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海洋渔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海洋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推动了海洋渔业快速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合作的加强以及渔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的海洋渔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01、海洋渔业行业概况
海洋渔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生产事业,涵盖了捕捞、养殖、加工、物流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海洋渔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优质水产品。
02、海洋渔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海洋渔业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2024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发布为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03、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1.海洋渔业增加值
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回升向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中商产业研究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海洋渔业深度分析及产业发展风险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4618亿元,同比增长3.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将增至4820亿元。
2.海水产品产量
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中商产业研究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海洋渔业深度分析及产业发展风险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7116.17万吨,同比增长3.64%。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585.32万吨,同比增长3.6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全国海水产品产量将达到3665.29万吨左右。
3.远洋渔业产量
近年来,我国严格控制远洋渔业规模,坚持远洋渔船数量控制在3000艘以内、远洋渔业总产量控制在230万吨左右的目标。中商产业研究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海洋渔业深度分析及产业发展风险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远洋渔业产量232.23万吨,同比下降0.32%,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26%。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全国远洋渔业产量将达到236.20万吨。
4.海水养殖面积
从养殖面积来看,中商产业研究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海洋渔业深度分析及产业发展风险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624.60千公顷,同比增长7.28%。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214.87千公顷,同比增长6.7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海水养殖面积将达到2274.33千公顷。
5.海洋渔业重点企业
中国海洋渔业企业类型多样,包括捕捞企业、养殖企业、加工企业以及涉及渔业装备、渔业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涵盖了海洋渔业的各个环节,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海洋渔业相关企业总数达到3.98万家,重点企业包括獐子岛、国联水产、好当家、东方海洋、渤海水产、闽威实业、中水渔业、开创国际、百洋股份等。
04、海洋渔业重点企业
1.獐子岛
獐子岛成立于1992年,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水产养殖业、水产加工业、水产贸易业、冷链物流业等。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獐子岛已经成为以海洋水产业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形成了包含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冷链物流、渔业装备等多元业务在内的海洋产业布局。2023年,獐子岛实现营业总收入16.77亿元,同比下降16.98%;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增长118.17%。
分产品来看,2023年獐子岛主营业务中,水产贸易、水产加工、水产养殖分别实现营收7.23亿元、6.49亿元、2.34亿元,分别占总营收比重的43.08%、38.71%、13.94%。
2.国联水产
国联水产专注于水产食品领域精深发展,以水产食品研制为龙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全产业链和全渠道的跨国企业集团。国联水产现已形成白对虾、小龙虾、鱼类、牛蛙和相关预制菜品为主的餐饮食材及水产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水产食品企业。国联水产是中国首家对虾、罗非鱼双BAP四星认证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最大的水产上市企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对虾加工销售企业。
2023年,国联水产实现营业收入49.09亿元,同比下降4.02%;归母净利润亏损5.3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25.48万元。
分产品来看,2023年国联水产主营业务中,水产食品收入46.10亿元,同比下降4.51%,占营业收入的93.91%;饲料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30.82%,占营业收入的5.36%。
3.中水渔业
中水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开拓者,主要从事远洋捕捞、加工贸易、渔业服务、海洋生物科技等业务,资产规模位居我国远洋渔业企业前列。中水渔业捕捞作业区域遍布三大洋和南极海域等,产品包括软体鱼、硬体鱼、虾、蟹、贝类等及其制品,其中金枪鱼、鱿鱼、虾类及其制品是公司的主打明星产品。2023年,中水渔业实现营业收入40.42亿元,同比增长1.71%;归母净利润亏损1.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中水渔业主营渔业服务、零售及加工贸易、鱿鱼、金枪鱼、其它渔获物,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13.01亿元、8.82亿元、6.59亿元、5.50亿元、4.17亿元,占比为32.19%、21.81%、16.29%、13.61%、10.31%。
4.好当家
好当家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海水养殖、食品加工、远洋捕捞、医药保健四大产业,主要养殖产品包括海参、海带、紫菜、贝类等,加工业主要产品为速冻调理食品(肉制品、蔬菜制品、面制品、冷冻调理食品)、水产品(海参、鱼、虾、贝类等制品)、盐渍海参、即食鲜海参、淡干海参、海参原浆、刺参软胶囊、海参口服液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和医药品等。2023年,好当家实现营业收入15.64亿元,同比增长31.08%;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下降17.07%。
分产品来看,2023年国联水产主营业务中,养殖业、食品加工业、捕捞业分别实现营收7.43亿元、6.65亿元、1.19亿元,分别占比47.53%、42.52%、7.63%。
5.大湖股份
大湖股份目前主要业务分为两个板块:板块一是健康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包括淡水鱼类及相关水产品的养殖、加工和销售,白酒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保健品等产品的销售业务;板块二是以康复、护理为主的健康医疗服务业务。近年来,大湖股份继续推动健康产品和健康医疗服务两大板块的协同发展。2023年,大湖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93亿元,同比增长9.02%;归母净利润亏损0.08亿元,亏损同比减少88.59%。
分产品来看,2023年大湖股份主营业务中,水产品收入6.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55%;医疗服务收入3.4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93%;白酒收入1.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97%。
05、海洋渔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与推动
近年来,海洋渔业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2024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旨在推动海洋渔业向绿色、健康、高效方向发展,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支持海洋渔业的发展。例如,山东省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在海洋渔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2.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海洋渔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例如,智能水下机器人、遥感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渔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渔业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在政策的引导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捕捞业逐步向深远海、远洋渔业转型,同时海水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等也逐渐崭露头角,为海洋渔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国家高度重视海洋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加强海域使用管理、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等措施,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积极推动海水淡化、海上风电等产业的发展,为海洋渔业提供了更多的能源和资源支持。海洋渔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国家加大了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投入力度,加强了对近岸海域水质、海洋垃圾等的监测和治理。通过实施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等措施,有效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