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司赚50亿,有的亏15亿元!从企业年报解读2024年预制菜市场四大要点

近期,多家预制菜企业陆续发布2023年年报。过去一年,预制菜产业延续了快速发展,到2023年,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20%。多家企业取得突出表现,令人眼前一亮。

从年报中看出,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势中,有部分企业受负面舆论、突发事件等多因素影响,仍处于不利局面。

下一阶段,预制菜产业会有什么新动向?《预制菜宝典》整理了上市企业年报,结合过去一年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形势,总结出四项关键点,为研判2024年预制菜产业走势提供参考。(所有排序不分先后)

增长!安井食品营收超140亿元  多家上市企业业绩亮眼

经历几年快速发展,在2023年,预制菜产业仍然保持强劲势头。我国消费市场正经历快速变化,消费者更趋向便捷、美味、时尚的产品,电商等新兴渠道持续增长,冷链物流建设不断完善,为预制菜产业规模扩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图片

安井食品:实现营业收入140.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24%。

海欣食品: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5.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01万元,同比下滑96.41%。速冻菜肴制品销售同比增长84.47%,展现亮眼的发展趋势。

惠发食品: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9.97亿元,同比增长26.36%;实现归母净利润751.59万元,同比增长106.27%,成功扭亏为盈。

全聚德:2023年营业收入为14.32亿元,同比增长99.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3.95万元,同比增长121.67%,成功实现由亏转盈。

千味央厨:2023年营收为19.01亿元,同比增长27.69%;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31.43%。公司在企业端预制菜领域具备较强先发优势。

味知香:2023年,有“预制菜第一股”之称的味知香实现营业收入约7.99亿元,同比增长0.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5亿元,同比下滑5.42%。

锅圈:去年11月成功上市后交出首份成绩单,2023年实现营收60.94亿元,同比下降15.05%;毛利为13.51亿元,同比增长8.2%;毛利率为22.2%;经调整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增加23.8%。

煌上煌: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1亿元,同比下降1.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58.55万元,同比大增129.01%。

图片

2023年,创新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创收关键词,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如锅圈塑造露营、烧烤等消费新场景;全聚德大力丰富酱鸭产品,重新规划“酱”“烧”“烤”三大系列,取得良好成效。“创新”,俨然成为预制菜企业新的业绩增长关键点。

同时,2023年不少企业尤其着重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加大投资,如味知香新增商超专业团队,填补销售渠道空白板块;千味央厨在郑州、上海建设产品研发基地,研发专属产品和创意产品。通过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投入,预制菜企业得以建立更灵活的市场反馈机制,适应消费者越来越快速的需求变化,为其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做足准备。

困扰!龙大美食利润下滑2140.92%  传统农产品加工受多重影响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企业业绩出现下滑。据年报材料显示,多家亏损企业受到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影响。在过去一年,畜牧水产等养殖产业处于低迷时期,饲料、土地等生产成本显著上涨,同时,产品销售受到农产品进口、企业用工减少等干扰,销量下降。如何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并加快转型速度,是这部分企业的当务之急。

图片

春雪食品: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7.96亿元,同比增加12.07%;实现净利润-3468.62万元,同比下降143.77%,由盈转亏。

龙大美食:2023年营收净利同比双降。当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3.18亿元,同比下滑17.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5.38亿元,同比下滑2140.92%。

双汇发展: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93亿元,同比下降4.29%;实现归母净利润50.53亿元,同比下降10.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8亿元,同比下降55.22%。营收连降三年。

国联水产: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9.09亿元,同比减少4.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32亿元,同比扩大840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5.45亿元,同比扩大2335.43%。公司连续两年业绩预告“翻车”,修正后由盈转亏。

三全食品:2023年营收为70.56亿元,同比减少5.09%;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减少6.55%。这是2008年上市以来营收首降。

图片

2023年,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受到空前压力,以此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普遍业绩不利。以水产品为例,从2022年开始,中国成为水产品净进口国,传统的水产品出口近乎停顿。在国内市场,简单的肉食加工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逐步显露颓势。在此形势下,多数企业开始谋求向预制菜等精深加工转型。

2024年预制菜行业呈现四大特征

总体来看,预制菜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其中的增长主要来自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从传统的鲜活采购转变为购买半成品,加工技术快速进步,更多新产品呈现到消费者面前。以“新国标”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陆续公布,加快推动预制菜行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给消费者更高的心理保障。

预制菜的最大的卖点在哪里?进入2024年,随着经济格局快速调整,食品类行业迭代速度进一步加快,消费者对产品性价比和体验感的要求更多元、更细分。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竞争者加入预制菜赛道。

图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2024年是预制菜企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怎样超越众多同行,最终取得领先?以下四点需要重点关注。

