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誉为“中国辣椒之王”,上架1分钟,销售额破10万!为何这么“火爆”?

从前,有个号称不怕辣的重庆人,来到了海南,第一次尝到了黄灯笼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图片

如果辣椒界也有一哥,在小蔬的知识谱系里,它必定要么来自四川、重庆,要么是贵州、湖南,却从未想到,在大公鸡形状的中国地图的鸡脚处,还孕育着黄灯笼椒这样的隐形高能选手。

海南黄灯笼椒:是我站的还不够高吗?

中国“辣椒之王”竟然藏在海南!

中国的食辣地图中,川渝喜麻辣,湖南食香辣,贵州食酸辣,江西食生辣,拥有黄灯笼椒的海南却容易被忽略。

图片
黄灯笼椒外表金黄,色泽鲜艳,是辣椒界“四大天王”之一。摄影余东升。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国内辣椒界,黄灯笼椒是个特殊的存在。它外表金黄,色泽鲜艳,一眼望去与毫无辣度的水果椒无异,极具欺骗性。但其辣度高达17万个辣度单位,在世界辣椒中位居第五,一口就能辣到人头皮发麻。与云南象鼻涮涮辣、贵州遵义小米辣、重庆石柱朝天红并称辣椒界“四大天王”。

图片
与常见的普通辣椒相比,它的辣度让人“头皮发麻”。

黄灯笼椒真正的原产地其实是古巴、秘鲁,因为它长得像灯笼,而且颜色还极其耀眼尊贵,所以又叫做黄帝椒、黄辣椒或者是霸王椒。由于辣度过于霸道刚猛,被称作“辣椒之王”

后来,海南引进栽培黄灯笼椒,得益于日照充足、雨水丰沛等优越的自然条件,黄灯笼椒得以培育种植,植株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南、西南的沿海地区。渐渐地,黄灯笼椒便成了海南的特色品种。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尤其是在海南陵水,全年日照达到了2400小时以上,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绝对的天然温室。这里种植的黄灯笼辣椒个头饱满、果皮鲜亮、果肉肥厚且具有淡淡的芳香气味。辣味鲜爽,品质独特,并于2017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黄灯笼椒的成分构成,就会发现海南人喜欢吃它不是没有原因的。

从品种颜值而言,黄灯笼椒椒如其名,长得就是灯笼本灯,跟其他细长苗条的辣椒不同的是,黄灯笼椒大多比较呆萌,看起来可可爱爱。

从食用价值而言,黄灯笼辣椒相对其它品种辣椒营养更为丰富,特别是钙、铁、胡萝卜素、纤维素、蛋白质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辣椒。食用海南的黄灯笼辣椒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还有壮胃健脾、助于减肥、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由于黄灯笼辣椒气味芳香,能增加人的食欲,是加工辣椒酱和提取辣椒素最好的原料之一。

图片
海南黄灯笼椒。吴源 绘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所以,海南黄灯笼椒不仅仅有颜值,更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海南文昌、万宁、定安等黄灯笼椒的主要种植地区,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随手种一点黄灯笼椒,既能当成好看的盆栽,又能随时揪下来做辣椒酱。

博士牵头研发,小辣椒变大产业!

不过,野生的黄灯笼辣椒初到海南时,仅在当地零星种植。“野生黄灯笼椒易感染病毒,产品产量、质量不高。一亩产量仅500斤,很难实现规模化种植。”作为一个爱吃辣的四川人,食品工程专业出身的符荣对辣椒极为熟悉。

符荣也常听农户提起,野生品种产量低,导致黄灯笼椒售价较高,一斤高达10多元,是现在的三倍。“陵水、万宁虽有农户种植黄灯笼椒,但产量少又贵,很难商业化,自然难走出岛。”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为破解制约黄灯笼椒产业化难题,本世纪初,一批热爱辣椒的学者已着手培育新品种。据了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一直从事辣椒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利用与配套栽培技术研发工作,2009年成功培育出黄灯笼椒新品种。时任该院热带蔬菜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曹振木和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热辣2号”——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中国辣椒栽培种”杂种一代新品种。

图片
海南黄灯笼椒。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热辣2号”一般在每年8月开始育苗,10月便会开花,到了12月就能开始结果,次年四五月份就能够收获。

“新品种香味浓、抗性强,亩产量可提高至6000斤以上,产量增加了5倍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子记说,新品种克服了原有品种坐果少、晚熟、综合抗病能力弱的特点,该品种抗病毒能力强,又具备辣度高、风味好等优点。

改良后,种植范围扩大至文昌、琼海、陵水、万宁、定安一带。

老字号挖掘新赛道,辣酱尝试线上突围

规模化种植后,黄灯笼椒的田间收购价随之降低,本土企业顺势推出黄灯笼辣酱。皮薄香味浓的“热辣2号”是酱用型辣椒新品种,制作出来的辣酱辣中带有果香,口感、风味俱佳。目前,“老字号”品牌——南国食品、春光食品等企业制作辣酱均采用该品种。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来自陵水的王师傅是制作黄灯笼辣椒酱的高手,他几乎每天都会与黄灯笼辣椒打交道。

黄灯笼辣椒酱的做法并不复杂

主料是黄灯笼辣椒和海南特有的老盐,将采摘新鲜的黄灯笼辣椒洗净去蒂,晾干表面水渍,和盐一起放入石臼,经过不断舂捣,让它们充分融合,舂好的辣椒酱,装入一瓶瓶小的玻璃瓶,一种独具地方特色风味酱料由此产生。这是最传统的做法,也是黄灯笼辣椒最高级的表达,最大限度保留鲜辣,让人们既对其辣度有所控制,又增添了丰富的味道。

只需一小勺,辣味便得到充分释放,这是属于大自然赋予的独特风味,衍生出人们共同的乡愁。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进入量产阶段后。黄灯笼辣酱从街头早餐店的灵魂蘸料,变成线下旅游市场的大爆款,是游客离岛时必买的产品,销量稳定增长。

新形势下,海南当地的“老字号”们也开始重视线上,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线上平台提供的数据支持,把消费者的意见整理起来,也有利于我们对黄灯笼酱的配方、口感、包装等进行改良,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南国食品董事长徐国华说,有一次参加某多多“百亿补贴”活动,黄灯笼酱上架1分钟,销售额便破了10万。

图片
△友情提示:辣酱需要托运|来源:直播海南

如今,在某多多平台上搜索“黄灯笼辣酱”,多个品牌单品销量达10万+。不少初次购买的消费者在评价中提及“辣度满意”“0油脂,可以打败老干妈”“减肥期首选酱料”等,圈粉年轻人。

黄灯笼辣酱的出圈也带动农户增收。4月底,符荣带着团队来到万宁治坡定鑫种养合作社验收产品。据了解,他们与海南30多家种植基地提前签订合同收购辣椒,农户完全不用担心销路。

从规模化种植、加工到销售,黄灯笼辣酱已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工厂每年以约定好的价格收购果子,农户的收益得到一定保证,海南不少村子加入种植行列。以海南龙华区为例,去年,部分村以“农户+村集体公司+企业”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黄灯笼椒成为当地带动乡村发展的新产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江蔬菜(ID:cjsczzs)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