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辣酱之后,蒜蓉酱成为“黑马”,值得下注吗?

提高技术壁垒、突破“口味双刃剑”是蒜蓉酱市场扩容必经之路。

所谓“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中餐总是离不开姜、蒜、花椒等能赋予食物一定辛辣口感,同时遮盖肉类腥味、增添香味的调味品。而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必备的调味品,不仅从口味上征服了大部分消费者,使蒜香风味开始风靡,还因其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如具有抑菌防病的大蒜素以及微量元素硒等备受消费者推崇,因此,其衍生出的复合调味料——蒜蓉酱正开始慢慢崛起。

图片

悄然崛起的蒜蓉酱

近几年,复合调味料的发展正急速增长,作为复合调味料细分赛道下的酱类调味品,无疑是“马力充足”。蒜蓉酱目前虽然仍处于消费者教育阶段,但已有专业人士表示,蒜蓉酱已成为继辣酱之后的又一“黑马”品类。不少数据也给出了解释:山东一品农产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为“一品味享”)旗下蒜蓉酱产品自上市以来每年市场增速50%以上,创下了单季度平均销售过千万的佳绩;京东商城显示,川娃子的蒜蓉酱、剁椒蒜蓉酱与川香香菇竹笋酱销售率几乎持平,均达到了100万+的消费者评价;作为能够自制的酱类调味品,在小红书搜索蒜蓉酱,几乎都是自制蒜蓉酱教程,最高一篇点赞的笔记高达15万......

图片

那么蒜蓉酱“露出尖尖角”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从产品本身自带的属性来看,首先,蒜蓉酱作为大蒜的升级调味品,是带着健康属性走进消费者视野的。如今食品健康化的热浪仍在攀升,蒜蓉酱自然也就凭借其本身的特点站在了风口。众所周知,大蒜具有降低血压、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等功能,但却容易氧化及变色,不方便保存和加工处理,而蒜蓉酱则在兼具蒜香、鲜蒜口感和提味增鲜的基础上,解决了蒜臭和变色的痛点,使保质期大大延长。其次,蒜蓉酱也因其口味,能在多元场景使用,比如蒜泥蘸料、蒜泥蔬菜、蒜香面包、蒜蓉蒸鱼、蒜蓉虾、蒜蓉粉丝扇贝等,或许蒜蓉小龙虾等菜品都具有有季节性,但蒜蓉酱的百搭却使其能够成为一年四季通用“万能”调味品。

从消费端来看,自2016年以来,中国已经进入消费4.0时代、数字化驱动的新消费。新消费时代,主流消费群体变化,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新消费时代的消费主力,引导着时代发展。而蒜蓉酱的“粉丝”大多集中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从互联网的冰山一角中或许就能窥得一隅。

知乎有个话题叫“为什么家里的长辈炒菜基本都会放葱姜蒜等调料,而对于部分年轻人似乎变得可有可无?”其中一个高赞回答一针见血地表示:因为懒。这个话题共有2141人关注,而此回答就得到了接近1500人的赞同,笔者作为“年轻一代消费者”,心里也在默念:确实如此。

图片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糊弄学做饭”也非常火。所谓糊弄学做饭,算是90后、00后年轻人分享自我生活态度的一种方式,不需要用菜板、菜刀,仅用一把剪刀,把肉、菜,等食物一股脑剪进锅里,放入调料煮熟,10分钟就能吃上饭。不难发现,快节奏的生活下,对年轻消费者来说,花时间精力在做饭上似乎已不大可能了,而不用扒蒜砸蒜,又能做出符合年轻人喜爱的蒜蓉口味的蒜蓉酱,不仅可以调味,还能够开盖即食,绝对是年轻消费者的不二选择。

 

图片

从口味上来说,蒜蓉酱可以分为纯蒜蓉酱及加上辣椒的蒜蓉酱,纯蒜蓉酱对于不习惯吃辣椒的地区更为友好,而像剁椒蒜蓉酱、麻辣蒜蓉酱等便可以俘获偏爱麻辣口味消费者的欢心。也就是说,蒜蓉酱不止应用场景广泛,还能满足喜欢蒜香口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品类双刃剑:既有差异化也有弊端

虽然做辣酱的企业品牌不胜枚举,但专门做蒜蓉酱的却并不多,目前蒜蓉酱的主流品牌主要包括李锦记、利民、山东一品、欣和、海天、南国、凤球唛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匹黑马下注的人数不多?

究其原因来看,大概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是技术端存在壁垒,虽然酱类的门槛不高,很多消费者都尝试自制蒜蓉酱,但想要做出口感上乘的蒜蓉酱并不容易。蒜蓉酱需要在中小火翻炒、油炸,这一步如果操作不当就比较容易糊,在做出成品后会发苦。而对于企业来说,制作大量的蒜蓉酱就需要提高技术壁垒,才能够保证其口味的鲜美、纯正。

图片

第二是原料的不稳定性,大蒜作为蒜蓉酱的原料,其可替代性强,且大蒜原料价格波动性很强,对整个产业来说影响很大。目前蒜蓉酱还没有完全走入普通家庭消费,地域性特征比较明显。

第三是产品形态以及产品包装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现在各类酱类已经开始变换包装,比如从瓶装到小包袋装等,朝着更便携的方向发力,使市场扩容。但在蒜蓉酱的身上却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大多数依然以瓶装和挤挤装包装为主。

图片

第四是蒜蓉酱拥有“口味双刃剑”,一方面对蒜香风味喜爱的消费者对蒜蓉酱的需求大,且能在各种饮食场景中使用,另一方面对于不习惯蒜香口味或不算狂热的消费者来说,蒜蓉酱难用于佐餐,除了蒜蓉口味的菜系,很多菜品对蒜蓉酱的用量不多甚至不会使用,因此蒜蓉酱的体量很难做到佐餐类酱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蒜蓉酱目前虽然较为“小众”,但可以算作是具有差异化的调味品。当前,调味品中如酱油、食醋等大众品类同质化现象严重,厂家之间不惜以价格战拼杀市场,竞争可谓惨烈。为了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厂家纷纷在细分领域进行口味、场景和功能的差异化创新。而蒜蓉酱目前的竞争与之相比还算不上激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调料家(ID:zgtlj2019),作者:楪祈,原文标题:《行业丨继辣酱之后,蒜蓉酱成为“黑马”,值得下注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