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后立!2024年生猪产业能否触底反弹?

生猪养殖板块是A股农业板块权重最大的子行业,其发展趋势一直是消费者、产业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极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和技术进步,生猪养殖产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将总结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行业走势进行深入分析和展望。

行业回顾

01、价格周期性波动

从经济学规律上来说,猪的供需关系决定了猪价,我国猪肉出口量很小(每年20万吨左右)而猪肉自给率很高(90%左右),故而猪价的走势主要由国内的猪肉消费需求和猪肉供给决定。另外,国家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对供需关系起到了一定的平滑左右,但对猪价的影响不大。

图片
图1:中国猪肉进出口量及消费量

相较于猪肉的供给,我国猪肉消费需求相对稳定,长远来看,生猪市场基本见顶,增长空间有限,短期受猪瘟和政策等影响,会出现一定波动。

图片
图2:中国猪肉消费量(万吨)

猪价的周期主要是由于供给的波动造成的。

长周期,猪价趋势性上行。过去20年间,随着劳动力、土地使用、饲料等成本的名义价格持续上升,生猪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这种成本的推动作用导致了猪价在每个周期中的波峰和波谷均呈现上升趋势。

图片
图3:近20年猪肉价格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期周期性变化通常呈现为3-4年的规律性波动。这与以散户为主的养殖结构和生猪的生长周期密切相关。随着养殖结构的变化(如规模化养殖的增加),这种周期性规律也可能发生变化。

图片
图4:猪周期蛛网模型示意图

短期内,猪价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主要由供应和需求的季节性变化所驱动的。季节性因素虽然可以加速或延缓价格波动,但并不改变整体的周期趋势。

02、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

散户持续出清,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包括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成为主流;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且提升空间巨大,上市公司的综合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镇化进程所导致的从事生猪养殖的机会成本上升,为了使养殖收入至少与外出打工的潜在收入相当,家庭养殖户需要通过扩大养殖规模来增加收益。另外,中等规模养殖场面临着养殖成本高、抗周期能力弱、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条件的硬约束等问题,逐步被大规模养殖场替代。

图片
图5:中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占比(数据来源:中泰证券)

规模化带来的影响

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谋求上市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产业重组是必然选择。

养殖规模的扩大就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而且人工成本的提升还将推动养殖过程中机械化、智能化程度的迅速提升,推动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重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行数字化育种、精准饲料配方、自动化生产、数字化控制和管理、智能化装备、可视化追溯、电子化交易等现代化养殖升级。养殖的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越来越高,从传统上的穷人养猪变成有钱人才能养猪。

产业链向一体化发展

规模化养殖主体的占比提升,规模化主体的服务要求更高。疫苗企业、饲料企业需要从最初的单纯提供疫苗、饲料产品向帮助养殖场构建一整套疫病防控体系、完整的动物营养方案转变。

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使得养殖环节的企业实力在迅速提升,同时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更加白热化(头部企业出现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现象),将饲料、疫苗、种苗等这类养殖外部利润中心内化为养殖内部的成本中心,延伸产业链、降低养殖成本、构建交易闭环是公司扩大规模、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经之路。

图片
图6:养猪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同比增速(数据来源:Choice)

猪周期被拉长,价格波动加剧

规模化将使得猪周期拉长,并呈现不规律化。在传统的以散户为主的养殖结构中,因为散户进出市场容易,猪价3-4年周期的形成是由生猪的生长周期决定的。然而,规模化养殖场的投资成本高,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成本也高。因此,当猪价上升时,规模化养殖场的补栏速度会慢于散户,需要更长时间的建设和投资;而当猪价下跌时,由于高沉没成本和较强的融资能力,规模化养殖场不会那么快退出市场。这种由资金流决定的进出市场进程与生猪的生长规律无直接关系,导致生猪价格波动周期拉长且变得不规律。

另外,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产能去化后短期内对行业的供给冲击力极大,规模化企业的补栏速度很慢,使得供需的差额时间被拉长,而价格波动又与供需差额在时间上的积分成正比,因此加剧了价格波动。

2024年展望

01、从猪价趋势进行判断

对猪价进行复盘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仔猪价格(蓝色曲线)低于猪肉价格(绿色曲线)时候,意味着行业情绪极度悲观,行业基本触底。仔猪育肥6个月后将成为生猪出栏,因此,仔猪存栏规模是6个月后的生猪供应量的先行指标。综合这些信息判断,猪价目前仍处于下跌通道,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的“磨底”

图片
图7:近20年仔猪、毛猪、猪肉价格对比情况(元/公斤)(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02、从生猪供给进行判断

根据“短期供给=出栏规模×出栏体重,长期供给=能繁母猪存栏×MSY×出栏体重”的分析逻辑进行分析:

图片
图8: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万头)(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

能繁母猪存栏代表着产能,MSY(一头能繁母猪一年能够提供的出栏生猪数量)代表着生产效率,2022-2023年,我国生猪养殖效率明显提升。根据涌益咨询数据,2021-2022年中国MSY别为17.39头、18.16头,同比分别增长7.4%、4.4%,1H2023MSY上升至18.42头,较2022年上升1.4%。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2022年中国PSY20.6头,同比增长8.4%。

出栏体重方面,长周期出栏体重主要依赖于养殖效率的提升;中周期出栏体重主要受饲料成本的影响;而短周期出栏体重是供给的调节项,隐藏含义是生猪的库存规模。养殖户对于后续价格的预期驱动力库存积累及消化。出栏体重的持续攀升,则意味着产业对于猪价涨价预期在强化。

图片
图9:生猪出栏均重变化趋势(公斤)(数据来源:国金证券)

综上,生猪的存栏量、母猪的存栏量都处于高位,养殖效率(MSY)在提升,出栏体重截至2023年9月仍处于上升趋势,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供给目前都没有减少的趋势,产能去化还有很大的空间

03、从行业成本进行判断

生猪养殖是一个以成本控制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产品价格的底部由规模化养殖主体的现金流成本决定。当行业中的主要规模企业都无法覆盖其现金流成本时,行业将进入大规模的去产能阶段,这时价格底部即将出现。

有一个重要的参考点,当最高生产效率的企业也面临或接近亏损时,行业价格可能已接近拐点。牧原股份(自繁自养)作为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经营标杆,其成本结构可以作为辅助判断价格底部的一个重要参考。

图片
图10:牧原股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和生猪价格(亿元、元/公斤)(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Choice)

据新浪财经报道,2022年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平均成本为15.7元/kg。2023年1月至9月,公司生猪养殖平均成本为15.0元/kg,其中,一季度平均成本为15.7元/kg,二季度为15.0元/kg,三季度为14.5元/kg,呈逐步下降趋势。和讯网报道,牧原股份2023年1-11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4元/kg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为20%左右,成本在16元/kg以上的场线出栏量占比为15%左右,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离散度逐步缩小。公司逐步打通各项技术路径,未来将持续推动优秀成绩的复制、推广,消灭成本在16元/kg以上的场线,降低养殖成本离散度,实现整体成本的下降。

截至2023年11月底,生猪价格为15.63元/kg,正在牧原股份成本线附近,从图中数据也可以看出,牧原股份2023年第一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第三季度才转正,说明现在猪价现在已处于低位磨底状态。

另外,考虑到若临近年关,猪肉价格很可能会出现上涨,从而拉长去化周期,根据上述信息综合判断,2024年猪价大概率持续底部震荡,产能去化仍有较大空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