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远洋捕捞量超30万吨的金枪鱼,为啥国内市场“很少看到”相关产品?

金枪鱼是世界著名的大洋性鱼种,这类鱼富含发达的红色肌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颇高,在国际市场深受赞赏。

图片
金枪鱼的红色肉质

金枪鱼被誉为“海中鸡肉”,代表性食品有日本的生鱼片、美国的金枪鱼罐头。这样一种极富价值的鱼类,每年创造的产值高达400亿美元,各大渔业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捕捞-养殖两头抓,但未曾想到的是,金枪鱼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什么是金枪鱼?金枪鱼有哪些特别之处?

金枪鱼是鲭科鱼类中多种海水鱼的总称,术语称为“金枪鱼族”,共包括5属15种,不同物种间外形相似,但体型差距悬殊。

最小的金枪鱼是名为圆舵鲣的鲣鱼,最大只能长到0.5m左右,体重约1.8kg;体型最大的金枪鱼是风靡全球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最大体长可达4.6m,体重684kg,是海洋中最大的鱼类之一。

图片

在15种金枪鱼类中,有8种因经济价值高、资源丰富而成为人们的主要捕捞对象,这类鱼被称为“主要金枪鱼类”。根据FAO的分类建议,长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马苏金枪鱼、北方蓝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和鲣鱼都属于这种类型。

其中,发育快(3龄性成熟)、寿命短(8-12年)的鲣鱼是中国乃至世界产量最高的金枪鱼,占比常年在60%以上,排名第二的是黄鳍金枪鱼(24%),其次是大眼金枪鱼(10%)和长鳍金枪鱼(5%),最后是相对稀缺的蓝鳍金枪鱼。

图片

虽然种类不同,但金枪鱼族都保留了两个共同的特性,第一就是运动能力强。在大洋的中上层水域,金枪鱼是游泳速度最快的鱼类之一,其流线型的外观特征符合动力学设计,即首尾两端形似圆锥,其背鳍可嵌入凹槽内,体表光滑圆润,最大限度减少了阻力。

此外,金枪鱼还拥有发达的尾柄肌肉,可快速摆动镰刀形的尾鳍,瞬间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在尾鳍的助推下,金枪鱼的迁徙速度可达75km/h,短距离的冲刺速度据信可达160km/h,在剑鱼、旗鱼面前也不落下风。

第二个特点是能维持体温,打破了环境温度的限制。普通的鱼类是纯粹的变温动物,其生理活动受限于水温的高低,但金枪鱼在进化中却形成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保温机制。其身体外部遍布血管网,形成了高效的“热泵”系统,可吸收肌肉在高速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从而维持了核心体温。

图片

一般来说,金枪鱼通过血液的逆流热交换作用,体温始终比周围水域高出3~7℃。一些特殊的金枪鱼,如蓝鳍金枪鱼,核心的肌肉温度能稳定在29~31℃,比最外层的皮肤温度高出10℃。得益于出色的抗寒能力,蓝鳍金枪鱼经常搭乘墨西哥湾暖流沿大西洋一路北上,最终进入拉布拉多寒流的内部觅食,独享饕餮盛宴。
 

图片

中国一年能捕30万吨,是在给别国做嫁衣吗?

金枪鱼产业备受全球瞩目,但金枪鱼的捕捞并非易事。这种鱼虽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域,但游泳速度快,迁徙能力强,且白天在深水中活动,晚上才靠近海面捕食。因此,金枪鱼的捕捞不仅挑时间,也挑渔具和渔法。

图片

目前,金枪鱼的捕捞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形的围网对鱼群进行包围式捕捞,但一般只能捕到个体较小的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鲣鱼等鱼种。第二种方式是诱捕式垂钓,比如:延绳钓、竿钓、曳绳钓,可用于捕获大中型的金枪鱼。

图片

捕捞的方法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解决产量问题。据资料记载,我国台湾省最早在1950年捕捞黄鳍金枪鱼,大陆则是在1988年揭开序幕,八种金枪鱼均有捕获,但产量并未跻身第一梯队。

2011年以来,我国远洋渔船迅速发展,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的捕捞能力节节攀升,目前的产能在30万吨/年以上(不含台湾省),例如:2020年的产量为32.74万吨,2021年为32.23万吨,最高的一年是2019年,产量达到了42.38万吨。

