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阳江工厂双赋能,今年产能或破万吨!聚焦国产巴沙鱼、黑鱼,他们如何破局国产巴沙鱼向深加工进发?

2023年在进口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国产养殖的水产品如何持续打造市场竞争力,是许多企业探讨的话题之一。作为主要的国产巴沙鱼企业之一,湛江美全如何布局打造国内养殖水产品的产品力?从粗加工到深加工,国产巴沙鱼还需要如何发展?

过去3年,进口水产品在我国市场流通受阻,这给国内养殖的水产品带来了短暂的发展窗口期。历经5年时间的沉浮和发展,国产巴沙鱼在产品的品质和渠道上均打开了全新局面。2023年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许多企业将继续打造国产巴沙鱼的产品力,助力产业持续进步。

2023年我国水产消费市场迎来了全新局面,国产巴沙鱼企业如何推进深加工转型、顺势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了行业共同关切的话题。

湛江市美全水产有限公司于2018年开始布局国产巴沙鱼生产,是我国最早投身国产巴沙鱼行业的企业之一,经历和见证了国产巴沙鱼产业发展的起伏。近日,海鲜指南采访了广东航美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市美全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泉,以了解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国产巴沙鱼将如何打造产业发展动力。

广东航美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市美全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卢泉

海鲜指南:卢总您好,经历2022年下半年整体市场低迷后,目前国产巴沙鱼消费市场恢复情况怎么样?您对今年国产巴沙鱼行情走势判断如何?

卢泉:从目前情况来看,2023年整体市场恢复的速度超过预期,尤其是春节期间各大餐饮火爆,消费市场复苏迹象明显,工厂的订单量也有明显回升。从长远来看,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就迎来了春节假期,老百姓有一定的“报复性消费”心态,这种火爆的消费景象能否长久持续还有待观察,但总的来说消费市场处于恢复状态,到6月份市场有望恢复70-80%。

受去年下半年疫情影响,国内终端消费市场低迷,这也使包括国产巴沙鱼在内的许多水产企业还有一定的库存量。2023年国产巴沙鱼行业可能面临“内卷”的局面:一方面国产巴沙鱼价格暂时还没上涨,一些企业上半年清库存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去年养殖价格已经接近养殖成本,这影响了养殖户今年投苗积极性,因此如果没有构建国产巴沙鱼产业链,企业在收购原料和供给成品时会面临一定压力。但总的来说,消费市场在向好发展,国产巴沙鱼整体行情也将慢慢恢复。

 

海鲜指南: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产巴沙鱼品质和价格方面的情况吧!加工环节是如何保障国产巴沙鱼的品质稳定?

卢泉:首先从鱼的条形来说,选择越南楂鱼种苗进行养殖,并将养殖周期拉长10-15%,养殖出来的巴沙鱼体型更修长,条形和越南巴沙鱼基本一致,鱼肉纤维度会有所改善。在养殖端存在白肉黄肉的不确定因素性,会通过工厂执行产品标准进行筛查,正常渠道供应下,95%国产巴沙鱼肉是白色。

图片

国产巴沙鱼从养殖塘头到工厂运输全程在1小时左右。从加工工艺来说,1小时内完成放血、开背、清洗内脏、打刀花和规格分选,然后放到5-8度冰水中锁鲜,来保证产品的鲜度和质量。

从价格维度来看,越南较国内养殖成本大约低1000元/吨,但是国内养殖的巴沙鱼不需要9%的进口关税,运输成本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国产巴沙鱼和越南巴沙鱼综合成本整体相差不大。

 

海鲜指南:2022年下半年投产的阳江工厂目前情况如何?新工厂今年有什么新的目标和定位?

卢泉:阳江工厂在去年9月份投产,当时国内整体疫情形势比较严重,对于新工厂来说压力比较大。但是2023年春节开工后订货需求增长明显,整个流通链路已经通畅,尤其是海鲈鱼的需求增长比较快,目前还出现了排单的现象,预计到4月份湛江和阳江两个工厂基本不再有库存压力,加上市场的消费逐步恢复,对于工厂来说,更有底气和长足规划。

今年阳江工厂产品定位以国产巴沙鱼、黑鱼和海鲈鱼为主,其中腌制开背巴沙鱼占总产能40%,海鲈鱼和黑鱼各占30%。新工厂定位于精加工产品、以供应餐饮渠道为主,流通渠道为辅;湛江工厂将以流通渠道为主,餐饮渠道为辅。在这样的布局下,两个工厂可以形成联动和互通,依托巴沙鱼加工优势,打造出这三个品类的突破口。阳江工厂计划今年产能达到8000吨,湛江工厂达到7000吨,餐饮渠道的比例将有所上升。

图片

海鲜指南:您认为未来国产巴沙鱼产业要取得新的突破,关键点是什么?

卢泉:近些年国产巴沙鱼行业发展迅速,但是整个产业还没有形成稳定发展,具体表现为价格起伏较大,没有形成稳定的标准化的生产标准,也是一个新品兴起的发展阶段现状,但随着国产巴沙鱼兴起和市场需求量增加,国产巴沙鱼企业经过3-5年稳定发展,国产巴沙鱼产业会迎来一个井喷,我预计5年后国产巴沙鱼加工产量将突破10万吨。

此外,深加工是国产巴沙鱼未来发展方向,产品的升级和延伸是国产巴沙鱼产业要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从终端消费市场来引导工厂生产,而不是依靠养殖量来推动工厂产量。因此,拓宽国产巴沙鱼消费市场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这就要求国产巴沙鱼一定要向深加工和预制菜方向发展。

目前国产巴沙鱼想在深加工环节形成突破,需要在上游养殖环节持续优化。越南巴沙鱼的养殖周期一般在6-8个月,因此越南巴沙鱼能长到更大规格,产品以鱼柳为主。国内养殖的巴沙鱼生长周期在4-6个月左右,因此从效率考虑,目前还是以开背鱼为主,但国产开背鱼已经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国内消费需求群体,可做到与越南养殖产品互补,年需求量增幅可达5-8%。相较于越南,国内养殖的巴沙鱼肉质更嫩滑、鲜甜,随着国内养殖环节和饲料的不断优化和各企业研发,再经过3-5年的发展,国产巴沙鱼会在深加工领域逐步突破,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免浆鱼片产品。

此外,餐饮渠道和流通渠道思路有所不同,对于工厂来说,未来的方向是能匹配餐饮需求,所以思维方式要做一定的转变。

首先,在流通渠道中,价格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流通商基本是先谈价格再谈质量;餐饮渠道来说产品质量是优先于价格的首要考虑因素,产品品质标准化和货源稳定性是餐饮渠道最重要的方面。

其次,因为餐饮企业有门店的运营规划,重视供应链的稳定性,因此一般会通过锁单的形式来保障每个月供应量的稳定,流通渠道在这方面考虑相对更少。所以做餐饮渠道和流通渠道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需要有思路的转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鲜指南(ID:seafood-guide),作者:刘少聪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