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市场水产品预制菜兴起将带动渔业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中国渔业产业结构一直以第一产业为主,市场消费也是以鲜活、冰鲜水产品为主,水产品加工率较低。预制菜等新兴水产消费形式的兴起将带动渔业转型升级。随着居民消费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对高蛋白、高营养、低脂肪的水产品,以及方便、快捷和性价比较高的水产预制品的消费需求显著提升。
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720亿元。其中2022年水产预制菜行业规模为1047亿元,同比增长22.3%。由于水产品预制菜食材品种广泛,消费场景广、空间大,开发价值高,预计未来中国水产品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水产品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2576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渔业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渔业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开发和利用水域,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广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
2022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30873.14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5267.49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6621.17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8984.48亿元,三个产业产值的比例为49.5∶21.4∶29.1。据对全国近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调查,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24614.41元,比上年增加1172.28元、增长5.00%。
2022年,我国年末渔船总数51.10万艘、总吨位1031.33万吨。其中,机动渔船34.24万艘、总吨位1007.36万吨、总功率1837.02万千瓦;非机动渔船16.86万艘、总吨位23.97万吨。但渔业人口和渔业从业人员较上年均有所下降,据统计,渔业人口1619.45万人,比上年减少14.79万人、下降0.90%。
渔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22年,我国水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均有所提升,水产品供应还是以养殖水产品为主,其产量占水产品总量的81.1%。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865.91万吨,比上年增长2.62%。
随着全产业链发展的推进,我国水产品加工水平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水产加工企业9331个,水产冷库8675座,水产加工品总量2147.79万吨,同比增长1.07%。其中,海水加工产品1709.15万吨,同比增长0.02%;淡水加工产品438.64万吨,同比增长5.39%。
水产品预制菜已逐渐成为水产品消费的新途径,考虑到14亿多人口的超级消费市场,水产品预制菜市场的蓬勃发展必将从需求端拉动水产品供给有效增长,充分带动水产品加工率的提升,有效促进中国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流通业的良好发展,为渔业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延伸提供重大有利环境。
渔业行业市场趋势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要求,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渔业生产经营者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水面资源,提供各类丰富的水产品是落实“大食物观”重要内容。构建多元的食物供给体系需要提高水产品产量,提升质量,开发生产多样化的品种,帮助老百姓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转变。
由于渔业生产环境复杂,与风浪潮涌为伍、与暴风高温相随,船舶碰撞、疫病污染、极端天气等灾害不可预测,渔业相比其他农业产业,具有灾害更加多发、频发、突发的特征,与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同属安全生产法确定的八大高危行业。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由于渔业灾情造成水产品产量损失54.67万吨,受灾养殖面积388.5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6.49亿元。渔业生产所面临的风险,由此也可见一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发展渔业保险”,为争取渔业保险政策,提高渔业风险保障水平奠定扎实基础。“加快发展渔业保险正在其时,势在必行。”
此外,传统渔业生产状况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渔业产业的提质增量成为渔业管理者首要考虑的事情,“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但不是水产养殖强国。”水产养殖由经验走向科学,要以数字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渔业生产全要素的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