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培育的关键问题探讨——以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为例
一、引言
构建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我国深远海养殖在技术装备上取得一定突破,但产业发展还存在鱼苗良种选育不足等问题,存在关键环节的断链、缺链和孤链现象,说明我国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还处于培育阶段,产业脆弱性明显。
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培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是践行大食物观,利用深远海优良的自然水体进行食物生产,特别是发展营养价值高的海水鱼类养殖活动,不仅可以缓解陆域近海生态环境压力,还可以增加食物供应渠道以及优质动物蛋白。二是通过推进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国产化组建、整合和强化,优先布局主链产业,重点攻克短板产业等举措,实现国内完整链条间畅通并建立长效衔接机制,提升产业风险可控性和损害修复能力,增强全产业链韧性,保障我国海洋渔业产业安全。三是在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培育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利益和人才的共享机制,有助于打通上下游环节交流壁垒,构建海洋水产品现代信息化流通体系,既可以提升产业整体效率,助力渔业转型升级,又可以提高各环节参与者利益和消费者福祉。
高市场价值是深远海养殖对鱼种选择的基本要求,三文鱼经济价值高,国内供需适配主要依赖于进口,随着国民对食物品质要求的提升,国内三文鱼消费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挪威是世界三文鱼生产和出口最大国,三文鱼是该国最大的海水养殖品种,产量与我国海水养殖鱼类总产量接近,挪威三文鱼养殖的成功模式为我国发展三文鱼养殖提供了大量实践经验。三文鱼属冷水鱼类,适宜生长的水环境温度10-18℃,我国曾多次试养三文鱼,但均因夏季水温过高而未成功。2015年起,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利用黄海冷水团资源,借助“深蓝1号”深水网箱开展三文鱼养殖实验和系统研究,并于2021年6月完成了第一个全养殖周期,成功实现了规模化收鱼,这为我国探索三文鱼大规模养殖提供了技术路线验证和生产模式经验。同时,借鉴我国以往海水养殖多品种推进、政策资金投入分散以及技术装备适用性差的经验教训,系统开展全产业链培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意义。因此,本文以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为案例,从全产业链视角切入,着重探究三文鱼养殖全产业链培育的现实逻辑和关键问题,试图探寻我国重点鱼类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而打造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链韧性,加快我国现代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国家食物营养产能提升。
二、文献综述
(一)深远海养殖
深远海养殖不同于传统海水养殖的最大特点在于养殖区域一般布局在水深大于20m并具有大洋性浪、流特征,远离大陆岸线3km以上且处于开放的海域,主要养殖品种为海洋鱼类。国外对于深远海养殖的研究和实践均早于我国,学术研究在全球/区域养殖潜力评估、养殖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包括气候变化的影响)、养殖鱼类病害防治、饲料供应与配方改进以及对食物营养的贡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成果,而在养殖实践中,挪威、智利、美国等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在产量和经济价值上均取得了较好的回报,为国内深远海养殖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国内水产品生产和消费以淡水水产品为主,研究和实践重点长期聚焦于陆域,虽海水养殖已经历五次产业发展大浪潮,但养殖区域都局限于近海,深远海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此外,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时间较短,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阶段,国内学者的关注重点集中在深远海养殖的产业特征、技术装备、养殖模式以及食物保障作用等方面,研究成果主要围绕深远海养殖作为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一种新业态,阐述其发展新特点、新要求、新模式和未来前景,更多的是开展探究性和可行性研究。同时,在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深远海养殖的绿色化、低碳化及产业韧性、安全性和经济收益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养殖实践上,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养殖技术装备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例如“深蓝1号”“振渔1号”“国信1号”“普网1号”等一批大型养殖装备的投入使用,但养殖技术整体水平和实践经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全产业链
