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猪被热死不是笑话,受高温影响,今年哪些农产品有可能涨价?

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的天气是非常的热。南北方在这段时间内应该都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持续高温”,部分北方地区的最高气温高到了40℃以上。

而眼下才刚刚入伏,后边的高温天气可能还长着呢。

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人怕热,农产品也怕热。

图片

例如,黑龙江哈尔滨某养猪场突然夜间断电,导致462头生猪被热死;再例如湖北随州一养鸡场由于线路故障,风机停电,导致4000多只鸡被热死。

今年,高温断电引起的“猪死鸡亡”值得我们警惕。

鸡猪被热死不是笑话

如果从生产端来看的话,高温天气会增加养殖产业的成本,尤其是养猪和养鸡。

由于现代化生猪养殖和肉鸡养殖都是在“室内”,如果通风不好、没有降温措施,那么“热死”猪和鸡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与以前的散养不同,散养鸡、散养猪到处可以找地方乘凉,养殖密度也没有这么大。而眼下的“鸡窝猪棚”如果有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鸡和猪还能在里面勉强存活。

图片

但是如果这些设备坏了,整个“鸡窝猪棚”内几乎就是一个大蒸笼,在今年这个高温天气下,里面的气温达到50-60℃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一些没有见过养猪场和养鸡场的人,可能会认为“猪和鸡”被热死是一个笑话,但这是真的,降温措施失灵,这些现代化养殖场里的猪被热死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这样的事情发生,同样值得产业上思考一下,如何提高极端情况下养殖行业、种植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再回想到今年河南小麦下雨被淋坏的事儿,这些问题同样是“农业生产模式抗风险能力”的问题。

产量大、规模大是农业强大的两个基本维度,抗风险能力强也同样是农业强大的一个基本维度。

鸡肉猪肉会涨价吗?

从养殖产业成本来讲,持续的高温天气会极大地提高养殖产业的成本,因为要给生猪、肉鸡降温是需要电力消耗的,气温越高,养殖场需要投入的降温成本就越高。

养殖成本增加了,一般来说价格也会上涨。

但从眼下来看,肉鸡价格并没有大幅度涨价,从今年6月份开始,像黄羽鸡的价格就逐渐跌破了“成本线”。目前的反弹幅度并不大。

生猪价格同样一直在成本线下方“卧薪尝胆”,没有一丝丝要大幅度涨价的样子。

成本高了,但价格没有涨上去。

图片

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生猪、肉鸡眼下的存栏量还是巨大的,尤其是生猪,从年初就开始喊着要去产能,至今产能去化的幅度还不大,一些大猪企的出栏量也没有明显下降。

在猪肉供应量充足的情况下,其它肉类想涨价是非常困难的。

二是高温导致肉类消费低迷。

从肉类消费规律和饮食习惯来看,夏季是肉类消费的淡季,一般这个时候大家吃肉吃得比较少,同样这个时候也是全年猪肉价格普遍最低的时候。

所以,哪怕生猪、肉鸡的降温成本提高了,或者“部分因意外被热死”了,在消费量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价格变化也不会太明显。

哪些农产品有可能减产涨价?

眼下,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价格最有可能上涨的可能是水果了。

尤其是在夏秋两季正在挂果处于果实膨大期的水果,如苹果、梨、桃、猕猴桃等水果都有可能受到高温热害的影响。

严重的高温天气可能会破坏光合作用和抑制果实发育,让果实着色不正常,也有可能导致果树日灼严重。

甚至由于高温天气,果树水分蒸发量过大,有可能让果树直接“热死”。

图片

除了高温外,在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高温天气时常也会伴随着“冰雹”“连续降雨”等极端天气。

“连续降雨”会让果园的病害频发,冰雹对正在膨大期的果实的伤害更是致命的,很多水果在夏季发生减产,不少都是冰雹引起的。

所以,高温天气下,还没有上市的水果处于一个“高温风险期”,要注意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

这些水果如果减产了,可能在价格上会有所涨幅。

另外一个在价格上受到高温影响的是水稻。

高温天气很有可能引发水稻高温热害,当气温超过水稻生长发育的温度上限时,高温会导致水稻空秕粒率上升,对水稻造成减产。

不过,我国目前情况还好,气温还没有那么高,只需要做好预防就行。

图片

但是在其它大米主要出口国,像印度、泰国、越南,这3个国家,它们的水稻种植已经受到了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出口量也降低了。

这导致了今年国际上的大米价格一直在涨涨涨。

近期,国际大米价格已经涨至11年新高了。

从这一点来看,今年的大米价格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上涨。

当然了,我国大米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几率非常小,大米是粮食作物,价格在我国通常是稳定的。

图片

国内大米行情受到国际大米价格的影响不会太大,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上涨空间是非常小的,涨价也是微微上涨。

大米如果小幅度涨价的话,不是什么坏事,这对于种粮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你认为呢?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