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海洋牧场的体系构建及其管理运营模式探索

一、前言

海洋牧场建设作为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迅速发展。截至2023年3月,我国已批复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9个,海洋牧场产业已初具规模,且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综合体,海洋牧场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海洋牧场建设主导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且涵盖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物理等多学科。由于我国海洋牧场建设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建设过程中一些弊端未能得到及时解决。本文从区块链技术角度出发,对海洋牧场体系构建及其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以期为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此类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为海洋牧场建设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区块链技术与海洋牧场

(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特点

区块链技术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技术之一,由于其去中心化、可追溯性、不可篡改等特性及其颠覆性的思维模式和应用前景受到各国和各行业的大力关注,同时也为互联网+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模型。区块链本身是一种链式数据结构,每个节点的数据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区块链技术是以加密的方式来保证这种链式数据结构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实现一种安全可靠的分布式公开账本的技术。相比于国外,我国更加关注区块链的构架应用,在区块链技术的政策指引、构架应用以及技术规范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相比于海洋领域,区块链更早应用于金融、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其与海洋领域的结合可追溯到201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将区块链技术引入金枪鱼行业,有效地杜绝了金枪鱼非法和无管制捕捞行为。此后,区块链技术应用在航运物流、智慧海洋、渔业交易等方面逐步取得良好进展。

(二)现阶段海洋牧场建设特点

1947年我国生物学家朱树屏在全国水产协会上首次提出“水即是鱼类的牧场”的观点,拉开了海洋牧场思想理念构建的帷幕。此后不断有学者提出、完善并更新“海洋农牧化”概念,具体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以投放人工鱼礁为主。整体上看,现阶段海洋牧场建设与早期大为不同,不单是通过投放人工鱼礁进行渔业资源增殖,而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养护。随着海洋牧场建设理论的不断完善,建设技术创新的不断增强,以生态化和信息化为驱动力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也存在区域性海洋牧场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数据采集分析不及时、缺乏完善的规划建设标准、对海洋牧场的建设成效缺乏量化评估以及产业融合发展受限等问题。如何科学地推进海洋牧场建设,解决当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探索新的建设模式体系势在必行。

(三)“区块链+海洋牧场”模式体系构建探索

1. “区块链+海洋牧场”的基本内涵

基于“区块链+”和“海洋牧场”两个概念的内涵,对“区块链+海洋牧场”的基本内涵描述如下:“区块链+海洋牧场”是指在大数据背景下,为解决海洋牧场在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引入区块链技术在海洋牧场建设、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做出相应调整、形成相应的机制和组织体系,以全面提升海洋牧场的管理运维效率,降低管理运维风险,最终保障海洋牧场高效益产出、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管理模式。

2. “区块链+海洋牧场”的体系构建

在海洋牧场规划建设前期,由政府牵头在规划海域进行融资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主要通过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及规划引导,明确划分不同类型牧场区域并提出预期建设目标来吸引多个企业进行投资。政府作为该海域牧场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以及提供资金支持来降低投资企业研发成本、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等政策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另外,各企业投资之前政府通过招标进行筛选,将不同类型的区域授权委托给有能力且合适的企业进行建设,并且制定投资企业需在短期(3-5年)或长期(10-20年)后达到的目标,比如:利润收入水平、生态建设程度、物种丰富度等。届时评估未合格者将失去其海域的承包资格。如图1所示,区块链技术在此过程中主要体现在:

图片

(1)政府与企业之间。海洋牧场在运营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都将直接保存在区块链数据共享平台,政府和各企业通过密钥管理和身份验证等机制,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的参与方访问和使用。这些机制可以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篡改,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另外,通过构建区块链数据应用层,利用区块链的真实性和实时共享性,政府可及时并准确地了解到不同企业、不同海域的各种数据,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或者措施进行引领,及时协调资源进行分配,实现全面监督和有力保障。

(2)企业与企业之间。区块链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三种形态。公有链不利于敏感数据的保护,私有链虽隐私性好、安全性高,但权限可能会被少数节点控制,使数据失去共享。因此本模式选择开放性与安全性介于二者之间的联盟链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不仅能减少海洋牧场在建设过程中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区块链风险共担的特性,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相互监督、协同发展,减少有些企业因自身科技水平不足导致不能及时获取信息来规避风险等情况,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三、管理运营模式系统设计

(一)现阶段海洋牧场管理运营模式分析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海洋牧场在运营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与不足。

