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二季度营收48.4亿元,净利率0.2%,滞销损耗率0.5%

9月1日,叮咚买菜发布二季度财报。

叮咚买菜二季度营收48.4亿元,Non-Gaap标准下净收入750万元,毛利率为31%,净利率为0.2%。华东区域已整体实现稳定盈利,其中江苏和浙江的仓均日单量同比分别提升27%和21%。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说明会上,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透露称,“在供应链有上千个前置仓,每天处理FDC-SKU数百万量级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极大提升了供应链运营效率。以生鲜行业的一个关键指标‘全链路损耗率’为例,过去三年我们全品类损耗率每年持续下降近1个百分点,当下我们稳定将滞销损耗率成功控制到了0.5%之内。”

聚焦到财报数据来看,叮咚买菜有以下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叮咚买菜二季度营收为48.4亿元,同比2022年二季度营收66.3亿元,下降了27.04%。

叮咚买菜官方对此解释称,一是由于2022年二季度消费者需求过高,上海区域更为明显。随着消费者需求从去年峰值恢复到正常水平,订单量有所下降。二是因为2023年二季度,劳动节、端午节假期期间旅行需求增加,降低了消费者生鲜购物需求。三是2023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受到了公司在2022年退出部分城市,和今年第二季度的不利影响,导致总营收收窄。

二是叮咚买菜已连续三季度实现Non-Gaap标准下盈利。另外,该季度在去除Q2发放的全年年终奖后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从财报数据来看,成本下降是一大成因。二季度,叮咚买菜总运营成本为48.66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6.346亿元下降26.6%。

其中商品销售成本为33.4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45.373亿元,下降26.4%。商品销售成本占收入百分比从2022年同期的68.4%上升到 69.0%。履约费用为11.466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15.418亿元人民币下降了25.6% ,占总收入百分比从2022年同期的23.2%小幅上升至 23.7%。

此外,销售和营销费用、一般和行政费用、产品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降了39.3%、42.0%、21.0%。

叮咚买菜官方对此表示,“这是由于公司产品开发能力提高和品牌形象日益增强,每个新交易用户的用户获取成本下降。员工效率提高、研发效率提高也降低了相应成本。在倡导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同时,公司将继续投资于其产品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数据算法等技术基础设施,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三是叮咚买菜用户黏性增强。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表示,在去年的高位上,叮咚买菜今年用户月下单频次同比提升5%,首次达到了4次。用户ARPU也同比提升了8%。

同时,叮咚买菜会员渗透率也有明显提升,二季度会员用户GMV占比达到54%,同比提升了10个百分点。

“这说明在疫情后的常态化经营环境下,依靠我们持续的商品力和全链路的运营能力建设,服务好用户当下的需求,整体订单质量和用户黏性仍然在持续提升,我们的运营效率在持续优化。”梁昌霖表示。

下半年,叮咚买菜计划持续优化现有供应链仓网布局,做透现有优势区域,同时带动华北、华南区域市场增长。

作为支撑,叮咚买菜计划从商品、供应链、自有品牌三个方面发力。

在商品侧,叮咚买菜将持续执行好商品策略。例如在商品基础上,叮咚买菜新推出了叮咚“美味麒麟榜”频道,用来集合叮咚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从而带来增长机会。

数据显示,叮咚买菜“土乌鸡”自从4月进入“美麒麟”频道以来,3个月内月均曝光量增长了2倍,交易额增长了3.6倍,同时用户的30日复购率提升了5.4个百分点。

就供应链来说,叮咚买菜强调“稳中求变”。

过去半年,叮咚买菜持续加大上游供应链端投入。据了解,叮咚买菜生鲜商品直采比例超过80%。在此基础上,叮咚买菜进一步推进订单农业相关标准和基地建设。通过订产与订收,一方面可以降低田间地头的农资与农产品浪费,减少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时间和品质的确定性。

在自有品牌开发层面,相比传统食品代工模式,叮咚买菜更多介入研发与生产环节,通过深度参与从原材料到口味,再到加工工艺等各环节,增加品质的可控性,提高平台在售商品差异化竞争力。

目前,叮咚买菜自有品牌商品GMV于大盘占比提升至19%。

“随着持续推进‘效率优先,兼顾规模’战略,我们已经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Non-Gaap标准下的盈利。这说明,依靠商品力和全链路的运营能力建设,服务好用户的需求,整体订单质量和用户黏性会得以持续提升,我们的运营效率也会持续优化。我们仍然非常有信心能实现全年Non-Gaap口径下的盈利,继续实现健康和高质量发展。”梁昌霖在业绩报告会中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