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长华:2023海南地方猪产业调研报告

2023年7月-2024年1月,新当选的海南省畜牧业协会、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两会”会长王大林、董续加;秘书长王兰、万长华团队领导联合海南省地方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建教授、王峰、闻晓波、晁哲、孙瑞萍、吕仁龙、刘胜敏等博士、研究员团队与海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汪志恒、廖波团队对海南地方猪养殖场进行了一次面对面沟通交流。

图片
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团队到罗牛山指导黑猪品种选育

海南地方猪作为海南省的地方特色品种和2大名猪之一入选了我国的《优良家畜品种》和我国的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海南地方猪的养殖历史悠久,具有多种优良特性。海南地方猪的品种资源具有较高的保种与医学应用价值,但因广泛杂交配种,纯种的海南地方猪越来越少,濒临灭绝。

经过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地方猪产业技术体系及国家级五指山猪保种场、临高猪省级保种场、本地黑猪龙头企业罗牛山、海南农垦草畜猪业、海南龙健国家级屯昌猪保种场、琼中大地农业发展省级五指山猪保种场及其他地方黑猪企业遗传育种、品种改良持续不断的长期发展努力,海南地方猪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摆脱困境,走上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闻名遐迩的美食与实验动物利用的良性循环道路。 

图片
海南省地方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建老师团队与指导海南省地方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海南省科技厅、农科院、农业农村厅领导、农大教授及优秀农牧企业家合影

一、现状分析

1、 海南地方猪的地理位置

海南地方猪主要生长在四面环海的海南岛各县市区域,四面环海,属于自古华山一条路唯一从广东雷州半岛进入。海南地方猪主要饲养区域和繁育基地在琼中、白沙、五指山、屯昌、临高、东方、定安、文昌。东方、琼中、临高与屯昌的黑猪烤乳猪的品质口碑颇高。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22.5-25.6℃,年日照时数1780-26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这也为全岛的农作物种植制种保种、动物纯繁、遗传育种、品种改良提供了良好条件,一年四季气候环境条件最适合生猪生长与优质种猪培育。

2 、海南地方猪产地简介

海南地方猪主要是以海南黑猪为母本,岛外优良公猪为父本通过二元杂交生产的地方黑毛猪统称。因其抗病能力强,耐热抗逆性好、生长发育周期短,猪肉品质好,耐粗饲等优点,入选了我国《优良家畜品种》,成为中国名猪之一。其原产地是海南岛五指山、东方、屯昌、定安、临高、文昌等地。后来人们为了优化品种,引用外来种猪血缘等猪种进行杂交选育,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仔猪成活率,培育成现在的五指山、海南猪(屯昌猪、临高猪、定安猪、文昌猪)东方埻头猪。

现在海南地方猪主要产地在五指山、琼中、白沙、东方、临高、屯昌、定安、文昌、琼海、陵水等地,肉品质优良鲜美口味好。成年海南地方猪之五指山猪、东方埻头猪、临高猪公猪、母猪平均体重在50-100公斤左右,屯昌猪、定安猪、文昌猪成年公猪、母猪平均体重分别达到150-120公斤左右。母猪的哺育率可达95%以上,产仔的成活率达到11头左右。

图片
海南省畜牧业协会、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海南省地方猪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李新建教授团队调研琼中五指山猪养殖基地

3、海南地方猪6个主要品种描述

①、墩头猪

是海南省东方市的本地猪种,是由两广小耳花猪长期驯化持续培育而成,因原产地在东方市埻头区域而得名。墩头猪已成为东方市最具地方特色的种群,同时也已成为东方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农业知名品牌之一。

东方市本地猪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加上饲养管理环境较差,使得东方市本地猪种体型矮小,头长而嘴尖,毛长而细密,耳小而竖直,生长慢,四肢发达能走善跑,野性大,活动力强,善于觅食,具有耐粗饲、耐热、耐饥饿等热带干旱地区的特性。为改善本地劣种猪,从1958年起,先后从岛内外引入各种良种猪苗,如岛内的文昌猪、屯昌猪、临高猪,岛外的陆川猪、高州猪、大花白猪、国外的汉普夏、约克猪等,通过多年杂交改良,最终形成了本地猪种墩头猪。

