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稳“菜篮子”根本在于确保农民利益

拎稳“菜篮子”,稳的是民心。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的稳产保供,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有效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今天,拎稳“菜篮子”的弦更是不能松懈,而这一切,还要从护好农民的“钱袋子”做起。

图片

据印度媒体报道,日前,该国大蒜价格暴涨,飙升至折合人民币每公斤34元以上。高价之下,有商贩将水泥制成的假大蒜与真蒜混合出售,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让人倍感荒谬。

作为全球第二大大蒜生产国,印度大蒜价格遭遇此番波动并非无迹可寻。2022年8月,印度社交媒体上就流传过一段视频,有农民因收购价过低,将装满大蒜的麻袋扔进河里。蒜价偏低的情况延续至去年,在印度大蒜主产区之一中央邦塞霍尔地区,大蒜售价低至5卢比每公斤(折合人民币约0.43元)。连年亏损使得不少农民在今年选择减少种植面积。而对于一个大蒜消费量十分可观的国家而言,产量的减少很快反映在了终端消费市场上。有业内人士预测,这一情况可能将持续到新一季大蒜上市。

除了市场自身的调节,政策方面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2020年,印度接连通过多项农业法案,直接废除了此前广泛实行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保障小农户收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撤下,价格高低完全由市场说了算,再加上气候变化影响大蒜产量加剧市场供需失衡等因素,印度大蒜价格节节攀升也就不难理解了。

“水泥大蒜”事虽荒唐,背后映射出的道理却发人深省:稳定农产品供应链,农民利益不容忽视。

图片

首先,要稳住农民生产信心。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要从供给端着手,确保农业种植的基本规模。去年印度大蒜价格暴跌时,大量农民缺乏信心,选择少种或弃种,这符合供求规律和农民的利益选择。但市场调节又具有滞后性,仅凭市场调节调不出稳定的供应链。我国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有时也会出现由于市场调节滞后导致“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情况,这就需要对一些重点品种的生产情况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让更多农民及时获得有效的生产指导信息,合理安排种植规模,从“种”开始稳下来。

其次,确保农民利益是根本。去年印度大蒜价格跌到“地板价”,今年又“涨上天”,暴涨暴跌,农民要么一夜暴富,要么血本无归,这样的价格与收益波动显然不正常。干农业不是炒股,农民也经不起“过山车”式的价格折腾,“稳”才是关键。除了财政补贴等兜底手段外,还有一些市场化方法同样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如山东、河南等地就推出了蔬菜价格保险项目,每年设置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时,农民将获得跌幅保险赔偿,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了农民利益。农业一头连着农民的生计,一头连着百姓的三餐。只有让农民种植有收益,才有稳定的农产品市场供给,消费者也才能买到实惠优质的农产品。

最后,还要提高农民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新的挑战。前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蔬菜价格上涨并引发热议,主要是夏季高温多轮降雨所致,好在目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有1.06亿亩,在短期冲击性、季节性影响退去之后,价格已经逐步回落。面对未来可能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需要进一步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预警监测、农田基础设施、灾后保险等方面加以完善,最大程度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都面临着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拎稳“菜篮子”,稳的是民心。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的稳产保供,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有效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今天,拎稳“菜篮子”的弦更是不能松懈,而这一切,还要从护好农民的“钱袋子”做起。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