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劝养殖户“少用”动保,行业倒逼最先考验的或许是人性

养虾业持续低迷下,养殖户与动保经销商,是共命运还是各自飞?

“只有让养殖户盈利,我们(经销商)才能活下去。”身兼养殖和动保经销商双重身份的刘总道出他对动保行业接下来的发展思路。在水产行业提倡降本增效的第二年,动保行业也遭遇严重的“滑铁卢”,据水产前沿一线团队走访调研发现,广西、广东、江苏等传统养殖大省的动保销售量至少掉量30%。

种苗是养殖的基础,饲料是刚需品,两者都只能换档而不能省去,那么,为了尽最大空间压缩成本,养殖户只能瞄准动保板块。“去年虾价好的时候一张小棚的动保成本1.2万元都有人用,但今年降到2000元一张棚的也有,有些养外塘的连动保都不用了。”尽管虾价有所复苏,但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谷期,动保经销商沈总对于下半年的规划并没有头绪,他表示接下来只能联系厂家继续降价,看看能不能用低价来吸引养殖户。

然而,在如此逆势之下,也有动保经销商主动降价,甚至劝养殖户要“少用”动保产品,从经济角度来看似乎十分矛盾,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只有需求一方不倒,供给方才能有活下去的可能。动保经销商刘总认为接下来的思路是要主动帮养殖户增加盈利空间,用他的话来说,大家的日子都难过,但现在最重要是共渡难关。

他提到的养殖户要“少用”动保,一是不少养殖户会把动保当做“救命药”,但虾到了确实是没有挽救可能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做过多投入动保,虾能卖就尽快卖,不能卖就尽快排塘,这个快速时代根本不会给你有过多的试错机会,一旦犹豫过久,后续有可能产生一系列连锁的不良影响;二是有的养殖户不管投到水里的动保产品是否有效,反正心理已经得到安慰,但对于现在养虾微利时代而言,这无疑增加了成本,抗风险能力却没有提升;三是主动降低价格,帮助养殖户降低成本,假设过去能有40%的盈利空间,现在就要降到20%甚至更低,养殖户能用更少的成本养出高产高质的虾,自然对养虾更有信心。

上述两种情况的结果看似一样,都是动保产品价格降低,但被动降价和主动降价,背后反映了不同的生存思路,前者是在大环境影响下没有更积极有效的举措,只能被动向下兼容,后者则是冷静看待市场变化,深刻明白同在一个大市场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如果养殖户是主角,那么动保经销商作为其中一名配角,就要思考如何配合主角把虾养好和顺利,因为一旦养殖户不养了或者养的规模变小了,这变相是动保市场容量的萎缩,没有人能在生存战下胜出。因此,作为一名经销商,要如何持续盈利,或者说在行业如何持续发展,这就要思考如何平衡与养殖户的利益关系。

除此以外,广西动保经销商孙总表示,目前动保行业缺乏规范的产品使用标准和产品质量监督,前者是规范养殖过程中动保的使用量,据他观察,不少年长的养殖户对要投多少动保、投入后是否有效果,其实是不清晰的。后者表现在现在对市场上动保产品质量监管力度较弱,产品真正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得而知,这也让进入市场只想分一口“肥肉”的商家有机可乘,同时也是让这个行业门槛变低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虾价低迷不但逼着养殖户要更认真做好养殖管理,提高产量和养成率,同时也倒逼动保行业者认真思考到底是要与养殖户共命运,还是隔岸观火。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