②屯昌猪

“屯昌猪”一般以全身黑毛存在,又叫屯昌黑猪。以皮薄、肉嫩、味香而闻名海南岛。屯昌黑猪是海南省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因产于屯昌得名。它外表以白肚皮、三角形印堂、黑脊背为主要特征。其特点是品种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早熟耐粗饲,一般饲养8个月至一年才出栏。其猪肉由脂肪洁白、水分少、瘦肉胶质高、肉质细味道可口、味道鲜美的特点,广受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屯昌黑猪具备抗病力强、耐粗饲、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等特点,在饲养过程中,以玉米、稻谷、木薯、花生饼、米糠等农副产品组成的农家饲料为主,不添加任何瘦肉精、增长剂等激素,以实现真正的绿色繁育和生态养殖。屯昌猪现有国家级保种场。

③定安猪

定安猪是海南省老牌地方优良品种,是引进岛外汉普夏公猪与定安本地母猪杂交培育出来的,因毛色是纯黑毛,又称定安黑猪。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早熟、耐粗饲、肉质好等优点,主要产于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龙门、龙潭等地。并已扩大到全省各区域。

特点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生长快、肉质鲜美的特点,且由于全身皮毛呈黑色而被人们称之“定安黑猪”,自问世以来,深受饲养者和消费者的喜欢。它的外貌特征包括头部适中,全身被毛黑色,耳朵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面部微凹,额头较宽,背部肩部结合良好。身体结构匀称,四肢健壮,腿臀较丰满,体质结实。

定安猪因为全身皮毛呈黑色而得名。自从推出市场以来,定安黑猪不仅在当地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而且也因其实惠的价格和不凡的质量而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广受好评。

图片
白沙县第二届五指山猪竞种比赛合影

④临高猪

临高猪是海南地方猪原生猪种之一,因产地于海南北部的临高县而得名。由于临高猪口味皮脆、肉细、骨酥、味香、品质佳而闻名,以烧烤乳猪最佳,人们习惯称为“临高乳猪”。

临高乳猪又是海南著名特产,具有皮薄、骨细、瘦肉多、脂肪少等特点。临高乳猪用炭火烧烤后皮脆、肉香、骨酥,香气四溢,风味独特。临高乳猪做法有很多种,主要有蒸乳猪、烤乳猪、焖乳猪。蒸乳猪,用10千克左右重的猪仔,破脊压平,让猪皮贴紧桌面,用利刀在肉上“划花”,不能划太深,约 1 厘米,这样做是为了让调料渗进肉里。调料制作是蒸乳猪主要的一道工序,先按比例配备好盐、白糖、姜蒜茸、红南乳和五香料,用适量红酒搅拌成糊状,擦拭乳猪里里外外。腌制十分钟,用清水洗净猪皮,将猪平放于蒸笼进行隔水蒸煮,一般 40~60 分钟即可,这样蒸出来的乳猪滑嫩爽口,味道清香。临高猪现建有省级保种猪。

⑤文昌猪

文昌猪属于华南型猪。产于海南省,中心产区是文昌市、屯昌县、琼海市、临高县。

文昌猪体型中等偏小,头小,嘴简短,额宽、有倒八字皱纹,耳小直立,体躯较丰满,背宽微凹,腹大下垂(但很少拖地),后躯稍倾斜,飞节处有皱褶,全身被毛白多黑少,从头起沿背线直到尾根,有一条黑皮黑毛的宽带,俗称“黑背条”。下颌、颈下、胸腹部及四肢均为白色,黑白之间有宽3~5cm的“晕带”。额正中有白色三角星。乳头多为7对。文昌猪在体重13~73kg阶段,平均日增重295g,屠宰率69%,胴体瘦肉率38.52%,脂肪率42.31%。性成熟早,繁殖力中等。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8头左右,三胎及以上平均窝产仔数12头左右。组合最优,杂种后代生长较快,以文昌猪为母本,长白、中约克、苏联大白猪为父本进行二元杂交,其中以苏联大白猪×文昌猪组合最优,杂种后代生长较快,比纯种文昌猪日增重提高47%。

由于文昌猪群体饲养区域很少,零星散养多没有形成规模化饲养,现在文昌猪濒临灭绝正在保种抢救之中。

⑥五指山猪

又称老鼠猪,主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是中国著名的小型猪种之一。五指山猪体形小,体质细致紧凑。头小而长,耳小而直立,嘴尖,嘴筒直或微弯。胸部较窄,腰背平直,腹部不下垂,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短,被毛大部分为黑色或棕色,额头部位有白三角或流星,腹部与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性情稍趋温驯,反应灵敏,善于奔跑。五指山猪生长速度极为缓慢, 6月龄母猪日增重仅为69.2克, 8月龄公猪为14.6公斤,母猪为14.6公斤。第二胎母猪体重为21.25公斤,成年母猪30—35公斤。五指山猪是特定生态条件下的古老原始猪种,定点研究表明,无论纯繁或杂交利用均具有体小遗传性稳定的特点,是最理想的烤乳猪与医学实验品种,现建有国家级与省级保种场。

