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本土奶业竞争力!京瓦提到了这些关键词

2023年,奶业进入了下行调整的艰难时刻。伴随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发展需求急迫等多重压力,为了提升本土奶业竞争力并度过当下难关,奶业应该如何高效统筹资源、做好产业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从奶业全产业链的角度看,首先,消费是中国奶业发展的一个挑战,提振国民的乳制品消费、改善饮奶习惯和消费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国民乳制品消费量和奶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改善乳制品消费结构问题是提升消费量的有效方式;第二,在奶牛养殖环节,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落地应用,提高奶牛养殖的技术含量,更广泛和熟练地应用机械化、智能化的装置设备,节约劳动力的同时能够整体提升奶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养殖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第三,要重点关注种养结合模式,我国原奶生产成本始终较高,饲料成本也在日益增长,国内奶业应该继续重视优质粗饲料的自给,在大食物安全观角度下,合理配置“粮经饲”三元种植业结构,规划玉米青贮、苜蓿和燕麦草的种植面积;国家应该给养殖集团匹配自有土地的政策支持,发展种养结合,若能够实现1头牛2亩地,不仅可以控制成本,也可以消纳牧场的粪肥,实现良性循环。”

图片

3月17日“汇聚平谷 共话农业 发出京瓦声音”媒体见面会在京瓦中心召开,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在见面会上回答记者问时提出上述观点。

图片

2023年,奶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见面会聚焦奶业、放眼大农业,围绕奶牛养殖、种业“卡脖子”问题、乳肉兼用、种养一体化、数智化技术推广与应用等热点话题,以及京瓦中心和农业中关村农业创新科技平台的重点工作等话题,邀请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农业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亚静、瓦赫宁根大学驻中国办公室主任丁生林、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乔绿和北京东方联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关鸣回答记者问,发出“京瓦声音”和“奶业声音”。

解决奶牛种源问题,既要做好本土自繁自育也要重视和奶业发达国家的遗传物质交换

图片

在整个乳制品行业上下游链条中,科技附加值最高的“种业”是中国乳业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节点。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乔绿在回答记者问时,针对奶牛种业问题提出,关注奶牛种业问题是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做好奶牛种源的培育要做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应该做好国内优秀种牛的自繁自育,在现有牧场中选出产量高、性能好、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种牛进行扩繁;另一方面应该做好“交流”,当前奶牛养殖业国产冻精的市场占有率不到30%,进口遗传物质的占有率能达到70%,所以我们也应该做好广泛地和奶业发达国家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加快优秀种牛群的建设。

首农畜牧依托七十年奶牛育种与饲养技术沉淀,创新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技术,目前联合现代牧业、宁夏农垦等国内大型的奶牛养殖企业,进行联合育种。其下属的北京奶牛中心是全国奶牛育种的领军者,新种公牛站也在平谷建设投产。首农畜牧作为京瓦中心的联合发起单位,也将重点发展种业,支持建设种业示范基地,建设奶牛种业的科技孵化器,为全国奶牛养殖业、种业科技发展提供支撑、做出示范。提升本土化奶牛育种工作的竞争力,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做出贡献。

发展新型乳肉兼用牛,是非常高效、经济的饲养模式,符合当前国内的奶业发展形势

育种是乳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根据当前国内乳业发展情况,培育出新型乳肉兼用牛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饲养模式,李胜利主任在回答记者问时指出,乳肉兼用牛品种的优势在于既产奶又产肉,且在乳脂、乳蛋白等着营养指标方面都比荷斯坦牛更优,同时乳肉兼用牛具有耐粗饲,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强,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展乳肉兼用牛,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当下牛奶价格进入下行周期,乳肉兼用牛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奶牛养殖的周期较长,发展乳肉兼用牛需要提前布局,做好长期规划。

科技赋能奶业,京瓦中心为实现数智化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可以“生产数据”的应用场景

图片

在目前全球奶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用科技为中国奶业赋能,进一步增强本土奶相对于进口奶的竞争优势也是此次见面会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北京东方联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关鸣在发言中提到,目前规模化养殖的模式仍然在中国奶业发展中起到了带动性和指引性的作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建成投产,目前国内的万头牧场已经接近100家。牧场奶牛存栏的增加,对牧场的管理要求就更高,所以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就愈发重要,如果能够实现牧场智能化的管理,其效率将大大提升,不仅节省劳动力,管理的准确性、高效性都将有一个极大的突破。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机械化、智能化的实现,能够大大提升奶业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东方联鸣作为一个服务企业的科技公司,聚焦于智能农业、智慧牧场,专注反刍养殖行业,全力构建智慧化、精准化、大数据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国大中型牧场提供高科技、高效率、高效益的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作为京瓦中心的合作伙伴之一,目前正在与京瓦中心筹备共建创新实验室,以实现更多高科技、高效率、高效益的中国智能养殖技术的产出与应用。

京瓦中心也为此提供了可以“生产数据”的应用场景。不仅将前沿的技术落地示范,也能够将更多的应用数据汇集于此、分析应用,这是非常宝贵的。这也是京瓦中心作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帮助科研机构研究成果落地转化。打通科学技术到产业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的重要价值之一。

京瓦中心建立“金三角模式”,融合多个产业,建设一体化园区,为打通科学技术到产业最后一公里,实施多项举措

据李胜利主任介绍,京瓦中心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首农集团、新希望集团和京东共同发起的民办非企业组织,中心将集结来自中国与荷兰农业领域的顶尖研究团队,成为立足平谷,覆盖京津冀,建设全国性的农业科学领域科创新成果和新技术输出中心,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京瓦中心将基于“金三角”模式,把国际奶业先进的理念引入进来,但京瓦所关注的领域不仅限于奶业,还有温室园艺和果业,这些都是北京市重点支持的农业发展方向。京瓦中心在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园区内,建设了一个集奶牛养殖、温室园艺、果树栽培于一体的低碳循环种养结合的科研示范基地。基地内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种养结合等绿色生产模式。

图片

平谷的农业中关村产业联盟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大北农、沃德股份、正大畜牧投资等农业科技企业以及启迪控股、农科创投、国科农研等服务机构共同发起的。农业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亚静在会答记者问时提到,农业中关村联盟主要有3个重要使命:一是围绕现代种业、数字农业、食品营养等领域建设“高精尖”平台,二是致力于“卡脖子”环节的技术攻关,三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现这些需要建立好政府、产业和科研部门的“金三角”合作模式,建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开放式合作机制。通过在行业峰会召开、产业研究、技术标准制定、创新创业大赛组织、智库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发力,汇聚人才,建设国内领先的产业服务平台。

图片

而“金三角”的创新机制建设正是基于荷兰的成功经验提出的,瓦赫宁根大学驻中国办公室主任丁生林在回答提问时介绍,瓦大是京瓦中心联合发起单位之一,它是一个大学和研究中心的结合,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更高一层次,实现技术对接产业,即打通最后的一公里。这得益于瓦大非常全面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的结合,以及专业的项目团队,同时“金三角”的合作模式,也从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实现三方的强强联合才能将一项科学技术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研究课题和项目,最终实现落地,对接产业,真正去解决产业的问题,发挥推动产业进步的作用。

图片
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秀春主持

奶业是京瓦中心聚焦的重点产业之一,与此同时,京瓦中心被定义为“农业中关村”建设的引擎,肩负向全国输送农业科技成果、引领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任,中心将持续聚焦当下农业创新前沿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整合科技资源要素,破解科研困境,为建设科技北京、产业强国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乳业资讯网(ID:RuYeZiXun),作者:韩萌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