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包装米饭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研究(中)

01、无菌包装米饭的工艺控制要点与生产运营

在无菌包装米饭生产过程中,为维持无菌状态,特别在工艺要点与生产运营上需要扎硬功。

1、工艺控制要点

(1)原料选择:食味值、新鲜度、碎米率、垩白(腹白、心白、背白)、互混、病斑、留皮、留胚、容重、腰爆率、裂纹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千粒重,碱消值等。

(2)大米储存:室温,湿度。

(3)洗米:水压和空气混合吹洗压力,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4)泡米:时长,浸泡水温,大米含水率。

(5)滤水:表面水含量。

(6)填米:容积式填充,控制一定的误差率。

(7)灭菌:加压杀菌温度、压力,杀菌时间。

(8)填水:压力,PH值,误差率,接触面洁净,空间洁净度,环境温度。 

(9)糊化:蒸汽温度、时间,温差,糊化率,含水分。

(10)封口:覆膜封口的盒材耐温范围,盒翻边尺寸,最大容器深度,膜材耐温范围;膜材最大有效宽度,封口级数,UV杀菌紫外线照度,时间;上下模啮合结构偏差范围,压力范围,pp膜热熔温度;封口不良率,环境洁净度;置换式充氮,置换率,残氧率。

(11)焖饭:恒温焖饭温度,时间。

(12)冷却:水冷温度。

(13)风干:热风吹干。

(14)喷码:色牢度高,字迹清楚,高温可变色 ;标识清楚,符合GB7718标准。

(15)检验:金检、针孔检、人检,执行SBT10652-2012标准,GB2715-2016标准。

(16)包装:规格准确(老人、女人、儿童、成人)。

2、工序初始菌控制

原料米的耐热性菌少,初始菌落数必须低。在碾米、储运米工序,控制好大米的水分含量,以及储存的环境温度、湿度,减少污染和微生物的滋生;洗米、浸泡工序,为减少一般细菌,要用足够的水洗米;灭菌工序,在密闭空间内喷高温蒸汽瞬间灭菌;在蒸煮工序,原料米上附着的微生物被杀灭。通常高温条件下,耐热性细菌的营养细胞被完全杀死,但孢子仍残存,为此,应用米饭的pH调整技术。因而蒸煮工序的加热管理和环境洁净度,容器充填工序的分解、洗净、杀菌很重要。

3、覆膜封口环境洁净控制

无菌包装米饭,从容器充填包装到连续蒸煮,必须设置10000等级的无菌间。在这一工序,产生大量水蒸气,还必须关注无菌间里的除湿。新式蒸煮制法中,密封与整理过程必须设置洁净间。为了避免无菌包装米饭生产中,在蒸煮后混入杂菌,密封必须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并需必要的环境间隔。

4、无菌包装米饭使用容器

无菌包装米饭使用的容器,是由PP/EVOH/PP系列共同挤压成的薄片再延伸、压空成形容器(SPPF法),也有真空成形容器。(注:PP:聚丙烯;EVOtt: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前杀菌蒸煮法中,经高温加压蒸气杀菌处理,包装内可以实现完全无菌状态,并有一定高气密性的容器,耐热性较好,通常的PP单体容器足以适应。无菌包装米饭使用的容器,需用双氧水浸渍、喷淋,然后用UV、酒精或紫外线灭菌。

5、 交接班管理与全面质量控制

可以参照连续化生产型企业进行班组设置,尽量减少交接班次数,以及开停机次数,特别是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预设前置,定期清洁消毒杀菌,降低停机过长消杀不到位微生物滋生的风险。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业务控制流程,系统性的质量标准,不断运行总结与改善提升,致力于提升品质,降本增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无菌包装米饭和服务。

02、生产设备设施选型与定制

无菌包装米饭制造装备选型在无菌包装米饭生产中至关重要,不同工艺的制造装备,不同的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装备,对米饭的蒸煮工艺、质构、风味物质影响是很大的。根据目前的研究与运用实践,各种工艺间的相比较,燃气炊饭工艺与无菌蒸煮包装工艺所产米饭风味、质感、感官都是比较符合现在消费者的需求。

图片
不同设备对米饭工艺的影响
图片
不同设备对质构的影响

1、无菌包装米饭设备选型原则

1.1、满足工艺、质量、产能、生产上适用的要求;

1.2、优选技术先进,节能环保、造型美观,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1.3、操作简单,易清洗、易清洁消杀、易拆装维护,无耐腐蚀无异味的设备;