图片
海南省农科院地方猪产业体系领导团队在东方市屠宰测定埻头猪样本数据

二、海南地方猪产业面对的问题

1、 地方猪斗不过白猪

海南地方猪经过保种和繁育及育肥上市销售,保持了一定数量与出栏量,但在市面上白猪仍占主体。经过调查,全省多数居民更喜欢本地普通黑毛猪肉,因为海南地方黑猪的成本与价格高于普通猪肉,而普通的猪肉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并且普通猪肉在地方黑猪肉缺乏时已经大量地抢占了市场,因此地方黑猪肉的认可度与普及度不高。对于猪贩者来说,地方黑猪肉的利润不如普通白猪肉,进货量也较少。

岛内有些市县长久的消费经济影响导致海南地方黑猪被遗忘,同时海南黑猪采用了传统饲料喂养,现在的市场竞争力完全竞争不过精饲料快速催肥的商品白猪。海南本地黑猪本来就是濒危品种,在催肥育猪的大环境下,与其他白猪三元杂交白猪种相比,繁殖周期长且增重速度慢,瘦肉率低;导致不少的养猪户和饲养场都放弃对海南黑猪的饲养,转向投入对其他三元杂交猪种。

经过对海南地方黑猪养殖户的走访调研,每头地方黑猪平均每天要吃掉大约3.5kg 麸皮、玉米面、草粉等组成的配(混)合饲料,每日花费大约八九元,出栏的时间需要9个月甚至1 年以上,饲养成本偏高,出栏时间长,回本周期也长。但是选用便宜一些的饲料饲养的白毛猪,从断奶喂养到出栏上市只需6个月,这也是很多养殖户选择白毛猪来进行饲喂的原因。据调研全岛地方黑猪饲养猪场的经营者所说,从100头地方黑毛公猪、母猪的引进(不含固定猪栏设备投资),到繁育产仔与商品猪上市,所投入的总成本已经达到了150 多万元,这是对饲养品牌地方黑猪的养殖户的一种挑战。

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团队、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生猪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黄瑞华教授团队、华中农业大学雷明刚教授团队、海南大学农业硕导万长华团队在调研指导海南地方猪产业技术

2、未来数年地方猪市场的趋势

笔者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地方猪行业呈现平缓增长,从以下几个角度可以佐证。

①、中国白猪肉现在总量严重饱和。从全国市场来看,预测白条猪占比95%,地方土猪占猪肉总比不超过5%。长期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产品质量品质的要求,地方黑猪将会缓慢渗入消费市场,这背后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动力。近5年,因为双疫情的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消费意愿仍然没有恢复到双疫情前水平。对于地方黑猪肉这类高端肉类,我们预测地方黑猪比白猪受到的影响更大。

②、从供给侧端来看,生猪养殖饲养到终端销售,产业链接长,资产投入大,白猪的长期紧密供应链,决定了地方黑猪无法短时间快速进攻白猪种产业。也就导致地方黑猪无法快速扩张规模。从地方黑猪头部企业壹号土猪、青莲食品、湘村黑猪等企业来看,这些企业的后端,距白猪企业差距太大。普通白条猪配种孕期为4 个月左右;商品猪从出生到上市不到6个月,而地方黑猪从配种怀孕到上市则需要一年左右周期,且生长速度太慢,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市场需求和供给端来看,地方黑猪短期无法补充白猪庞大的产能。因为,从供给端来看,地方黑猪无法大规模扩张。

③、商品猪肉需要覆盖人群多,消费量才能起来。地方黑猪目前无法快速提升消费需求,个体企业更没有资源和能力开拓大市场。因此个别企业通过品牌升级、营销升级等战术性尝试,必然是收效甚微。需求端打不开,供给端无法快速改变,需求无法快速打开,市场必然增长缓慢。

因此,基于以上3 点,基本可以判定地方黑猪市场的长期发展走势是缓慢增长。也因为地方黑猪总体市场是缓慢的,所以组成黑猪行业的企业个体,大概率也是缓慢的,企业无法从行业的增长中获利。当前地方黑猪行业也没有一家企业拥有超强的竞争力,快速挤占其他企业市场。而从产能、渠道区域、品牌影响力等各方面观察,地方黑猪行业还未出现这样的大规模集团企业。因此,可以预测目前地方黑猪市场处于缓慢增长状态。 

