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产业发展分析简报
前言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目前基本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
甘肃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类为主,另外还有稻谷、谷子、糜子、高粱、啤酒大麦、燕麦、荞麦、青稞、大豆、蚕豆。经济作物有蔬菜(包括辣椒、番茄、茄子、番瓜、西兰花、娃娃菜、芹菜、青笋、菜心、豆角、洋葱、韭菜、大蒜等)、中药材(包括当归、党参、人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甘草、枸杞等)、水果(包括苹果、西瓜、梨、葡萄、桃、杏、枣等)、油料(包括胡麻、油菜籽、葵花籽、花生、芝麻等)、棉花、线麻、烟叶、甜菜等。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高原夏菜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马铃薯、中药材、苹果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二,羊存栏量位居全国第三,牛存栏量位居全国第九。
图表1:2022年甘肃省主要农产品产量数据
1.甘肃省农业产值概况
1.1.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位列全国23
1.1.1.现状及在全国所处地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201.6亿元,同比增长976.1亿元、增幅约9.55%,位列全国第27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5亿元、增幅约11.03%,位列全国第23位,在全国(88345.1亿元)比重约1.71%,在全省GDP中的比重约13.5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5亿元、增幅约10.98%,也位列全国第23位,在全国(92582.4亿元)比重约1.69%,在全省GDP中的比重约13.94%——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比,虽不占优势,但在全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表2:2022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排名对比
1.1.2.发展趋势
结合历史数据来看,2013年以来,甘肃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均整体呈逐年增长态势,结合指标定义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指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而增加的价值——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均达到历年最高值1515.3亿元、156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1.03%,10.98%。
图表3:甘肃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变化趋势
1.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及牧业总产值逐年增长
1.2.1.现状及趋势
从变化趋势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林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则呈现波动增长态势。
其中,农业总产值主要受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拉动,近9年间增长了769.42亿元,增幅约90.1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36%;牧业总产值在猪牛羊肉产业、乳业等发展的带动下,也由2013年的197.25亿元逐年增长至619.85亿元,近9年间增长了422.6亿元,增长了2.14倍,增幅最大,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39%;林业、渔业总产值增速相对较缓,增幅也相对较小。在各细分产业增长的带动下,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3年的1233.78亿元,逐年增长至2021年的2439.54亿元,近9年间增量达1205.76亿元,增幅约97.7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9%。
图表4: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细分产值变化趋势
1.2.2.产值结构:农业>牧业>林业>渔业
从产值结构来看,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常年保持“农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的结构,2021年,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2439.5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623.21亿元,比重约66.54%;牧业总产值619.85亿元,比重约25.41%;林业总产值32.82亿元,比重约1.34%;渔业总产值1.96亿元,比重约0.08%。
2.种植业重点产业概况
2.1.粮食
2.1.1.种植面积回升至4000万亩以上,产量超1200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约4050万亩,同比增长34.86万亩,增幅约0.86%;产量约1265万吨,同比增长了33.54万吨,增幅约2.72%——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升,产量同比增速较面积同比增速高出1.86个百分点。
图表5: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从发展趋势来看,2013年~2019年,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由4126.31万亩逐年下降至3871.67万亩;2020年开始,随着全国主粮化政策的推动,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再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21年开始已回升至4000万亩以上,到2022年已连增3年(2020~2022年)。产量则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与粮食单产水平的提升,主要在2016~2017年受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影响,出现过两年下降现象,其余年份整体呈正增长态势,并于2020年首次突破1200万吨大关,于2022年达到近10年峰值1265万吨。
2.1.2.主产区:定西市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列第一
