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农机展看趋势:玉米籽粒收获机的趋势向好

国内有各种玉米收获机机型,技术路线和可实现的功能各不相同,但玉米收获机归宿一定是籽粒直收,其它机型都是过渡。

这一点相信很多人不会质疑,有数据显示,近几年玉米收获机需求结构在不断的变化,摘穗机、茎穗双收机、山地玉米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整体看只是结构上的变化,但玉米籽粒机的比例一直在潜滋暗长,2024年1—9月份数据看已经快接近15%,玉米籽粒机正在从配角变成主角。

展会是市场的一面镜中子,今年长沙展会上,玉米籽粒机仍然是热点,很多企业看好国内玉米籽粒机的发展,且认为前景越来越好,形势越来越明朗。

一、长沙展会上玉米籽粒机的表现

图片

长沙展会上33家玉米机企业展出了100台机器,其中53台摘穗机,24台籽粒机,占比24%。

籽粒机的优势是一机多功能,收了玉米还能收小麦、高粱、大豆、油菜、荞麦等多种农作物,所以今年长沙展会上有革命性的新产品出现,如雷沃GX8189、中联重科TF220等。

通过长沙会可以明显地判断出玉米籽粒直收机成为行业的新宠,有不断在增长的刚性需求,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也很支持。

二、玉米籽粒收获机的形势越来越好

图片

1、规模化种植是玉米籽粒机的温床

很多人不知道玉米收获后的储存方式会影响玉米籽粒机的需求。在山东、安徽、河北的农村,会看到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玉米,储存的方式是把玉米编成大串挂在墙头、树干,或装在长方形或圆型的大铁笼里,这些做法的好处是通风透气可长时间储存,农民在等到价格合适时再脱粒后卖掉,而使用这种储存方式,显然储存玉米棒子比籽粒要好。

大量的储存玉米棒子的储存方式,决定了中原地区玉米收获时以摘穗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主,甚至是东北和内蒙地区,有很多农户仍然是储存玉米棒子,这决定了在这些地方需要的也是摘穗式玉米收获机。

但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农业生产正在改变着这一切。2018年开始国家重点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托管,再加上民间持续进行的土地流转,其造成的结果是土地快速集中,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如在中原地区,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屡见不鲜,在新疆、黑龙江地区种植面积上万亩的也不稀奇,甚至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的农场已经出现,国内农业生产进入规模化大生产时代。

规模化种植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粮食储存。如果说种植100亩还可以用大铁笼装玉米棒子,但如果是1000亩、10000亩的话,是找不到足够的场地的,且分段性收获会多增加几道工序,对于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的组织化用户来讲是不划算的,所以必须要改变储存方式,变存玉米棒子为玉米籽粒,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随着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玉米籽粒直收的比例来越来高,玉米籽粒机在玉米收获中的占比也在水涨船高。

很明显,规模化农业对玉米籽粒机更友好,国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土地托管在深入推进,所以玉米籽粒机前景也应该越来越好。

图片

2、一机多用,性价比是差异化竞争优势

谷物联合收获机有以下的几种脱粒方式,分别对应不同的脱粒机构:切流+逐稿器、切流+横轴流、小纵轴流、中纵轴流、大纵轴流、双纵轴流、切流+纵轴流、切流+双纵轴流等。

这么多的脱粒方式,归纳一下就是横轴流和纵轴流两种。纵轴流和横轴流最大的区别是横轴流比较适合于收容易脱粒的小麦,对其他含水量大或本身就不容易脱粒的作物作业效果不好,而纵轴流最大的优势是脱粒滚筒长,脱粒面积大过程时间长,脱粒干净,粮食损失少。

图片

目前国内销售的籽粒玉米联合收获机,终端售价在60万~130万元,价格如此高昂的机器,如果只收一种作物,购机者要收回成本的时间将会非常漫长,这种投资是不划算的,所以国内外的籽粒收获机企业几乎都走的是纵轴流的技术路线,区别只是大中小纵,单纵双纵,以及有没有切流的组合,比如本次长沙全国会上展出的潍柴雷沃GX8189是大单纵轴流,中联重科TF220是切流+双纵轴流。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在国外是没有单一功能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国外是谷物联合收获机,在国内由于补贴政策对小麦机和玉米机有不同的补贴标准,国家为了支持玉米机收率提高,同级别的联合收获机,玉米机补贴要高于小麦机,所以很多籽粒机是以玉米籽粒收的身份报补,但事实上还会从事小麦、高粱、大豆、杂粮,甚至是水稻收获,而这全是得益于纵轴流的脱粒机构。

事实上很多籽粒收获机换了割台之后每年都要参与全国性的“三夏”跨区作业,不同的割台可以收获不同的作物,多功能和收多种作物,是籽粒联合收获机的优势所在。

简单的说,玉米籽粒收获机有双重身份,可以说是小麦机,也可以说玉米机,如果是小麦机的话,只需要购置一个玉米割台,再更换少量的部件就可以是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也就是多花一个割台的钱就可能拥有两台收获机,这在经济上是很划算的。