1. 优势

(1)政策优势。自2017年起,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强调建设和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以生态化和信息化为驱动力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对全国海洋牧场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以及指导性意义。在海洋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各种渔业补贴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渔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式,其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也借助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资源优势。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渔业资源和沿海旅游资源丰富,在海洋牧场运营管理过程中以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发展依托,同时借助旅游资源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在发展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时,借助海南岛打造“自由贸易区”和“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将海洋牧场的运营方向及重点与海洋旅游业融合发展,不仅能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更利于提升地区海洋牧场品牌知名度,进而带动周边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2. 不足

(1)经营管理分散,综合实力薄弱。海洋牧场建成后经营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建设成败。现阶段“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管理部门之间职责重叠或缺失,缺乏健全的部门管理规章制度,缺少专业性的管理人才及团队,缺乏陆海联动管理,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2)信息处理偏差,科技有待加强。在海洋牧场管理运营过程中,及时的信息获取和处理分析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尽管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海洋牧场相关技术均有所提升,但仍有一些技术有待突破,技术要素之间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运营管理过程中牧场资源信息获取不及时和有所偏差,都将直接影响海洋牧场后期的资金投入、风险规避和运营发展计划。

(3)运营模式雷同,缺乏创新思路。一些海洋牧场在运营模式及发展方向上直接照抄照搬其他地区,不考虑自身优势及限制性条件,盲目开发跟风,这不仅无法促进发展,更可能会成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模式上的千篇一律将导致牧场的综合开发利用率无法达到最优;思路上的闭塞将影响产业融合模式的创新及产业链的延长,从而影响牧场的经济效益。

(4)顶层设计不足,造成资源浪费。目前,海洋牧场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和运营机制,这与顶层设计的不足有直接联系。完善且科学的顶层设计不仅有利于海洋牧场在建设过程中吸引资金投入,不受建设经费制约,也有利于在建设后期充分利用资源,稳步推进发展。

(二)“区块链+海洋牧场”管理运营模式探索

在上述“区块链+海洋牧场”模式体系下,综合现阶段海洋牧场管理运营过程中的优势,将区块链链条延伸到海洋牧场管理运营当中去,构建资源调配联盟链、企业海产品经营联盟链、政企协同创新联盟链等,以解决当前海洋牧场在运营管理方面的不足(如图1所示)。

构建资源调配联盟链方面。首先,为解决海洋牧场在建设初期由于顶层设计不足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政府要发挥资源调配的主要职能。根据企业提供的海产品种类培育、销售方向、以及经营特长等信息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海域整体的综合开发利用率。企业之间也可以根据联盟中海产品的经营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其次,面对海洋牧场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政府作为核心主导,设立企业管理部门,根据区块信息合理规划调整各部门职能,做到权责明晰、公开透明。在各企业的共享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的前提下,政府要落实引导、宣传、监管工作。

构建企业海产品经营联盟链方面。为解决企业之间获取信息不对称以及无序竞争等问题,通过构建经营联盟链,以稳定企业海产品的供货以及销售渠道。在海产品经营方面,企业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建立信息平台、加强协同决策、优化物流运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等实现联盟链的整合和优化。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来保障联盟链的稳定运行。例如在海产品销售环节,产品质检设备会将检测数据直接上传至区块链储存,发现质检不合格的产品会立即报警通知参与企业及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海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也大大提升了政府对于企业的监管效率,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产品纠纷。在保障海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强品牌的竞争力,有效延长各企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推动海洋牧场的深入融合发展。

政企协同创新联盟链方面。针对当前海洋牧场创新动力不足、产权意识薄弱等问题,协同创新联盟链利用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技术特征,推动企业之间信息互通、共享,促进企业积极探索开发最适宜自身的运营模式和产业融合方式。在此过程中政府一方面通过制定专门的创新政策及创新基金用于鼓励企业自行改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产品“走出去”,积极参与水产品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正视自身不足,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区块链+海洋牧场”体系构建与管理运营模式探索是以政府为核心主导,多个企业分区域投资,促进整体海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率达到最优。在科技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海洋牧场建设与“互联网+”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区块链技术作为“互联网+”模式发展的全新模型,为海洋牧场的创新性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式与途径,其主要竞争优势有两方面。一是这种模式有利于解决海洋牧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企业之间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信息获取不及时带来的效益损失以及创新动能不足、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生态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二是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能更大程度地促进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海洋牧场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我国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为保障硬件设施建设,需要多学科、相关科研单位以及政府和企业进行多方面联合,实现区块链技术与海洋牧场体系构建以及管理运营模式更深度的融合,为创新海洋牧场发展方式提供参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