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漠中的10万亩“宝藏农产品”,今年正在上市,比人参还要“刚猛”?
以前提到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想到的是“漫天黄沙掠过”。
但如今,才提到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想到的则是“三文鱼、螃蟹、南美白对虾、珍珠、石斑鱼、龙虾......”
原本贫瘠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在现代农业的加持下,正在变得越来越富饶,产出了很多宝藏农产品。
除了五花八门的海鲜外,今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又产出了一类宝藏农产品。

它的俗称叫“沙漠人参”,但很多人说它比普通的人参还要“刚猛”。
沙漠人参比人参还刚猛
什么是沙漠人参呢?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原本以为是沙漠里种出来的人参。
但其实不是。
人参是喜欢阴凉潮湿且寒冷的生长环境,如果气温高于32℃的话,人参的叶子可能就会被灼伤。所以,我国的野生人参大多数生长在东北地区,都是气候比冷的地方。
但沙漠人参是生长在沙漠里。

它主要生长在气候极端干旱、太阳照射非常充足的地方,而且它生长的地方降水量一般低于250mm。
另外,昼夜温差大,一会很冷,一会很热,这些对它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它就喜欢这样的环境,跟人参完全不一样。
人参在野外的生长其实是比较“娇贵”的,所以野生人参才非常难得。
但沙漠人参不是。它是出了名的抗逆性强,外界的环境越差,长得越猛。
沙漠人参还有一个名字叫肉苁蓉,又叫大芸、沙漠地精等名字。
一般说沙漠人参的时候,说得是它的茎,是一种比较肥厚的肉质茎,看着不像人参更像铁棍山药。
说它是肉苁蓉、大芸的时候,有时候更多提到的是它的花。

沙漠人参的花也是有用的,它是一种蜜源植物,很多蜜蜂会在肉苁蓉的花上采摘花蜜。因为它的花蜜分泌量大,花期又长,沙漠里大多数植物都不如它的花期长,不如它的花蜜多。
所以,肉苁蓉又理所当然的成了沙漠中的蜜源植物。
逐渐变成了又能采蜜酿蜜又能当中药材卖的一个宝藏农产品。
为什么沙漠人参这么刚猛
想想沙漠中的环境,按我们的认知来看,沙漠那个环境,可能是寸草不生的。
又是昼夜温差过大,又是干旱,又是到处的风沙,一般的草本植物在沙漠里,可能很快就被风沙淹没了,或者被日晒灼伤。
沙漠人参为什么能这么刚猛的在沙漠里生长呢?
其实沙漠人参在刚猛中同时也具备很高超的生存智慧。

沙漠人参不是一般的草本植物,它是多年生全寄生草本植物。关键就是在与“寄生”上。
沙漠人参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单独生长的,有点类似于蘑菇。沙漠人参主要是寄生在梭梭树的根部来生长。
梭梭是沙漠中的又一个奇迹之树,它更加耐高温,也耐低温。气温在43℃的情况下,也能生长,有时候沙漠里的地表温度高达60-70℃,都快要能煎鸡蛋的时候,梭梭树依然能生存。

但是到了秋冬,梭梭树又能快速的进行木质化,给自己穿上一层保暖大衣,能忍受极端的低温,零下四十多摄氏度也能生存。
沙漠人参就是靠着梭梭树进行寄生才能在这么极端的沙漠环境中生长的。
这是它这么刚猛的一大原因。
今年10万亩正在上市
野生的沙漠人参由于以前经常被大量的挖采,数量变得非常少,而且对沙漠环境的保护产生了不利影响。
所以早早就禁止挖采野生沙漠人参了。
而转向人工种植。

今年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新疆且末县,就有10.38万亩的沙漠人参正在进入采收季。
人工种植的沙漠人参与野生的沙漠人参,其实生长环境都差不多。
都是在沙漠中生长,只是人工的在梭梭林下种植,采收的时候也会注意保护梭梭林,保护沙漠环境。
能一边把沙漠的环境、土壤逐渐改善,一边在沙漠里种出来宝藏农产品,这是农业上的一大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