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市场解读:能否挺过2024年寒冬迎接2025年新春?

对当前的农机市场,人们有多种解读。大多是从2024长沙国际农机展窥斑见豹,业内人士冷暖自知。今读《2024年盘点:最失意的五大类农机》,分析入木三分,颇有真知灼见。能代表农机产销界之见矣。然事物皆有两面性,换个角度看,也许更能还原真相?有名句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哲学思维看,而或能揭晓现实。本文拟以四个角度入手剖析之,看是否可行?

一是从农机存量看市场需求

我国目前农机化综合水平高达74%。当然这是从粮油生产狭义机械化角度来说的。从粮油生产看,过去哪种动辄年增数10万台(套)某种机具的高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新换代需求为主,增量为辅的时代。这是我国农机市场今后之常态。从常态出发来看市场需求,可能更有指导性和实践性。就如文中给出的稻、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等。拿玉米机来说,目前存量约75万台,玉米种植面积6亿亩左右。台均负担收割面积约为800亩,是一种“吃不饱”的过剩状态,如果再大量新增,从市场角度看,就属于过度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上看,那会是一种灾难性后果。考虑到跨区作业因素,目前存量“已经够了”。

基于此,玉米机市场就只有更新换代的需求了。这个市场有多大?玉米机只在本地作业的,按10年期报废;参与跨区作业的,按5年期报废。平均报废年限为7年,若考虑到机器的大型化智能化,使性能提高,需求的绝对台数呈下降趋势等因素。年需求量最大值是5~7万台之间。面对约20多万台的产能,是“狼多肉少”。因此,继续坚守者的出路,一是向籽粒直收和带棒青机发展;二是提高集成化模块化水平,做谷物收获机中的“变形金刚”,主打”一机多用”牌,是明智之举。粮油生产机械大抵都是这个方向,否则底气不足提前改行,或可有一线生机。

二是从变化了的需求看市场

截至202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78亿KW,拖拉机保有量达到了2173.06万台,较上年有所增长。每KW负提的耕地面积为1.67亩,而国际上平均水平是4~6亩。这说明,我国拖拉机处在严重过剩阶段。按国际最低水平计算,有4.5亿KW拖拉机动力就够了。当然,我国拖拉机一是要上公路跑运输(目前已明显减少);二是我国土地丘陵山区占比高达50%,以小型拖拉机居多就不足为奇了(带来的后果是高耗能低效率)。

有鉴于此,我国尝试拖拉机结构调整,近年来呈现出“小型减、大中型增”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全国小型拖拉机(20马力以下)拥有量在2011年达到高峰值1815.22万台后,2012—2016年连续5年持续下降,2016年已减至1671.6万台,比高峰值减少了143.62万台,5年年均减少约29万台。相反,大中型拖拉机(20马力以上)拥有量则一直呈增长态势,由2004年的111.56万台增加到了2016年的645.43万台,12年间增加了533.87万台,年均增加约44.5万台。

需求决定市场走向。因此,我国一是重分拖拉机大中小型。随着标准化农田、农地宜机化改造推进,小型拖拉机应界定在50马力以下,50~100马力为中型,100马力以上为大型,增加微型拖拉机概念(10~49马力)。

根据笔者基层农机化工作经验看,拖拉机需求变化趋势是:

一是拖拉机需求两级分化。三北地区、中原及江淮地区以大型拖拉机为主;丘陵浅山区以微型拖拉机(10~49马力)为主;介于二者之间以中型拖拉机需求为主。二是拖拉机马力段上延趋势明显;三是智能化、高端化趋势不可逆转。四是拖拉机需求绝对数逐年下降,但农机总动力将停止增长。那种年增加数10万台拖拉机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以更新换代需求为主。对此,拖拉机企业要把握大趋势。不要为眼前暂时的调整期所迷惑;要久久为功,坚守阵地。在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上有所作为,把国内外两个市场都重视起来。蓄势而发,方可一鸣惊人。

三是我国农机化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我国农机化水平高达74%,但那是就粮油生产而言的。稻、麦、玉米、油菜籽四大作物的74%,而其它大量的种、养殖业生产,林牧鱼果茶药等生产机械化几乎是空白。这样算下来,我国农机化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就以蔬菜产业为例,分为块茎类、叶菜类、穗茎类,有近百种之多;再如药材,生产品种3000多种。前几年我接触到元胡生产,从全国看,光是元胡收获机一种产品,市场预测需求就有近百亿元!

四是走向国际化造福全人类

美、欧、日、德等农机制造业强国给我们作了探路者,如果我们以此为镜,逐步由追赶型——并跑型——超越型的路子,脚踏实地一路小跑,就会有成为领跑者的那一天。再者,长沙国际农机展有其地域局限性,以南方水作机械为主导;北方旱作机械不露面,不能说明这些机械就不行了;最终行与不行?由市场销售来回答,将会更客观一些。毕竟短期内的调整并不能代表长线和方向,对此应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不好就此下结论。

粗略估算,我国要达到美欧日那样的高度机械化水平。就要研发新农机4000多种,市场预测价值约50多万亿元。

目前我们面对玻璃门,前景光明,眼前迷茫。出路在于炼就一把“砸门”锤,砸开玻璃门,风风火火闯市场;久久为功,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位诗人说:我们经历了寒冬,春天还会远吗?只有那些笃定远行而时刻准备着的人们,当持彩练舞,站在灯火爛姗处。山河终无恙,岁月会静好;我辈洒汗时,酬志在来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