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机行业的过去时间,非国有企业做对了什么

昨天有同志谈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农机行业中有历史底蕴的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打得过成立时间不长的非国有企业?考虑到当前国有农机企业的比例并不高,这个问题也等于:在过去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非国有体制的农机企业靠什么实现了快速发展壮大?笔者认为,深刻的问题往往没有具体的答案,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模式,甚至是经营哲学之争。尽管经营企业的是人,但是经营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时代赋予的,不一定是人主动选择的。

一句话总结,非国有企业胜在: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生产出合适的产品,采取合适的手段,卖给了合适的用户,发挥了合适的作用。

第一,合适的时间。狠狠地抓住了市场机遇,选好赛道,这是基础逻辑。像新疆-2小麦收割机市场爆发,国有企业建立若干分厂开足马力生产也还是没有全面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在卖方市场、供不应求的形势下,才有浑水摸鱼或者叫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机会,甚至说可以叫不理性的市场、疯狂的市场才能容纳新生力量的崛起。所谓时势造英雄,卡在节奏上非常关键。

第二,合适的方式。不一定是原创产品,或者绝大部分不是原创产品,这是很多非国有农机企业的产品特点。有实力的则招徕当时国有农机企业的技术骨干,组建新的公司发挥创业激情,没有足够实力的企业就采取仿制的策略,自己硬啃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在硬啃的过程中,看上去像是抄袭、侵犯知识产权,其实更多的是商业手段,仿制后更有优化、升级、创新。

第三,合适的产品。这个合适在很多程度上有点像性价比,一个是仿制产品比原创产品价格上便宜(首先没有研发的成本嘛),二来是这个便宜也建立在行业性的产品不成熟上,都是在一定程度地、一步步地熟化中。甚至有的产品可能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就推向了市场,这个比例不低,买方给予了足够的宽容。农机具有非道路性,一般不会产生公共危害,所以不像汽车那么严苛,准入几乎没有。

第四,合适的手段。这主要指的是强悍的营销手段、地推能力,值得点赞。要说有多伟大的创新吗,也不一定,其实比对手更快一步就可以了,以快打慢、屡试不爽。在很多国有农机企业尚未褪去计划色彩的时候,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所向披靡,灵活的价格体系、营销政策、公关能力,与经销商深度互动、合作共赢,在商言商、法无禁止皆可为。尤其很多企业敢于向一线销售人员授权,非常重要。

第五,合适的用户。基础大、知识水平整体偏低,品牌意识较差、更看重性价比,这都是农机用户的一般特点。有资金实力、经营能力,但还没有到购买进口农机的高级条件(毕竟进口农机一直都在),可以接受一定性价比的非完美产品,先用着、慢慢升级,在摸索中前进。可能有了更好的业绩、利润后会选择进口品牌,但在较长时间里需要靠性价比支撑,长尾很长、数量很大,支撑得住众多企业。

第六,合适的作用。俗话说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先要解决主要矛盾,无好机用总比无机可用要强,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是现实的发展策略。虽然不够完善,但是基本的机器性能、作业效果有了,就是好的。加上比一些国有农机企业更加强化了“服务”工作,机器不是不坏、而是坏了修的及时,也已经在那个阶段算是“尽善尽美”了。到目前为止,能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依旧是用户选择的关键点。

这六个合适的核心是什么,其实是效率优先:可以不完善、但是有效率。非国有农机企业抓住了宽容的市场给予的足够空间,抢到了市场的份额,做好了原始积累。同时,也在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比如有的企业更加讲究技术先进性、打造品牌等等。

到如今,时代又变了。放眼望去,在今年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为什么很多进口品牌依旧业绩不俗、有所增长?性价比重要吗,重要。但是对于高端用户群体来说,产品力更重要。那产品力又是什么呢,产品力是产品领先主义。

未来的农机行业,更是体系之争、所以然之争。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