全产业链是一种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之间联结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强调将产业链的源头和终端均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例如农业全产业链是指从农资供应与采购、农产品生产、农产品运输和储存、农产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等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资源要素整合为途径,为产品渠道供应、流通系统改造、产业安全保障以及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了发展新动能。与国外供应链研究不同,全产业链不仅强调产品供应链条的完整性,还涉及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国内学者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对农业、稀土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碳纤维等产业展开了相关研究,其中,农业全产业链研究成果最多。同时,学者对农业全产业链的整合、培育和治理也进行了探讨。
三文鱼符合深远海养殖对养殖品种经济价值高的要求,虽然我国三文鱼养殖已经在黄海冷水团试养成功,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零散发展现状凸显出我国三文鱼养殖全产业链培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三文鱼养殖全产业链包括种苗批量供应、海水养殖、收捕加工、冷链运输和商超零售等5个主体环节(图1),涵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并伴随良种选育、饲料供应、装备制造、运输体系等众多配套链条和辅助配套链条,同时,信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在链条主体间流动形成了信息链和价值链。以上链条主体交错联结,构成了三文鱼养殖的全产业链复杂系统,其培育过程受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双重影响,并与政策、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因素紧密关联,呈现出高度非线性、多回路、复杂的动态特征。
综上,现有研究成果对深远海养殖的理论和实践、全产业链的培育和延伸都展开了深层次思考和探索,为产业链条式发展和海洋牧场化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在以下两个方面仍存在进一步探究的空间。一是基于全产业链的视角关注深远海养殖的成果并不多,而两者的交叉研究将对加快我国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我国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并被赋予了理论研究与政策指导的双重科学价值。二是以具体养殖品种为案例,开展全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不多,对其全产业链培育的现实逻辑和关键问题等的分析并不完全清晰明了,这也阻碍了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和提质增效,无法形成强大的示范和引领效应。因此,本文以三文鱼养殖为例,立足于全产业链培育的关键问题,以期疏通养殖全产业链各环节堵点,锻造富有韧性、安全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模式,从而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三、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培育的关键问题
当前,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养殖全产业链培育面临众多难题和挑战。客观上,部分技术装备面临“卡脖子”风险,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无自主知识产权,以及产业体系不完整等事实;主观上,存在上下游产业衔接和锚点匹配不紧密、先进理念无法深入贯彻等问题,因此,解决处理好上述问题已成为我国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培育的关键问题。
(一)“卡脖子”技术难题
1. 水产种质资源
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丰富,是水产种业大国,但良种覆盖率和良种增产率低,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我国已开发保护的水产种质资源中,大部分是淡水水产品或是近海的贝类、甲壳类等,海洋鱼类涉及较少,适合深远海养殖的鱼类就更稀少,研发力量也相对薄弱,导致部分优质原良种严重依赖进口,例如三文鱼和大菱鲆等,而我国在2018年才实现三文鱼鱼苗繁育技术零的突破。引进的鱼苗经过几年饲养后性状自然退化,必须再引种,因此,没有掌握优质鱼种质资源,就会陷入“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非良性循环中,如遇不稳定性因素,产业发展将面临被“卡脖子”。同时,我国水产种质资源还面临优质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先进育苗技术的集成和运用不足、种质资源的保护立法和管理滞后等多方面的问题。
2. 技术装备
技术装备是开展深远海养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深远海养殖技术装备迅速发展,呈现“多点开花”局面,无论是深水网箱还是养殖工船的技术装备研发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在养殖技术上,网衣清洗技术、智能(精准)投饵技术、生长节点调控技术、水下成像识别技术等都无法满足我国深远海养殖现阶段需要,依然需要借助人工劳动和经验替代,而上述技术直接关系到网衣载荷压力与水体交换、饵料转化率和成本、鱼类生长速度和质量,进一步决定了养殖的成败、成本、效率和品质,是实现商业养殖的关键技术。在养殖装备上,虽然我国的装备制造水平国际领先,但在装备设计和配套装备上依然比较落后,表现为借用技术多,集成技术少,特别是配套装备的研发与运用,例如海域养殖环境参数(水温、溶解氧、盐度、pH值等)测控和分析装备、养殖鱼分类分流分拣装备、成鱼收捕装备等,这些配套装备的不成熟将增加养殖风险,严重限制产业整体发展进程。
3. 其他限制性难题