3、加入的企业多,技术消化快,机器渐趋成熟

图片

之前选择的是摘穗式的技术路线,所以国内企业的努力方向是摘穗机和茎穗兼收机,但随着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需求来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开始重视这类机型,并集体转向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其中有山东亚丰等专业化公司,也有潍柴雷沃、中联重科、新疆牧神等大型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

完成国产玉米籽粒收获机市场启蒙的是欧美进口品牌,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品牌是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以及相对晚一点的克拉斯,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推出一些经典机型,如迪尔R230、凯斯4088、4099、5088,科乐收D370、D380等机型,在东北、新疆、内蒙等规模化市场上,原来只有进口的高端产品可选择。

图片

但进入2000年之后,国产玉米籽粒收获机和采棉机、青贮联合收获机一起以产业的形式全面崛起,值得一提的是最先勇闯这块跨国公司的主阵地的是几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如山东亚丰。

山东亚丰的籽粒机市场扩张很快,这家位于山东淄博的农机生产企业采取高举高打的技术路线,进入农机行业伊始就开始研发大型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十年磨一剑,迭代的亚丰新时代9166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在国内一年有约200台的销量,还远销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另外几家后起之秀,如天凯中锐(圣春雨)、金大丰、江华机械(万年利)也值得关注,可惜的是本次国际农机展上亚丰、圣春雨等企业没有参展,我们无法一睹其最新产品的“芳容”。

市场开始上量之后,一直在观望中的几家大品牌,如潍柴雷沃、中联重科、一拖集团等也开始加快了在玉米籽粒机上产品研发和推广的节奏,本次展会上,这几个品牌推出的大型纵轴流机型很受关注,另外铁建重工、钵施然、天鹅股份等重量级企业也加入了玉米籽粒机的战队,行业越来越热闹。

从今年长沙展会可以推断出来,目前进入国产籽粒收获机的企业有近20家,其中不乏大企业和专业能力很强的企业。

国产籽粒机其最明显的优势是成本和价格,凯斯4099国内售价在110万~150万元,科乐收D370售价80万~130万元,亚丰9166售价在50万~70万元,雷沃4YL-6K售价在55万左右,以上的机型全部是国产化机型,凯斯、克拉斯等进口籽粒机价格更高,即使是进口的二手玉米机,价格也要比国产新机高。

随着国产玉米籽粒机产业链越来越成熟,国产平替会快速完成,平替之后将是国产替代和出口。

4、核心产区推广力度大,用户接收度高

玉米收获机的终点是籽粒直收,与分段式收获机相比,玉米籽粒直收有以下的突出优势:省时省力、提高效率、降低损失、提高玉米品质、增加收益,但一方面是种植规模小,另一方面是收获时含水率高,无法直收籽粒,这影响了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很多地方的推广。

如黄淮海地区。该地区长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8亿~2亿亩,占比35%左右,该地区是一年两熟区,每年10月中旬左右收玉米,收完之后要种冬小麦,中间的茬口时间只有15天左右,收获时玉米含水量往往在25%~35%,有的甚至有40%,所以该地区有对玉米籽粒机的需求,但是收获时限制很多,导致玉米籽粒直收长期推广不开。

但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几年时间黄淮海地区推广小麦晚种晚收,大约比10年前要推迟15~20天时间,有了这个时间窗口,玉米在地里就可以自然熟透,水分能降到25%以内,这样就能满足机器籽粒直收的条件,所以近几年黄淮海地区籽粒直收的面积逐年扩大,玉米机需求也在增加。

另一个因素也很重要,大规模种植的合作社、种粮大户,或粮食贸易公司,近几年建设了大量的烘干中心,收获后的湿玉米可以得到及时的烘干处理,这也推动了玉米籽粒直收,也带动了玉米籽粒收获机需求。

5、头部企业撑起了利润天花板,企业推广的积极性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价格水平和利润空间决定着一个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和企业的质量,利大的行业,一定是竞争对手众多,且往往有大鳄存在。

相对于小麦机、水稻机,以及玉米机行业内的茎穗兼收机、摘穗机,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价格天花板很高,利润空间很大,这足以吸引我的企业加入。

从农机补贴系统查到约翰迪尔4YL-12(S760)型玉米籽粒收获机厂家指导价345万元,成交价300万元,科乐收4YZL-8(Dominator370)型玉米籽粒收获机,厂家指导价156万元实际成交价128万元。

前文说过亚丰9166售价在50万~70万元,雷沃4YL-6K售价在55万左右,很明显,一方面是国产产品价格也很好,另外国产与进口产品之间的价差非常大,上百万元的价差就是国产品牌的生存空间,所以近几年很多企业趋之若鹜就是为利所驱使。

结语:一种机型从推向市场到最终被主流用户群体所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看玉米籽粒机已经完成了这个基础工作,从天时(补贴政策)、地利(规模化种植和地方上的积极推广)、人和(组织化用户崛起)三个方面,都有利于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推广,形势也越来越明朗。

但国内籽粒收获机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长沙会上可看出来,大企业都在布局籽粒机市场,且推出了革命性的产品,在未来的规模化农业中,潍柴雷沃等大品牌似乎更有胜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