据甘肃省2022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的有定西市、庆阳市、天水市、平凉市、白银市、陇南市、张掖市,其中定西市粮食种植面积最大(超过600万亩)。产量超过100万吨的有定西市、张掖市、庆阳市、天水市、武威市、平凉市,其中定西市粮食产量最高(超过150万吨)。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的定西市在甘肃省2021年粮食总种植面积(4015.14万亩)、总产量(1231.46万吨)中比重分别为14.97%、12.91%。
图表6:2021年甘肃省各地级行政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规模对比
2.2.蔬菜
甘肃作为我国气候特征最复杂的省份,从西到东,绵延1600公里的土地跨越四种气候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蔬菜生长。因此,从南到北,都有甘蓝、娃娃菜、花椰菜、土豆、洋葱、芹菜、西红柿、黄花菜、红辣椒等品种多样的蔬菜种植。
甘肃是我国“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也是被农业部列入规划的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生产区域、西北温带干旱及青藏高寒区设施蔬菜重点区域。目前,甘肃蔬菜产业已形成了河西走廊灌区、中部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五大优势产区。
2.2.1.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和甘肃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甘肃省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其中,种植面积在2022年达到最高值(681万亩);产量于2014年开始超过1000万吨,其后得益于种植面积的增加、单产水平的提升,2022年蔬菜产量接近1800万吨。
图表7:甘肃省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2.2.2.甘肃省“地标蔬菜”地图
甘肃除了蔬菜品种多,特色蔬菜也多,“地标蔬菜”更是撑起了大西北的“菜篮子”。比如:在甘肃种出全国品质最好的大蒜、品质最佳的洋葱、胡萝卜、番茄、韭黄、百合、辣椒、黄花菜、香菇、木耳等。
图表8:甘肃省“地标蔬菜”地图
2.2.3.主产区:武威市、天水市、兰州市
2021年甘肃省蔬菜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的有天水市、兰州市、武威市、张掖市、庆阳市、酒泉市、陇南市,其中天水市和兰州市超过90万亩。产量超过100万吨的有武威市、天水市、兰州市、张掖市、酒泉市、白银市,其中武威市、天水市、兰州市超过200万吨。
图表9:2021年甘肃省各地级行政区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规模对比
2.3.水果
甘肃省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具备水果生产的良好条件,有十几个品种的优质西瓜和三十多个品种的优质甜瓜,主要水果特产有“金花宝”西瓜、“白兰瓜”、“冬果梨”、“软儿梨”、“白凤桃”、“金冠苹果”以及西峰“西瓜”、兰州“黄河蜜瓜”、金塔的“克克齐”甜瓜等。
2.3.1.面积接近500万亩,产量超过800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和甘肃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甘肃省果园面积、产量整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22年甘肃省果园面积为498万亩,水果总产量数据暂未发布,其中,园林水果产量575.4万吨,同比较2021年增长6.7%。
图表10:甘肃省果园面积与水果产量变化趋势
2.3.2.优势品类:苹果、西瓜、甜瓜
据国家统计局和甘肃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甘肃省水果产量位列前3的品类为苹果、西瓜、甜瓜。2021年甘肃省苹果产量438.36万吨,西瓜、甜瓜无2020和2021年统计数据,2019年西瓜、甜瓜产量分别为194.9万吨、52.6万吨。
图表11:2021年甘肃省水果主要品类产量对比(单位:万吨)
2.3.3.主要产区: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
2021年甘肃省果园面积超过50万亩的有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陇南市,其中平凉市、天水市果园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平凉市以135.81万亩位列全省第一,在2021年甘肃省果园总面积(492.45万亩)中比重约27.58%。
图表12:2021年甘肃省各地级行政区果园面积规模对比
2.4.中药材
2.4.1.生产规模及主要趋势
中医药产业是甘肃省十大产业之一。从生产端来看,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丰富,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地之一,有中药资源2540种,人工种植(养殖)220余种,规模化种植(养殖)110余种,道地药材30余种,18种药材获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认证,主要以当归、黄(红)芪、党参、大黄、甘草、板蓝根、柴胡、枸杞、半夏、黄芩为主,被称为“天然药库”。据统计,甘肃省276种中药材资源被列入全国重点品种,占全国363个重点品种的76%。
据甘肃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甘肃省中药材产量随种植面积同步呈现正增长态势。其中,2019~2022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连续4年超400万亩;2018~2022年,甘肃省中药材产量已连续5年超过100万吨;2022年,甘肃省中药材产量137.5万吨,同比较2021年增长6.04万吨,增幅约4.59%。
图表13: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2.4.2.主要产区:定西市、陇南市
2021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的有定西市、陇南市,中药材产量超过10万吨的有定西市、陇南市、酒泉市、白银市。定西市以种植面积135.8万亩、产量39.29万吨,成为甘肃省中药材第一大产地,在2021年甘肃省中药材总种植面积(459万亩)、总产量(131.46万吨)中比重分别为29.59%、29.89%。
图表14:2021年甘肃省各地级行政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与产量规模对比
目前,甘肃省有20多个县(市、区)中药材种植产业呈规模化发展态势,主要发展品类有当归、党参等。其中,岷县、渭源县、陇西县、瓜州县等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均已超20万亩;岷县中药材产量已超10万吨,渭源县、陇西县、宕昌县、景泰县、民乐县等地中药材产量已超5万吨。
2.5.油料:以油菜籽为主
2.5.1.面积、产量分别在400万亩、60万吨左右波动
