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细胞培养食品的发展现状

从全球范围人口的增长趋势来看,人口的增加仍是一个需要长期应对的世界问题。面对人口的增加,资源的短缺问题依旧严峻,纵使很多人似乎完全无法理解。

2023年7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日前联合发布的《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贯穿城乡连续体的城市化、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和健康膳食》报告指出,2022年全世界有6.91亿—7.83亿人面临饥饿,中位数高达7.35亿。按照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衡量,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约占全球人口的29.6%,与2019年相比全球新增1.22亿饥饿人口。

即便是能够不断循环的水资源,也面临着“喝不上”的风险。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水资源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约1/4的人口面临“极度缺水”危机。这份报告通过对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干旱风险及河流洪水风险进行评估,发现17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消耗的水量超过其可用水资源总量的80%,被界定为处于“极度缺水”状态,“曾经难以想象的水危机正在变得“司空见惯”。

而如果将资源再细化的话,那么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公开数据显示,在过去的50年里,肉类产量增加了三倍多,每年有800亿只动物被屠宰以获取肉类,全球人均每年消耗近43公斤的肉类,如果按照现有农业及人口发展态势来看,2050年及以后可用肉类蛋白将极度紧缺。因此,植物蛋白、昆虫蛋白、细胞培养肉等新型的产业迅速崛起,以应对迫在眉睫的蛋白缺口问题。其中,细胞培养这种技术也从偏居一隅的科研行业逐渐走向了大众。

1、细胞培养技术走入食品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功能和行为对于理解和探索生命的本质至关重要。在现代研究中,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中的重要领域,而细胞培养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细胞培养提供了生物技术研究所需的大量细胞资源,并为基因工程、蛋白质表达、基因组学和细胞治疗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平台。通过细胞培养,我们可以大规模培养特定类型的细胞,利用其产生目标蛋白质或进行基因编辑,为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早在1931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说过:“我们将不再为了吃鸡胸肉或鸡翅,而愚蠢地养一只鸡,我们可以在合适的介质下分别培养出这些部位。”这让他成了最早公开提出培养肉概念的人;1971 年,美国病理学家 Russel Ross 培养了豚鼠主动脉,首次成功地进行了肌纤维的体外培养;2001年,美国NASA 开始进行细胞培养肉实验,目的是让宇航员自给自足生产肉类而无需依赖太空运输;2013年荷兰教授Mark Post在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成功培育出细胞培养牛肉饼,并在8月于英国伦敦的电视台直播展示并试吃。随后,细胞培养肉企业就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涌现出来,并且一度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2019年底我国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也培养出中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

当然,新型食品的上市,必然有着更为严苛的监管。2023年6月21日,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发布7800.1指令,制订生产含细胞培养肉类和家禽食品监管要求。主要内容:

1. 企业生产的含细胞培养肉类和家禽食品受FDA和FSIS共同监督。FDA负责监督收获前生产阶段监管,FSIS负责同一生产企业中发生的任何收获后的相关生产及标签检查。生产检查人员将验证企业的食品安全体系,验证企业遵守卫生条件以及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规的相关要求及对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验证;检查频率为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2. 企业生产产品上市销售前的FDA咨询及提供相关记录要求;

3. 任何由细胞培养的肉类和家禽食品组成或包含该产品的食品的标签不适用于通用标签要求。细胞培养的肉类或家禽食品标签需要提交给FSIS的标签检查人员进行审查和批准,不得虚假或误导消费者,批准后才能用于生产;企业须遵守强制性的记录保存的要求;

4. 进口要求。FSIS确定对方国家具有与美国相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列为有资格向美国出口该产品的资格国家名单中才能出口美国。

2、功能原料培养由来已久

与动物细胞培养相比,植物的组织培养就要简单的多,并且已经在功能食品领域应用已久。比如2010年我国就批准将雪莲培养物列为新食品原料,其是以菊科植物天山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的愈伤组织作为继代种子,给予一定条件进行继代培养而获得的团块状颗粒,或该颗粒经干燥粉碎得到的粉末;2012年又将人参组织培养物批准为新食品原料,是以人参种源诱导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形成不定根,通过筛选获得工作种源,再经三级培养、清洗、干燥等步骤制得。

在欧盟,根据新食品法规(EU) 2015/2283第3条,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或藻类的细胞培养物或组织培养物组成、分离或生产的食品属于(vi)类,同样需要进行新食品原料的审批。23年7月,2023年7月24日,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欧盟营养、新型食品和食物过敏源(NDA)研究小组就苹果果实细胞培养生物质(apple fruit cell culture biomass)作为新型食品的安全性发表科学意见,尽管培养物与原生态的产品在成分上有显著差异,但考虑到生产条件及纳滤物质的安全性,从而确认苹果果实细胞培养生物质是安全的。

与天然产品生长周期长、资源占用高的属性相比,细胞培养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健康需求的刺激下,功能食品原料的供需失衡情况更加突出,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似乎也是食品行业不错的解决方案。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