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价差高达60元/件!免浆鱼片价格内卷,小心低价背后保水陷阱!

合理和适当保水,是一种改善肉质、提升口感的加工工艺。但如果在利益驱使下使用过量,则会破坏鱼片品质和口感。今年,在黑鱼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市场流通的黑鱼片保水率也在不断增高。这将对黑鱼市场造成哪些影响?

整体行情低迷,黑鱼比拼价格的背后,保水率在不断走高

黑鱼,近几年快速发展到产量近80万吨的巨大市场。黑鱼适度加工后,口感爽滑、富有弹性,成为包括酸菜鱼在内的多种类别餐饮场景的热门单品。据业者粗略估计,今年黑鱼“吞噬”了同为鱼片主要原料的巴沙鱼约30%-40%市场份额。

与巴沙鱼的性价比路线不同,黑鱼主要定位于客单价更高的餐饮品类和菜式,满足消费者对鱼片口感和品质的追求。

但是今年整体冻品水产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黑鱼价格也持续低迷。近期黑鱼原料价格有一定上涨,批发市场仍然处于一片“混乱”:一方面,黑鱼片流通面临有量无利润的局面;另一方面,市场价格参差不齐,差异较大。据了解,当下不同产品的价差可以达到60元/件(250克*25包)。

如此价格差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产品在加工工艺中保水率、挂浆量和原料品质等指标的差异。

海鲜指南在此前报道中曾解释,保水剂是是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和水产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水分保持剂和碳酸钠、碳酸氢钠等酸度调节剂,通过科学复配,形成特定产品专用的保水剂。

黑鱼片保水剂的原理,主要是在改变鱼肉酸碱度的基础上,通过离子渗透作用使添加剂与鱼肉充分结合,锁住水分,达到保水的作用。鱼肉在保水剂和食盐的作用下,溶解出肌原纤维蛋白,使其形成弹性凝胶,进而改善肉质、提升口感。同时保水剂还具有抗冻和延缓鱼肉营养流失的作用。合法合规添加保水剂,是提高鱼片品质的重要途径。

但是,部分从业者通过增加产品保水的方式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价格优势。

河南容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副总经理焦炎森说道,保水率背后的核心参数是加水量,单从纯粹加水量来说,黑鱼片的加水量在30-40%左右比较合适,鱼片实际能吸收水量的最大限度在60%左右;当加水量超过60%,鱼片肉质可能会散,从而影响口感;同时,高保水鱼片在无形中增加了生产加工的难度,产品后期品质受影响的概率也更大。

图片
保水偏高的黑鱼片

除增加保水外,还有少部分产品通过使用次品鱼、增加挂浆等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以形成市场销售的低价优势。

保水乱象将影响黑鱼产品形象?企业规范生产、找准定位是关键!

在今年行情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市场上越来越多出现高保水率的黑鱼产品,多位业者表示,今年明显感觉黑鱼产品整体的保水率在一步步增高,“过去和巴沙鱼相比,黑鱼片的保水率相对低,这也是黑鱼产品在品质方面具有优势的一个原因。但目前市场上部分黑鱼产品的保水率和巴沙鱼已经差别不大。”

这种现象,将给黑鱼市场造成哪些影响?

具体来说,渠道的不同,终端对黑鱼产品的品质要求也有所差别。对于价格敏感度高的流通渠道和电商渠道,目前出现越来越多的高保水黑鱼产品,因此流通渠道和电商渠道的价格比拼也更严重;

但对于餐饮渠道,尤其是连锁大餐饮来说,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很多大型连锁餐饮对黑鱼片保水的要求是30-40%,我们在供应餐饮时,交流的重点是‘产品是几级保水、产品熟化率多少’等品质方面的问题,价格并不是讨论的中心。因为餐饮对产品的口感有严格要求,所以市场上低价产品并没有影响到我们餐饮渠道的供应量。”某黑鱼供应商谈道,“但客观来讲,市场上低价产品确实对我们的价格有一定的冲击,一定程度上使得好品质的黑鱼产品很难卖出高价。”

图片

除市场影响外,也有人提出疑问:如果黑鱼未来向保水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是否会使得以品质为优势的黑鱼产品,在未来被贴上“品质不好”的标签?

某黑鱼工厂负责人表示,包括黑鱼在内的水产从业者,如果不能规范生产,都有可能使一个本来优质的水产品类,逐步产生共性和个性的行业乱象,最终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体验,“目前黑鱼在加工环节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更多以工厂的生产标准为主,如果每个工厂都能坚守产品品质,黑鱼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另外,从经营角度来说,面对市场价格乱象时,找准定位也非常关键。阳江市信诚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文表示,“我们以品质作为市场定位,在市场价格混乱的情况下,我们定位于对品质有要求、愿意为品质买单的客户,和低价竞争的产品不处于同一个市场,因此受价格影响相对较小,从实际效果来看,业务还取得了一定增量。”

“黑鱼在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体量,因此无需在同一个赛道内激烈地‘卷’价格,企业找准适合自身的市场定位,就能降低市场价格比拼对自身经营的影响。”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