据国家统计局和甘肃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甘肃省油料种植面积、产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主要种植以油菜籽为主,油菜籽常年占比在50%以上。2020年来,甘肃省油料种植面积整体在400万亩左右波动,产量在60万吨左右波动,整体趋稳态势明显。
2022年,甘肃省油料种植面积为405万亩,与2013年的533.31万亩相比,下降了128.31万亩,降幅约24.06%,年均复合下降率约3.38%,与2021年的394.07万亩相比,同比增长了10.93万亩,增幅约2.77%;产量达到61.3万吨,与2013年的73.59万吨相比,下降了12.29万吨,降幅约16.71%,与2021年的58.79万吨相比,同比增长了2.51万吨,增幅约4.27%,其中,油菜籽产量36.5万吨,占比约59.54%。
图表15:甘肃省油料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2.5.2.主要产区:天水市、庆阳市
据甘肃省2022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甘肃省油料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的有天水市、庆阳市,其中天水市种植面积最大(超过80万亩)。产量超过5万吨的有天水市、庆阳市、临夏州、陇南市,其中天水市产量最高(超过10万吨)。2021年,天水市油料种植面积为82.98万亩,产量为11.55万吨,在2021年甘肃省油料总种植面积(394.07万亩)、总产量(58.79万吨)中比重分别为21.06%、19.65%。
图表16:2021年甘肃省各地级行政区油料种植面积和产量规模对比
3.畜牧业重点产业概况
在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中,有20%以上来自牧业总产值,以2021年数据为例,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2439.54亿元,其中,牧业总产值619.85亿元,比重约25.41%,仅次于农业总产值。
3.1.猪牛羊禽肉
2013年以来,甘肃省肉类总产量以及细分的猪牛羊禽肉产量整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其中,羊肉产量增量相对较大(约20万吨),全省肉类产量结构也由2013~2014年的“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变化为“猪肉>羊肉>牛肉>禽肉”。
图表17:甘肃省肉类总产量及细分产品产量变化趋势
3.2.禽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甘肃省禽蛋产量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2022年禽蛋产量达到21.6万吨,与2013年的14.5万吨相比,增长了7.1万吨,增幅约48.96%,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53%;同比较2021年的22.3万吨减少了0.7万吨,降幅为3.14%。
图表18:甘肃省禽蛋产量变化趋势
3.3.牛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甘肃省牛奶产量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仅在2015年有过0.73%的下降。2022年,甘肃省牛奶产量达到91.8万吨,与2013年的38.5万吨相比,增加了53.3万吨,增长了1.38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14%;同比较2021年的66.64万吨增长25.16万吨,增幅为37.76%。
图表19:甘肃省牛奶产量变化趋势
4.林业重点产业概况
在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中,林业总产值常年位列第三位,以2021年数据为例,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2439.54亿元,其中,林业总产值32.82亿元,比重约1.34%,依次居农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之后。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甘肃省林产品主要有木材、生漆、油桐籽、五倍籽、棕片、竹笋片等。其中,生漆、油桐籽、五倍籽、棕片、竹笋片等林产品产量相关数据自2017年以来已陆续停止对外公布;木材产量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2021年,甘肃省木材产量达到6万立方米,较2013年增长了3万立方米,增长了2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较2020年减少了3万立方米,降幅为33.33%。因国家统计局没有统计更新其他林产品产量,本文仅做木材分析。
图表20:甘肃省木材产量变化趋势
5.渔业产业概况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短缺严重制约了渔业产业的发展。在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中,渔业总产值所占比重相对最低,以2021年数据为例,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2439.54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1.96亿元,比重约0.08%,依次居农业总产值(1623.21亿元,66.54%)、牧业总产值(619.85亿元、25.41%)、林业总产值(32.82亿元,1.34%)之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甘肃省水产品总产量常年位列全国第30位,仅高于西藏自治区,产品结构整体以鱼类淡水产品为主(产量比重常年在97%以上),同时也产少量虾蟹类淡水产品(产量比重不到3%)。2010年以来,甘肃省水产品总产量随鱼类淡水产品产量同步,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增量及增幅均相对较小。近10年来,甘肃省水产品总产量峰值为2017年的1.54万吨,最小值为2010年的1.23万吨。
图表21:甘肃省水产品总产量及细分产品产量变化趋势
2021年,甘肃省水产品总产量为1.42万吨,其中,鱼类淡水产品产量1.39万吨,比重约97.89%,虾蟹类淡水产品产量0.03万吨,比重约2.11%;较2010年的1.23万吨增长了0.19万吨,与近10年甘肃省水产品总产量峰值(2017年的1.54万吨)相差0.12万吨。从甘肃省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来看,未来增幅相对有限,整体趋稳态势明显。
6.市场经营主体
据《甘肃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信息显示,2022年,甘肃省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096家,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96万家,带动农户246.19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0%以上。在全省31个县区开展了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全省创建县级以上示范社10224家,培育家庭农场30576家,认定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3759家,全省农业社会服务组织18704个。