1.4、经济上合理,消耗低,经久耐用的设备;

1.5、满足生产环节的机械与设备应做到上下左右相互呼应,尽量保证工艺流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2、设备选型的基本程序与技巧

2.1、首先要熟悉工艺,熟知工艺指标,以及工况调节范围;

2.2、精准测算各工序的物料投入、产出、损益,热能消耗与损失,人力功效等;

2.3、在满足工艺的必要条件下,依据产能需求甄选高度匹配的成熟设备,或者非标定制;

2.4、上下游设备之间生产能力形成倒喇叭形的内部物料流动状态;

2.5、测算各型出动静设备的各种载荷、长宽高尺寸,占地面积,以及有效功率;

2.6、预备2~3个设备选型方案综合比较,依据选型原则与投资实力择选最佳方案。

 

3、国内外的优秀厂商

图片
日本神和机械(产能最大的生产线9000盒/小时)
图片
日本沙迪克(产能最大的生产线9000盒/小时)
图片
日本日阪(产能最大的生产线7500盒/小时)
图片
南京乐鹰科技(产能最大的生产线12000盒/小时)

03、无菌包装米饭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1、无菌包装米饭对大米品质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是基于大米的蒸煮特性,以期对稻谷品种的选育,种植维护,采收贮存工作进行指导,而着眼点落在无菌包装米饭对原料米质要求的研究却几乎没有。反映大米品质特征指标有米粒食味值、新鲜度、碎米率、垩白、互混、病斑、留皮、留胚、容重、腰爆率、裂纹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百粒重、碱消值等。反映无菌包装米饭品质的特征指标有米饭的粘度、硬度、吸水率、蒸煮时间、ά化度、内聚性、咀嚼性、回生性等。 

据研究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的硬度成正相关关系,而与大米吸水率呈负相关关系,直链淀粉含量高也容易回生,因此作为方便米饭的原料大米应选择直链淀粉含量低( < 20%) 者。大米胶稠度与米饭的粘性呈正相关关系,胶稠度高,方便米饭易粘结成团,不易离散。大米碱消值与米饭蒸煮时间有负相关关系,是决定米饭蒸煮时间的重要因素。碱消值大、糊化温度低,大米易蒸煮熟透,蒸煮时间也短些。

充分认知大米特征与米饭品质间的相关性基础上,就有了各地区选择无菌包装米饭原料的依据。然而,仅仅依靠不系统的、非定量化的大米品质与米饭品质相关性研究资料,不可能准确地把握大米原料,也不可能指导优质的、适宜制作无菌包装米饭的稻米育种工作,更不可能作为无菌包装米饭专用稻米生产的依据。

2、如何提高 ά度与控制回生

米饭的糊化、回生,实际上是米饭中淀粉变化的现象。淀粉颗粒中的某些部位的淀粉分子间由于氢键结合得紧密,形成晶状结构, 这些部位称为结晶区域。而在其它部位,淀粉分子间结合得不紧密,称为无定形区域或非结晶区域。天然淀粉粒中结晶区占 50% ~60% 。当米饭浸泡于水中,淀粉颗粒体积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少量水分子进入淀粉颗粒非结晶区域,但未进入结晶区域,这时米饭除体积增大外,没有其他变化。

当温度逐渐升高( 一般升高到 60~70 ℃ ) 时,由于淀粉分子间的氢键破坏,使淀粉分子变得松散,大量水分子进入淀粉颗粒的结晶区域,体积迅速增大,水分子完全渗透到米粒内,同淀粉分子部分结合形成一种与生淀粉不同的晶体结构,这就是淀粉的糊化,即ά化。

ά淀粉具有粘度增大、分子结构松散、易被酶消化等特点。糊化淀粉缓慢冷却时,由于淀粉分子运动减弱,淀粉分子间的氢键又开始趋向平行排列,淀粉链互相靠拢,重新形成不完全呈放射排列的混合微晶束,淀粉呈现出生硬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回生淀粉的晶化强度比生淀粉低,比熟淀粉高,不易消化,食用品质降低。

3、提高米饭的糊化程度或ά化及控制其回生性的途径

3. 1 控制加工工艺条件

首先,浸米充分,水分浸透至米粒中心部位,热传导加快,使淀粉易于迅速充分糊化,浸米的充分与否,与米质有关,与温度、时间有关。其次,蒸煮过程中适当的蒸汽压力和蒸煮时间,以及在蒸煮过程吸食适量的热水均有助于米饭的ά度的提高。

