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育肥是否会拉低猪价?

近期,全国生猪和猪肉市场呈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相关机构的监测数据,5月1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达到20.76元/公斤,较一周前上涨了1.5%。同日,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5.38元/公斤,较上周上涨2.5%。在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博弈中,二次育肥的行为和天气变化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

价格上涨与市场情绪

首先,猪肉和生猪价格的上涨反映了市场情绪的变化。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的连续上涨,表明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仍然较为旺盛。然而,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终端消费需求显得疲软,屠宰企业的冷冻猪肉库存较高,这限制了猪价的进一步上涨空间。

在生猪市场,5月17日的生猪价格较一周前上涨了2.5%,一周均价也上涨了1.8%。这种上涨趋势主要受到二次育肥的影响。北方地区的养殖企业积极进行二次育肥,带动了标猪价格的抬升。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养殖端看涨预期提升,养殖户纷纷选择压栏增重,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润。

交易体重与开工率的变化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上周全国生猪平均交易体重为124.13公斤,环比小幅上涨0.09%。这种上涨主要是由于养殖户受猪价上涨影响,开始选择压栏,导致生猪出栏均重增加,加之部分地区二次育肥增加,导致平均交易体重出现小幅度回落。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上周国内生猪重点屠宰企业的开工率为29.90%,较上周微跌0.20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反映出屠宰企业在高库存和消费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采购难度增加。随着气温上升,终端需求进一步疲软,屠宰企业采购高价标猪的意愿降低,转而收购部分125—135公斤的猪源以缓解运营压力。

供应与需求的博弈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0850万头,环比减少5.9%,同比减少5.2%。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92万头,环比减少3.6%,同比减少7.3%。存栏量的减少对供应端形成一定压力,但由于母猪生产效率提升,整体生猪供应较去年有所好转。

在需求端,由于缺乏节日带动和天气炎热,猪肉的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制约了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然而,二次育肥户的补栏行为抢占了部分原本应进入屠宰端的标猪资源,导致标猪供应收紧,对行情形成了支撑。

未来市场展望

当前生猪现货价格的上涨刺激了二次育肥的积极性,北方市场由于二次育肥抢占标猪资源,供应收紧将对价格形成支撑,但在终端需求平淡的情况下,高价持续上涨的空间有限。南方市场可能受北方影响,价格止跌回涨。如果猪价持续上涨,下游拿货积极性可能提升,屠宰量有望小幅增加,对行情形成一定支撑。然而,终端需求缺乏实质性利好,肥标价差走弱,这可能会抑制二次育肥的积极性。预计生猪市场短期内将呈现震荡走势。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