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话题

农机制造业要想形成竞争能力优势,妥善的办法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使自己强大起来。而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则是其应有之题。

一、什么是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手段,对传统的农机制造过程进行升级和转型,使其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这一过程涉及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和管理运营等多个环节,旨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性能,并完善售后服务。

1、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驱动力

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二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农机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市场对高智能、高效率、高精准农机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农机装备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基础。

2、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

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负责存储和处理海量生产、运营和市场数据,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采集生产设备、产品运行和市场信息,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则可以分析数据,识别规律,实现智能决策和自动化控制。

3、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意义

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智能化改造,农机装备能够实现实时监控、故障诊断、优化控制和决策支持,从而提升农机装备的运行效率和作业质量。同时,智能化改造还可以帮助农机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开发符合市场定位的新机型,形成产业化发展态势。

4、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应用案例

中国一拖在智能化改造方面的具体举措包括建设智能机械加工厂、智能驾驶舱数字化工厂、新型柴油机智能工厂等。这些改造项目涉及到了生产厂房、总装车间生产线、分装车间生产线、底盘油漆、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改造后的生产线,智能化、标准化水平更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生产节奏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企业智能化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中马力拖拉机生产线经过一年多的品质提升和智能化改造后正式通线投产,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人工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另外,新建的大轮拖动力输出总成装配的柔性自动化装配线,生产效率提高了25%;柴油机智能制造新线全面投产,柴油机智能制造能力迈向中国农机行业领先水平。

在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方面,潍柴雷沃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在大马力拖拉机、智能化收获机械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雷沃P7000大马力CVT智能拖拉机成功实现了技术迭代升级。此外,潍柴雷沃无人驾驶系统已经装备到多种农机平台上,能够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并且已经开始批量交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

在生产线与服务网络的智能化方面,潍柴雷沃不仅在产品上追求智能化,在生产线上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例如,公司在潍坊建设的新工厂定位为智能化工厂,生产设备及物流转运系统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该工厂规划了5G+智慧工厂多场景应用,大量采用省人化、自动化设备设施,以实现大马力智能拖拉机的自动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目标。此外,潍柴雷沃还建立了完备的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成为政企合作的最佳对象与同行学习的标杆。

在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技术方面,潍柴雷沃参与的“基于北斗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标志着公司在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这种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也为农机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机制造业在智能化改造方面有些进展,成效不错。但从整体上提,存在问题不容小觑。

1、创新研发能力不足

国产机具90%为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且多被外国垄断。农机院校人才培养规模渐趋萎缩,农机研究面临产业化、商品化不足的瓶颈,科研成果多停留在实验室。

2、缺乏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

虽然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研发基础、推广应用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在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方面,目前还存在巨大缺口。

3、整体渗透率偏低,市场空间较大

尽管农机装备智能化产品逐步向全国范围铺开,但整体渗透率仍偏低,市场空间较大。2019年美国农机自动导航驾驶渗透率已经达到90%,欧盟计划到2025年实现50%的农机装配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相比之下,我国2013—2022年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累计销量不到20万套,市场潜力巨大。

4、适配性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分布广阔,农田场景复杂多样,农机种类和型号众多,要求农机装备智能化产品具备足够的适配性。目前来看,国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在适配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加快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步伐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机制造业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市场推广难度大等。为了加快农机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步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设立专项研发基金,推动技术创新

建议政府设立农机智能化专项研发基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研发。例如,可以资助农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农机装备中的应用研究。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企业给予奖励,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2、完善补贴政策,降低企业负担

现有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进一步优化,加大对智能化农机的补贴力度。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先进的智能化农机产品,应给予更高的补贴额度。此外,可以考虑对购买智能化农机的农户和农业合作社给予额外的补贴,以降低购机成本,提高购买智能化农机的积极性。

3、加强产业链协作,提升整体竞争力

建议积极推动农机制造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可以通过组织行业交流会、技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同时,鼓励农机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信息技术服务商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智能化农机产品,提升整体竞争力。

智能化农机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政府应加大对农机智能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可以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4、加强市场监管,保障产品质量

随着智能化农机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加强对智能化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

智能化农机的推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智能化农机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向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从业者宣传智能化农机的优势和应用案例。同时,可以组织现场演示会、技术培训班等活动,帮助农民掌握智能化农机的操作技能,提高他们对智能化农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总之,加快农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步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以上政策建议的实施,相信我国农机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