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接近入库标准,辣椒淡季易跌难涨

大蒜:产区逐步上量,供需双方博弈

前期国内山东、河南等地的高温干旱虽然不利于玉米和花生等尚处于生长期的作物,但是利于收获完毕的大蒜进行晾晒,也加速提高了大蒜的干度。目前早熟大蒜基本上全干,晚熟大蒜的干度也在九成左右,基本上接近入库标准,中大型贸易商开始入市收购。

上周初山东金乡产区大蒜到货量比较多,但是随着大蒜干度的提升,贸易商收购积极性提高,货源很快分流到周边市场。当地市场对于质量较好的印尼大蒜和出口大蒜需求旺盛,渠道走货较快,贸易商提价出货,上周价格偏强,其他品类需求一般,价格略跌。金乡杂交一般混级大蒜价格为3.00~3.20元/斤,周度下跌0.03元/斤。

河南中牟和杞县产区大蒜上货量较少,但是收购量有限,主要因新蒜没有全干,贸易商更喜欢干度好的货源,整体走货速度一般,无论是做加工还是包装,市场均按需采购,中牟和杞县产区中等混级杂交红蒜价格3.10~3.20元/斤,与上周持平。

江苏邳州产区上货量不大,以加工厂和刚需采购为主,未见明显增量。邳州产区新蒜干度大多在八九成,杂交红蒜直径5厘米,价格为3.20~3.40元/斤,现货价格趋稳。

销区市场多数销售新干蒜,货源供应充足,下游走货不快,采购积极性一般,现货价格继续下跌。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红皮净蒜周均价为4.94元/斤,周环比下跌5.2%。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北方产区仍以高温为主,多数产区新蒜将会达到全干,蒜农卖货积极性会更高,产区供应增加,但主产区大蒜走货总体缓慢。目前处于大蒜收储初期,供需双方博弈,上游都想挺价销售,毕竟今年大蒜总产量下降,但下游按需按价采购。

辣椒:消费淡季明显,价格易跌难涨

一般情况下,北方产区辣椒需要在春季大棚内育苗,在4、5月份移植到田地中。前期河南、山东等地持续高温干旱,对玉米和花生等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但据了解,国内北方辣椒主产区多数可以水利灌溉,并且辣椒本身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只是怕洪涝。根据主产区的反馈,高温干旱对辣椒的生长实际影响比较小。

上周,国内辣椒现货市场延续弱势,以库内成交为主。从供应端看,今年北方地区存储的新季辣椒数量明显比去年增多,不利于辣椒现货价格的上涨。下游采购不积极,随着高考结束以及各类学校的暑假来临,辣椒需求有望进一步下降,季节性需求淡季明显,因此,需求对价格的支撑不足。河南柘城三樱椒精品价格为8.80元/斤,与前一周持平;临颍三樱椒精品价格为8.40元/斤,下跌0.10元/斤。

对于南方地区而言,云南冷库辣椒库存较少,现货价格稳定,此前批发商集中采购一些,最近采购询价较少,现货交易较为清淡,但是最近开始有一些从外地调入的辣椒流入当地,将会增加当地供应,现货价格恐将难以维持。贵州产区辣椒交易活跃度低,渠道走货较慢,无论是本地货源,还是外地货源均较充足,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一般,加工商按需采购,还有压价行为,贵州辣椒现货价格弱势运行。

无论北方还是南方,近期辣椒行情偏弱,季节性消费淡季是主因,下游采购保持刚需,在无其他利好驱动的情况下,辣椒价格易跌难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