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成为“抢手货”!行业资产负债率整体处于高位将影响产能恢复,未来猪价上涨幅度或超市场预期......

近日,生猪价格持续走高。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消息,6月5日多地猪价冲破19元/公斤关口,外三元均价突破18元/公斤。养殖端普遍看好后市行情,有机构预测2024年猪价的高点在7月份以后才会出现。

此外,仔猪也成了“抢手货”。

“多亏在今年4月初完成了生猪补栏,要不然养殖成本就太高了。”河南省南乐县韩张镇生猪养殖户马占如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时他补栏15斤左右的仔猪价格为450元/头,现在涨至720元/头,涨超50%。

马占如表示,已将生猪存栏量补充至300头,按照当前国内生猪出栏量及猪肉价格上涨的趋势来推算,今年年底的生猪价格会上涨不少,养殖利润较为可观。

“生猪出栏价短期内大幅上涨,加上玉米、豆粕、小麦价格不断走跌,现在有不少散养户开始积极补栏,但我还要等等。因为当前仔猪价格太高,补栏后如果生猪病害防控不好导致成活率低,那么即便后期生猪出栏价高也会亏损。另外,前两年养猪、养牛亏损较多,现在还不敢大胆去补栏。”河南泌阳县双庙乡生猪养殖户刘建业表示,他家的猪圈、牛棚依然空荡荡,正在考虑是否要补栏。

饲料价格下降,生猪养殖利润端持续改善

“目前,在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上破9元/斤后,市场对后期猪价的预期也越来越乐观,养殖环节的补栏积极性开始不断增强,仔猪价格获得了更强的上行动力,如全国多地15斤左右的仔猪价格突破了700元/头。”中财期货生猪研究员周鑫周鑫说,由于猪价涨幅较大,5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生猪养殖业终于摆脱了全行业亏损的困境,并转为全行业盈利。据了解,当前部分产区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已超过200元/头。

从上市猪企5月份的销售简报来看,商品猪销售均价均为环比持续上涨状态,行业正重回养殖盈亏平衡线。根据中国生猪预警网发布的数据,截至5月31日,今年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7.39元/公斤,5月份猪价累计上涨17.34%。在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同时,成本端价格则出现下降,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因此逐步改善。

温氏股份在5月中旬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近期成本快速下降,主要系疫病防控效果显著,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等因素所致。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持续下降,公司不断优化饲料配方,饲料生产成本已连续7个月下降。温氏股份预测,下半年猪价应好于上半年,但过往经验也表明,一旦猪价上涨,二次育肥参与者、社会资本等纷纷入场,可能会对下半年猪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6月6日,牧原股份披露投资者活动记录称,公司坚持稳健生产,不通过预测猪价调整生产、销售节奏,不会长期压栏。近期公司将适当提升能繁母猪数量,提高母猪舍利用效率。有信心实现年底13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2024年5月,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4.3元/公斤左右,比4月下降约0.5元/公斤。牧原股份称,成本下降来自生产成绩改善、饲料价格下降以及出栏量增加带来的期间费用摊销下降。5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去年月度成本最低水平,其中料价下降有较大贡献。随着公司未来生产成绩的逐步恢复、提升,生猪养殖成本仍将进一步下降。

牧原股份称,后续成本下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生产管理的不断优化、疫病防控及净化的持续推进,公司生猪养殖成绩有望继续提升;二是随着库存原材料轮转替换,饲料原材料成本下降带来的降本空间将在养殖成本逐步展现。“公司有信心实现今年年底13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围绕近期猪价上涨,牧原股份认为,价格波动一方面是前期生猪去产能效果的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可能是二次育肥、压栏等因素的短期扰动。但长期来看,今年二、三季度生猪市场价格将维持比较好的表现。

同时,牧原股份指出,近期公司将适当提升能繁母猪数量,提高母猪舍利用效率。商品猪出栏均重有一定提升,一方面是月度间存在一定正常波动,另一方面是近期对小体重猪加强管理。公司采用多批次连续生产的模式,考虑到猪群的整体流转规划,不会出现长期压栏情况,“公司不通过预测猪价调整生产、销售节奏。”

图片

未来猪价上涨幅度、企业盈利情况有望超过市场预期

生猪市场存在明显周期性,生猪供应波动是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自2021年以来,猪价持续下行。因价格长期低迷,生猪养殖行业全面亏损,并处于不断去产能阶段。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从历史复盘来看,每轮能繁去化幅度均在8%以上,8%—10%的去化足以支撑新的一轮涨价行情。在官方数据口径下,2018年四季度到2019年三季度,受非瘟疫情影响,能繁母猪快速去化,累计降幅超过35%;2021年三季度到2022年一季度末,能繁母猪累计降幅8.5%;2022年12月到2024年3月,能繁母猪累计降幅9.1%。

在猪价看涨情绪的驱动下,行业内二次育肥积极性有所提升,生猪再次进入累重阶段。广发证券在研报中分析认为,受益前期产能去化以及部分区域二次育肥积极性较高的影响,本周猪价延续上涨态势,在当前价格水平情况下,行业已重新回归盈利状态。2021年至2023年,猪价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行业资产负债率整体处于高位,预计产能恢复速度或较为缓慢。随着供给下降以及需求季节性的提升,广发证券认为,未来猪价上涨幅度、企业盈利情况均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光大证券分析认为,随着猪价的上行,2024年至2025年,企业将进入业绩修复和兑现阶段,成本端的改善将直接决定利润预期。猪企降本空间仍然可观,2024年初,多数企业将全年目标定在16元/公斤及以内。由于饲料成本的改善,今年一季度,猪企成本整体下降明显,经过动态调整后,多数猪企全年成本目标已降至15.5元/公斤以内。

光大证券认为,上游产能持续收缩,叠加养殖端压栏情绪催化,近期猪价已开启高斜率上涨。随着生产者行为影响的消化和产能缺口的兑现,周期上行趋势将更为明朗,未来周期将有可观的高度和景气持续时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