3. 2 添加剂促进ά化

ά化过程是在有水条件下进行的,淀粉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使处于高温下不稳定的氢键破坏而使淀粉ά化。某些添加剂具有促进淀粉氢键破坏而提高淀粉ά化的作用。如添加环状糊精可以明显提高 ά度。浸泡时加入酸、碱、酶对提高大米 ά度均有作用。酸浸泡米饭有一定酸味,酶处理成本较高,以碱浸泡较好,并可抑制回生。

3. 3 选择大米品种

在淀粉的回生过程中,支链淀粉分子呈树状,有空间位阻,不易互相靠拢形成有序排列的微晶束,不易回生。而直链淀粉分子规整, 易于靠拢,易于回生。例如糯米的淀粉几乎都是支链淀粉,直链淀粉仅有 0. 5% ~ 1. 6%,所以糯米饭质地柔软、粘性很强、不易回生;粳米支链淀粉为 83% ~ 91% 、直链淀粉 8. 3% ~ 17%,粳米饭质地较软,粘性较强,不易回生;而籼米直链淀粉含量为 17%~ 28. 5%,故籼米饭质地较硬,易回生。

3. 4 控制含水量( 或加水量)

米饭含水量在 8. 6% 以下或 65% 以上时不易回生,而在30%~ 60% 时,回生速度最快。因此。控制米饭的含水量非常重要。不脱水米饭的水/ 米比在 1. 2:1 时易回生,在1. 5:1 以上时则米饭稀烂,口感不好,一般水/ 米比在 1. 2~ 1. 5:1 为好,制成的米饭糊化度达 90%,成品含水量在 65%~ 70%。

3. 5 添加乳化剂

在米饭的加工过程中,乳化剂溶解和分散在水中,经过渗透作用, 吸附于淀粉粒表面。当温度达到 55℃时,乳化剂连同部分水进入液体结晶状态。当温度增加到淀粉粒开始胶凝时,乳化剂与溶解的直链淀粉接触而形成复合物,所形成的复合物阻碍了淀粉析出结晶,延缓了回生过程。各种乳化剂与直链淀粉形成复合物的能力不尽相同,通常用直链淀粉复合指数来表示乳化剂对直链淀粉的复合能力( ACI)。

3. 6 加调味料和配菜

由于调味料和配菜中的油脂可以充塞到胀润的米饭粒之间,形成膜壁,食盐也可以阻止淀粉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延缓淀粉返生,实践也证明调味米饭不易回生。

3. 7 调节贮藏温度

无菌包装米饭贮藏在 24℃ 以上,回生速度慢,0~ 4 ℃ 时的回生速度快,0~ - 10℃ 时可以抑制老化。所以,冷冻米饭的生产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在- 18 ℃ 的低温下快速冷冻,在淀粉分子来不及进行有序化排列成微晶束,就将米饭淀粉定格在 ά 化状态并保持这种 ά化状态。

4、如何提高米饭品质降低成本

无菌包装米饭的品质除涉及到回生等方面外,还包括米饭的外观、米粒的完整性、离散性、米饭的软硬度、米饭风味等方面,如何提高米饭的品质关联到下面几方面的措施。

4.1 原料大米应选用新鲜、米粒完整的原料大米,虽然陈米烹饪成的米饭松、不粘,但食味欠佳。对于加工精度而言,一般加工精度高,食用品质好,但损失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较多,加工精度低,虽然保留了较多的营养物质,但口感粗糙,食味差。因此,方便米饭的原料宜选用加工精度高的大米,但应适当强化有关营养素。

4.2 在浸泡过程中,添加某些添加剂如柠檬酸钠做成的米饭,其硬度较未加入添加剂的米饭低许多,这是一个改良米饭风味的有效途径之一。

4.3 无菌包装米饭的生产成本由原料米费用、包装材料费、设备和厂房建造费用、一般管理费和利润四大块构成。无菌包装米饭的将来的竞争力,降低成本很重要。生产成品率的改善,对成本有很大影响:1)、蒸煮生产线对大米的质量控制,应该是第一关,碎米率,腰爆率等对成本影响很大。2),容积计量精度不够,国内类似设备误差率在9%,为避免分量不足,需要额外增加大米质量,额外增加的计量导致成品率降低。生产线损耗和额外增加计量损耗,合起来使成品率下降7~10%。3),作业终了后,清洁卫生需要用时2~3小时以上,需要使用大量清洁剂,费用负担很大。这些损耗、费用于成本极为重要,应加以改善降低成本。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