率不会踩雷。而低价红烧肉预制菜的肉质一般,口感不好,消费者对预制菜心理预期与实物差距大,基本没有复购的可能。“回头客都是靠口味决定的,好吃还是不好吃,决定了复购率。”
04、新的发展机遇
预制菜发展迅猛,产业链条长,近年来各地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为预制菜企业指路。业内普遍认为,预制菜行业将迎来“政策潮”“标准潮”。
2022年以来,广东、山东、四川等多个省市相继出台预制菜相关产业的政策指导文件,内容主要围绕冷链建设、企业培养、税收优惠、人才培养、消费补贴、品牌打造、产业园建设和管理等方面。
《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作为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国内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市场规模大、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的“大行业、小公司”的分散格局,市场仍旧处在蓝海竞争,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领军企业。
王博认为,预制菜行业目前更偏向于平稳向前发展。预制菜企业大多是稳中求变,不会轻易尝试新品,“创新”也是小范围的。以口味来说,现在的预制菜以川味为主,有些餐饮门店会订购预制菜汤料,食材自行准备。餐厅的口味决定了预制菜行业的“味道”。
新鲜血液正在不断注入预制菜行业。最近,外卖、生鲜电商等平台纷纷入局预制菜。饿了吗成立团队细分行业运营,盒马将预制菜列入一级部门,叮咚买菜的预制菜“订单”目标是50亿元。看似不搭界的顺丰也宣布全面布局预制菜。
王博观察到,一些年轻人在预制菜行业创业时,会选择在形式上进行创新。“比如说水饺行业,他们不再售卖传统的袋装水饺,而是在门店内现包水饺,其实饺子皮和饺子馅都是预制的,只是将最后一道工序展示在消费者面前,增加了现场感,确实提高了销量。”
“我们还是按照原有的油炸类食品方向发展。人人都想创新,其实,冷静下来思考,如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时间长了,站稳脚跟,也会有竞争力。”丁金国将酸菜鱼这种快捷菜称为“料理包”,虽然风靡市场,但公司并没有急着入局。“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都去赶风口,那是不现实的。”
政策、需求、技术等多方面加持下,分析普遍认为,预制菜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转向更加规范、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方向。
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这个数字还会持续增长。从预制菜长期发展来看,谁只是一闪而过,谁又会真正留下。万亿级预制菜市场,还在不停奔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