图片

2017-2021年中国金枪鱼远洋渔业产量(不含台湾省),图源智研资讯但有不少网友指出,中国捕捞金枪鱼是在给其他国家做嫁衣!理由是在消费市场,国内一年仅销售上万吨金枪鱼,距离30万吨级的供应量还有数十倍的差距。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在2009年前,我国尚未建成属于自己的金枪鱼交易中心,不具备金枪鱼的储存、交易能力。国内的金枪鱼捕捞船一般在公海将渔货转交给运输船,再由后者对接国际港口,大部分都流向了国外的交易市场。

图片

其中,日本是最主要的消费国,年消费量高达45万吨,在全球名列榜首。而根据统计网站Statista的数据,在2012年~2021年,日本每年捕捞的金枪鱼只有14.2~20.9万吨,并且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每年的缺口高达20~30万吨。这部分缺少的金枪鱼高度依赖进口,中国渔船在其中就扮演着供应商的角色。

图片

2012-2021年,日本的金枪鱼产量(单位:千吨)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国产金枪鱼”的去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的金枪鱼消费市场正在崛起。

2020年,我国在上海建成中国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2023年,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揭牌。金枪鱼交易中心的落成为我国自捕的金枪鱼打开了销路,一批批金枪鱼陆续回归国内港口。未来,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将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将享受到低价、优质的金枪鱼。

为什么买不到活的金枪鱼?中国能养殖金枪鱼吗?

金枪鱼在国际市场炙手可热,但价格也高得离谱。此前,一条重278kg的蓝鳍金枪鱼曾被拍出2100万元的高价,堪称世界上最贵的鱼类。高价值的金枪鱼很有讲究,一般按照质量优劣分成三六九等,价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鲜活、冰鲜、冷冻、灌藏、干品、盐干。因此,新鲜度越好,金枪鱼的市场价值就越高。

但在国内,鲜活的金枪鱼极为罕见,大部分都是冰鲜鱼和冷冻鱼,这又是为什么呢?

图片

生活习性决定了这种鱼很难保证鲜活。这是因为,金枪鱼通过“撞击鳃通风”的呼吸方式实现快速游动,游动时下颌保持张开,让海水快速流经鳃部(每秒流速在65厘米以上),进而高效补氧。从呼吸模式上看,金枪鱼和鲨鱼相似,都需要通过不间断的游动来维持溶氧的供应,停止游泳就意味着缺氧、窒息。

当金枪鱼被捕获后,无法继续正常游泳,很快就会因缺氧而死亡,保鲜自然就成了一大难题。同样是受习性的影响,金枪鱼的人工养殖也相当困难,一来是需要足够大的养殖水体,以供金枪鱼自由活动,二是饲养周期长,饵料成本高,三是人工催产难度大,幼苗依赖海捕。

图片

可以说,金枪鱼的养殖项目是养鱼界的珠穆朗玛峰,全球经过20余年的实践探索(6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初见成效。目前,只有日本、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掌握了全人工养殖技术(含繁育模块),但要实现规模化产出仍有不小的距离。

图片

肯定有不少网友会问:中国能养殖金枪鱼吗?答案是可以的。2022年,我国科研团队利用575尾黄鳍金枪鱼的幼鱼,在海南省陵水外海开展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养殖试验,最终成功驯化了436尾,经过6个月的精心培育,幼鱼的成活率达到了75.83%,饲料系数为18.7。

这是中国第一次实现黄鳍金枪鱼的外海圈养,虽然鱼苗的来源是野生幼鱼,但最起码为我国的金枪鱼事业奠定了基础,也在技术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小头鲔、青干金枪鱼等小型金枪鱼的养殖上也取得了突破,开展了饵料的形状、大小、种类和适口性方面的研究,完成了饵料驯化,野生幼鱼在转运后的5天内全部进食。

总结

金枪鱼产业是一块“硬骨头”,全球有能力捕捞、养殖的国家屈指可数。据统计,金枪鱼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远洋渔获对象(第一是鱿鱼),国内市场日趋繁荣,其潜在价值不言而喻。

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未来的金枪鱼或许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常见佳肴,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