饲料是维系海水养殖鱼类生长的必需资源,其依赖于海洋野生鱼类捕捞后制成的鱼粉,然而我国鱼粉自给率低,再加上水产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张,饲料供需巨大错配缺口将限制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发展速度和可持续性,而饲料配方的转变趋势(增加植物性蛋白含量)对我国来说,存在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矛盾。病害是海水养殖的另一大难题,从近些年国外的养殖经验来看,病害已成为深远海养殖风险的常见形式,大规模病发可能导致养殖“颗粒无收”,而国内鱼药和疫苗的生产和实践经验较少,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研发力量。区域海洋基础数据对海水养殖至关重要,一方面体现在对养殖鱼类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养殖装备的影响,例如区域海域的浪高、水温、溶解氧和叶绿素浓度等历史数据,但我国的海洋基础数据监测和收集相对较晚,储量也较少。
(二)产业衔接锚点问题
全产业链是由多环节主体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环节间的衔接取决于产业相近性和互补性为基础的关联性,即衔接锚点,而产业衔接能否出现锚点以及是否联结紧密,直接关系全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三文鱼海水养殖全产业链的衔接锚点,既有其他产业的共性锚点,也有产业独特锚点。
1. 利益共享促进产业联结
产业衔接(合作)目的是利益获取,综合收益的获取与增长是保持产业衔接关系的关键,也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基础。衔接来自于双方要素优势互补后合作剩余的利益激励,即利益共享是稳固产业合作的基本锚点,但这种合作剩余的不合理分配有可能破坏产业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例如在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中,参与的国企、民企、政府和学者,其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以利益共享、协作共赢为理念,通过契约协定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制度设定来化解矛盾和激励生产。
2. 信息交流加强产业合作
市场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向导,由于产业属性、特征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差异,企业掌握的信息资源并不完全对等,因此,信息交流成为产业锚点衔接的必需。信息不局限于市场发展动态,还包括国际合作、风险投资、管理培训、未来愿景等多方位信息资源,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发掘产业合作机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企业互信等。
3. 技术互补推动产业发展
现代产业对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远海养殖产业技术门槛高,产业链不仅技术密集,而且技术之间关联度高,例如加工环节的锁鲜技术和运输环节的冷链保鲜技术,采用技术的知识和类型具有高度相似性,技术融合点较多。由于各企业技术优势不同,因此,技术互补成为推动产业衔接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方式之一。
4. 资金融通加快产业互融
资金融通是产业基于利益绑定后的风险共担原则开展的合作,是产业衔接的常见方式之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业务往来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信任基础,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时,易于形成产业间投资与合作,往往产生资金等要素的大量交易。在产业主体发展壮大后,倾向于纵向一体化兼并和延伸,一方面是为了培育更加稳定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延伸产业价值链,从而实现更多资金融通。
5. 陆海接力创新产业模式
由于三文鱼是降海型鱼类,需要陆地和海洋的双向接力才能完成最终成品鱼养殖过程,因此,陆海衔接便成为三文鱼养殖全产业链的独特锚点和新的产业模式。首先是陆域淡水系统完成鱼苗繁育,后需转移到深海进行成品鱼育肥,而这一衔接过程是陆域产业向海域产业推进的重要一步。然后,在深海养殖完成后,经收捕加工向陆域转送,推向消费者,而这一衔接过程是海域产业向陆域产业推进的关键一步。事实上,深远海鱼类养殖基本都需要经历陆域鱼苗繁育和海域成鱼育肥阶段。
(三)先进理念嵌入问题
传统海水养殖由于养殖规划落后,导致了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过大、生态经济效益低下以及产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为此,结合深远海养殖的自身特点,提出以先进理念为先导,嵌入式开展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
1. 绿色低碳化
绿色发展是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基本底色,在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并提出支持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同时,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深远海养殖业可以在低碳养殖、海洋碳汇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在深远海三文鱼养殖全产业链中,可以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为生产作业和生活保障供能,特别是养殖环节中对海洋风力、波浪和光伏的开发与利用,加快推进“风光渔互补”模式的探索速度。在投入品管理上,强化饵料和鱼药质和量的监管,在养殖密度上,充分考虑水体生态承载力和病害传播,降低养殖三维密度,提高养殖成活率。水产品的损失浪费实质上是对生产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养殖、收获和运输环节中,更新老旧设备,完善技术工程设计和运输体系,减少渔获的损伤、死亡和腐坏。产业设施的折旧速率可以通过提高新材料、环保循环材料、高效耐用材料使用率来降低。
2. 数字智能化