一、情感营销与场景营销热度渐涨,深度激发年轻消费群体消费潜力。

年轻一代是推动消费增长的主力群体,更是预制菜等新兴产业的目标人群。激发年轻消费者的情感认同,激发消费潜力,是预制菜企业推动业绩增长的最有效途径。

2023年,著名的老字号全聚德表现亮眼,净利润同比大增121.67%。公司方面表示,以努力做“消费者心目中的老字号”为出发点,围绕“产品的好味道”与“浓浓人情味”持续打造高质产品与服务。

公司特别注重提升用餐体验。装修风格不仅保留传统元素,也融入现代简洁的设计语言,使得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结合更加和谐。公司还通过门店举办传统节日活动和美食节,进一步深化品牌的文化内涵,增强与顾客的情感联系。

全聚德启动年轻化战略,利用数字化科技、创新文化产品来加强与年轻消费者的互动。公司投资多种线上服务平台的升级,以提供更快捷、更个性化的服务。还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创新,如推出与流行文化、时尚元素结合的限量版餐品,以及与热门影视、音乐节等合作的主题餐厅,这让品牌更加年轻化。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愈发倾向一站式购物解决方案,以打造场景消费而著称的锅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此项需求。通过不断洞察消费者需求、并持续增强自身研发能力,锅圈不断扩展露营、烧烤等产品应用场景,让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适应新型饮食习惯,注重研发便利食品,推广中高端特色产品。

随着我国城镇化持续推进,流通、消费冷链建设加强,消费者饮食习惯已发生改变,人们逐步习惯了餐饮的高连锁化率、消费场景的多样化和细分化。近几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持续稳定增长,消费者对品牌知名度高、品质好、方便性强的速冻食品需求显著增强。

安井方面表示,公司按照速冻调制食品、速冻面米制品和速冻菜肴制品“三路并进”的经营策略和“BC 兼顾、全渠发力”的渠道策略,全面提升全渠道大单品竞争力,大力推广以锁鲜装为代表的中高端产品,不断提高速冻食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盈利能力。

2023年,煌上煌研发投入超过5000万元,旗下品牌“独椒戏”完成了猪蹄、卤烤、串串、风味小吃等4大系列产品的研发销售,极大丰富了年消费群体的可选性,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海欣食品也重点提出消费者对多元化美食的需求,公司加大了对特色水产预制菜的生产力度,如黄鱼、带鱼、鲳鱼和青鱼等,新增一大批SKU,大大丰富了产品阵容,并显著提升了品牌的市场认知度。

图片

三、线下加强供应链及实体门店布局,线上借力新媒体流量“出击”。

供应链建设对预制菜发展有重要意义,将来市场的竞争,不仅限于产品,更延伸到企业的供应链建设,对企业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多家企业加强实体门店投资建设,意图以更广泛的网络实现市场覆盖。

2023年,惠发食品利用自主研发的千余款预制菜产品,大力突破销售渠道,加强对学校、企事业单位、军供等单位食材供应链服务的市场开拓力度。公司创新升级“中央厨房+智慧餐饮”模式,其中经销商模式实现营收12.89亿元,同比增长24.44%;终端直销模式营收同比增幅达47.67%;供应链业务模式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增长27.08%。

煌上煌则提出,加快实施“千城万店”等战略发展目标,公司计划2024年新开门店2000家,从门店拓展、销售额和经营利益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2023年,煌上煌新媒体传播取得良好效果。公司打造一系列热点话题,新媒体增粉20万以上,互动达100万次以上,抖音播放量397.36万,话题曝光 1.5 亿,微博曝光量1.27亿,阅读覆盖人次3493.98万。

煌上煌子品牌“独椒戏”以抖音团购作为核心宣发基点,通过达人探店、品牌自主直播、头部带货达人直播等发出短视频2000余条,短视频传播触达曝光量1.6亿,引流到店消费50万人次。品牌曝光量提升进一步带动收入转化,2023年公司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线上交易额(GMV)4.71亿元,线上占比达到20.76%。

图片

四、传统加工模式难持续,转型预制菜成效显著。

2023年,传统农产品加工模式纷纷遇到困难。以“鸡肉概念股”春雪食品为例,在2023年,鸡肉综合售价同比下降,尤其4季度,鸡肉生鲜品和外销毛鸡价格同比、环比下降幅度较大,宰杀端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拖累公司整体业绩。

类似的还有龙大美食,传统业务板块受毛猪销售价格及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叠加疫病影响,导致公司传统板块业务出现较大亏损。双汇发展也表示,2023年市场猪多肉多,竞争激烈,肉制品行业总体消费不振。

对于传统农产品加工来说,预制菜无疑是转变经营格局,提升企业营收最可行的途径之一。双汇发展就表示,开始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计划将业务向上游生猪养殖行业、下游预制菜行业延伸。龙大美食年报也重点提出了食品业务的亮点,2023年食品板块实现收入22.23亿元,同比增长34.6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由10.25%提升至16.69%,其中,预制食品业务实现收入19.84亿元,同比增长50.94%。公司表示,预制菜行业规范度快速提高,为企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