图片
海南省地方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建老师团队调研临高猪养殖情况

三、后疫情时代地方黑猪的行业瓶颈

海南省地方猪产业国家级与省级保种场还不够完善,没有全部覆盖保种场。

2019 年3 月海南省非洲猪瘟暴发,农村中小散户饲养环境条件较差,疾病防控生物安全无法执行落实,整体生产力管理水平薄弱,受双疫情影响,对整体的猪肉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市场对规模化养殖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的地方黑猪几乎都面临着高养殖风险,市场利润低,难以回本的困境。海南地方黑猪都急需育种保种,形成规范化的养殖标准,将自身的品牌打响等方面下功夫。

1、海南黑猪的产业发展思路

①、黑猪市场之机遇

近年来,全球各个地区地方黑猪产业发展形势较好,如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美国的极黑猪,黑猪肉需求量与日俱增,市场潜力巨大。中国黑猪具有独特的种质特性,如口味佳、耐粗性、免疫力和繁殖力强,具有自己的特色,加之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地方黑猪所需饲料种类丰富较多,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与科研院所为中国地方黑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着消费者对地方黑猪产品的安全卫生、品质等提出更高要求,高端品牌化消费将成为行业发展重要趋势。因此,黑猪养殖及屠宰加工企业应大力发展肉类精深加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积极拓展全国市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打造城市IP,形成品牌效应

当今时代,IP 经济已成为各大城市发掘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破圈”传播的“扬声器”,塑造城市品牌的“加速器”,将资源禀赋兑现成商业价值的“转换器”,城市已步入IP 营销新时代,城市IP 赋能城市经济已成共识。

城市打造IP,能创造超级吸引力,在多个平台上获得流量。城市IP 是关于城市特定价值提升的创意,能快速聚集人气,提高城市认知度,促进城市文化力、向心力的凝聚,通过超级IP 的眼球经济,助推城市扩大影响力,从而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助推城市产业链创新。

③、先近邻后远亲,合纵连横,走向全国

海南地方黑猪想要打开销路,就不能只在海南本岛消化,可以先寻找附近岛外城市进行销售,再对远方有产品需求的省外地区进行输出,达到强强联手的效果。此处以山东淄博与海南为例进行论述:

A、淄博烧烤成为现象级IP,今年突然大火特火,预计未来会持续发展成为与潍坊风筝节一样的特色,由网红变为长红,济南甚至因此开通了前往淄博的烧烤专列。淄博烧烤背后存在巨大的猪肉市场,未来海南地方黑猪产业拟可以与淄博烧烤店合作联姻,一来可以打开地方猪肉销路,二来可以降低烧烤店的成本,这样可以吸引顾客,可以同时促进双方的发展。

B、海南同样有很多中小型黑猪养殖企业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岛外消费市场占有率低,与岛外黑猪面对的尴尬处境不同,海南黑猪的大众认可度较高,平均每天要消费掉黑猪4000头左右,想要满足岛内的市场,年需求量在150 万头以上。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如同南水北调工程,将海南地方黑猪产品运输往岛外进行销售,定然可以打开更大销路。而且海南省拥有自贸区贸易港,只要海南地方黑猪立足海南,便可以与国内外黑猪农牧各个头部企业加强合作交流,进一步地为海南黑猪打开销路。

图片
海南省农科院岗位科学家晁哲、王峰研究员、海南省环保总站邢建平站长、海大硕导万长华在指导定安猪屠宰测定工作

四、调研小结

目前海南地方猪的种源保护、遗传育种、品种改良、数字化智能化生物育种、饲料营养研究、饲养管理标准、生物安全、地方猪特色品牌、保种工作已提上了重大日程,但海南地方黑猪的纯种繁殖技术仍处在比较薄弱状态。从生产经营到生猪出栏后进入市场的整个标准流程环节中,整条生产线仍面临若干薄弱的地方亟待发展。

面对上述情况,需要在品种保护、系统构建、纯种繁殖、资金投入、技术的开发利用、疾病防控与远程诊断、成果转化、商业运营、地方猪产业技术培训、地方特色品牌推广、核心竞争力提升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采取措施,落实相关政策与产业经济形势分析,服务地方猪产业与乡村振兴,以便有效地保存和发展海南地方黑猪种质资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