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鸡肉分割品波动简析

回顾前几年形势来看,2020年分割品热度在19年大热行情后逐步降温,叠加新冠对主产区的正常生产和消费运行有影响,冻品价格整体处于震荡下滑的状态,2020年板冻大胸均价10.33元/公斤,同比跌幅28.46%;大规格琵琶腿均价12.72元/公斤,同比跌幅13.00%。2021年鸡肉分割品价格较2020年继续整体走低,且企业盈利较2020年有明显的下降。其中2021年板冻大胸均价10.08元/公斤,同比跌幅2.48%;大规格琵琶腿均价10.47元/公斤,同比跌幅17.36%。2022年,在养殖成本的推动下,整体鸡肉价格以上涨为主基调,其中板冻大胸均价为10.24元/公斤,同比涨幅1.59%;大规格琵琶腿11.70元/公斤,同比涨幅11.38%。

2023年分割品价格高开低走,平均综合售价为10622.12元/吨,板冻大胸年度均价为9.98元/公斤,同比下跌2.51%;大规格琵琶腿年度均价为11.34元/公斤,同比下跌3.11%。开年后业内人士认为需求将迎来明显恢复,同时新冠解封后,鸡源量受到了影响,供应紧缺的支撑下一度高位运行。后续毛鸡补栏恢复常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3下半年震荡下跌至近几年低点,综合售价一度在12月21日跌至年内最低点8681.60元/吨。

图片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024年分割品价格走势除了1月份和7月份出现了两个阶段性小高峰之外,其余阶段都相对平缓。1月份是因为春节前的备货操作,拉动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行,在1月11日涨至了全年价格最高点10007.39元/吨,改善了整体悲观的氛围,业内开始对春节后行情走势抱有预期,认为2024年将迎来消费复苏,带动产品价格上涨。

7月份也出现了阶段性小高峰,主要是因为下半月巴西境内出现了新城疫疫情,巴西宣布暂停对中国的鸡肉出口,国内屠宰端顺势炒涨,爪翅类产品快速上行,带动腿类等市场类产品价格短期供不应求,7月26日涨至了春节后最高点9762.38元/吨。综合售价年内最低点出现在9月27日的8975.72元/吨,9月份整体是回落期,7-8月份出现了一波上行小高峰后,即便9月有中秋和国庆备货期的加持,但随着分割品热度回落和整体出栏毛鸡量增加,毛鸡不断下滑,带动产品和毛鸡都创下了年内新低。

图片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时至今日,距离元旦仅剩1个月的时间。短期预计12月经销端大概率存在提前备货行为,将提前稀释春节备货动能。届时毛鸡跟涨产品,或迎来一波上行趋势。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