7.特色产区及品牌认证情况
7.1.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甘肃省有7个,涉及了党参、苹果、花椒、高原夏菜、当归、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
7.2.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137个
截至2023年5月,全国累计认定了3510个“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甘肃省有137个,主要涉及粮食谷物(小米、小麦、荞麦)、薯类(马铃薯)、蔬菜(大蒜、洋葱、甘蓝、番茄、白菜、百合、芹菜、绿萝卜、胡萝卜、葱、西兰花、辣椒、韭菜、黄瓜、黄花菜、乌龙头)、水果(苹果、哈密瓜、甜瓜、西瓜、杏、桃、梨、樱桃、葡萄)、酿酒葡萄以及葡萄酒、坚果(核桃、白瓜子)、中药材(党参、半夏、大黄、当归、枸杞、柴胡、独活、连翘、锁阳、黄芪、红芪)、油料(胡麻籽、葵花籽、油橄榄)、香料(孜然、花椒、茴香)、花卉(牡丹、玫瑰)、茶(绿茶)、畜牧业(猪、牛、羊、蜂、马、马鹿、驴、鸡、鸡蛋)等农产品。
7.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由各省产业园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送,再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备案审查,最后对名单进行公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为了培育高素质现代农民、深化完善全市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工作。涉及16个省份,多个产业,这些产业园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有力,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产业兴旺的领头羊。
目前,全国共批准创建32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甘肃省9个,主要涉及生猪、肉羊、苹果、蔬菜、玉米、马铃薯等农产品。
7.4.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18个
2011年以来,全国累计认定了12批4182“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主体为行政村、行政镇、涉农产业发展好的社区或街道,申报的主导产业为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文化(如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和新业态(如休闲旅游、民宿、电子商务等)的一个具体品类,且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其中,甘肃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有118个。产品涉及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业。
7.5.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5个
截至2023年5月,全国累计有4960个产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甘肃省有95个。主要涉及粮食谷物(小米、藜麦)、薯类(马铃薯)、豆类(红小豆)、蔬菜(大蒜、洋葱、甘蓝、番茄、百合、花椰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辣椒、鹿角菜、南瓜)、食用菌(木耳、海鲜菇、黑木耳)、水果(苹果、西瓜、哈密瓜、杏、枣、桃、葡萄、人参果)、坚果干果(杏仁、核桃)、中药材(党参、大黄、枸杞、桔梗、羌活、菊粉、黄芪)、油料(胡麻籽)、香料(花椒)、花卉(玫瑰)、茶、畜牧产品(牛、羊、乳业)、水产品(鳖)等农产品。
7.6.全国农业文化遗产:8个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2013年5月21日至今,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目前全国共有524个“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甘肃省有9个。
报告核心观点
1. 从产值来看,2013年以来,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林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则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细分产值结构为“农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其中农业总产值比重常年超60%,牧业总产值比重常年在25%左右波动,渔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比重均不到5%。
2. 从种植业重点产业来看,近10年来,甘肃省种植业生产规模保持良好发展。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常年在4000万亩以上,产量常年超120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整体表现为“玉米>小麦>薯类>豆类>稻谷”的结构,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优质商品薯、脱毒种薯和加工薯生产基地之一,马铃薯产量常年位列全国第三(年生产规模在200万吨以上),定西市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常年位列全省第一;蔬菜种植面积已超650万亩,产量已超1700万吨,是我国高原夏菜的最佳产区,蔬菜主要产区为武威市、天水市、兰州市;果园面积接近500万亩,产量超过800万吨,优势品类主要为苹果、西瓜、甜瓜,主要产区为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连续4年超400万亩,产量已连续5年超过100万吨,主要以当归、黄芪、党参、大黄为主,主要产区为定西市、陇南市;油料种植面积、产量整体呈现波动减少态势,面积、产量分别在400万亩、60万吨左右波动,品类以油菜籽为主,主要产自天水市、庆阳市。
3. 从畜牧业重点产业来看,2013年以来,甘肃省肉类总产量以及细分的猪牛羊禽肉产量整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其中,羊肉产量增量相对较大(约20万吨),全省肉类产量结构也由2013~2014年的“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变化为“猪肉>羊肉>牛肉>禽肉”。其中,猪肉年产量超65万吨,比重为47.98%;羊肉和牛肉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比重分别为25.79%、19.22%;禽肉年产量在9万吨左右,比重约7%。禽蛋产量、牛奶产量也整体呈正增长态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唯恒农小蜂(ID:weihengnxf),作者:毕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