深远海养殖由于养殖周期长和远离陆地的原因,需要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大规模、全流程的数字技术运用成为发展趋势。随着信息通讯、设备制造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提供全方位实时数字和智能服务。物联网平台的建立是数字智能技术的集中展示,通过将培育、养殖和运输等环节的信息数据进行联网采集、处理和分发,实现三文鱼养殖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智能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水产品全程质量把控和信息追溯系统。水环境参数监测、水下成像系统、智能网衣清洗、自动投饵系统以及智能管控系统等智能化装备的运用,不仅改善了三文鱼安全可靠的养殖福利,而且在减少人工作业、降低养殖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大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健康发展,例如病害监测数据可以为预防救治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依据,同时,海上自然灾害的预报数据以及市场需求的价格数据等,可以为深远海养殖的风险预警、资源配置和产销决策给予重要判断支撑。
3. 管理扁平化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组织结构改革的新方向,通过减少管理层级,扩大管理幅度,压缩信息传递时间,达到快速准确的决策目的。在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中,扁平化管理不仅体现在整个链条上,还体现在链条各环节主体的内部整合上。在互联网技术保障下,对于三文鱼养殖全产业链来说,种苗批量供应(首端)和商超零售(终端)的信息传递不必经过中间环节的层层传导,因为层层传导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存在时间滞后性,二是存在传递过程中信息“失真”,扁平化管理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向量式传递渠道,能实现链条上下游信息的快速流动以及各环节衔接管理障碍的削弱。对于链条各环节主体(企业)来说,扁平化的管理下沉有助于整合内外部资源,迅速感知市场风险,及时谋划应对策略,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深远海养殖设施一般投放在远离陆岸的海域,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立即开展相关工作及时止损,而不是层层上报寻求解决办法。
4. 产业联盟化
深远海养殖是典型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培育完整的全产业链条依靠单一企业很难实现,因此,采用产业联盟的方式缔结各链条主体,实现全产业链构建的完整性和稳定。产业联盟通过合约的方式建立利益绑定关系,在制度设计上避免了因机会主义而造成恶性循环发展的内在缺陷,其内容形式主要有:一是战略合约,主要在宏观层面上达成养殖发展方向、管理模式、技术路径等问题的一致认可,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是生产合约,由于三文鱼养殖周期长,保鲜要求高以及消费价格等因素影响,生产供应体系面临风险,而订单式生产合约成为严格把控生产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方法。三是共享合约,包括信息、技术和人才等,通过信息互通、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等方式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合约主体建立信任机制,深化产业合作并实现协同增效。四是分配合约,产业间的利益和资源分配制度往往决定产业联盟的成败,而这往往取决于技术、资本和自然禀赋的绝对优势大小,但合作共赢理念应成为基本遵循原则。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随着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以及陆域和近海生态环境约束的趋紧,利用深远海资源开展食物生产已成必然趋势。然而,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刚刚起步,尚未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产能水平也有待提高。针对我国深远海养殖实际发展现状,本文从“卡脖子”技术难题、产业衔接锚点问题和先进理念嵌入问题等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深远海三文鱼养殖全产业链培育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我国深远海养殖在鱼种质资源、技术装备以及其他限制性难题依然存在发展短板,需要在利益共享、信息交流、技术互补、资金融通和陆海接力等方面加强全产业链锚点衔接,同时要在全产业链培育中加快绿色低碳化、数字智能化、管理扁平化和产业联盟化等先进理念的嵌入。
(二)展望
一条鱼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可以形成一条产业链,这是对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培育的核心解释。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的培育,要谨防市场主体的“一窝蜂”涌入,造成拥堵式恶性竞争损失,要遵循产业链培育的基本运行规律,循序渐进,逐渐增强风险抵抗能力。三文鱼养殖在国外拥有成熟的产业链体系,在国内已经实现养殖试点的成功,但未来养殖海域将不断扩展,如何确定具体海域的适养鱼类将是一项重要工作,要考虑海域自然环境、生产技术装备适用、离岸距离和靠岸设施、消费市场偏好等众多因素。深蓝渔业是海洋渔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深远海养殖是深蓝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培育的经验、技术和模式扩展到远洋渔业和极地捕捞业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鉴于本文篇幅限制,上述问题将在课题组后期研究中继续挖掘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