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蛋白为何拥有千亿市场规模,创业公司如何分一杯羹?

最近和“蛋白”杠上了,连发了好几期食品都和蛋白有关。

因为蛋白是人类和动物的基本营养成分,因此市场规模巨大。

在资本“耐心”的时候,你做小而美市场的排头兵,还有人可以等你慢慢盈利。

但在资本“紧缺”的时候,大而全的市场,才能养活巨无霸到小虾米,直到逐渐通过价格战,形成垄断。

蛋白的细分赛道,既有小而美又有大而全,所以,我建议创业公司,不单单要从技术优势出发,更要深耕销售渠道。

当资源有限情况,不要既做护肤,又做食品,还做农业……

渠道无法复用,销售效率很难提高,销售成本必然累加。

替代蛋白市场规模最大的场景,就是农业的饲料。

因此,本篇先聊聊饲料的产量和蛋白饲料的需求量,再讲讲替代蛋白的市场规模,以及其中比较突出的品类“微生物蛋白”。

01、全球饲料产量及中国饲料产值和特征

根据奥特奇年度饲料调查报告,2013-2022年全球饲料产量复合增速为3.1%。

2022年全球饲料产量为12.7亿吨,未来受益于人口增加、经济增长、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有望带来对蛋白的需求增长。

2022年十大饲料生产国共生产饲料8.1亿吨,占全球饲料总产量的64%,中国(排名第一)、美国、巴西以及印度四国的饲料产量约占总量的一半。

图片

2015-2023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复合增速为6.1%,高于全球增速。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达到140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总营业收入为13304.4亿元人民币,增长5.4%。

具体到饲料产品产值为12721.1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2121.9亿元人民币,分别增长了7.7%和6.7%。

从企业经营规模来看,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的饲料生产厂有1050家。

在区域布局上,全国饲料产量超千万吨的省份有13个:包括山东、广东、广西、辽宁、河南、江苏、四川、湖北、河北、湖南、安徽、福建、江西。

山东省产量最高,达到4716.3万吨。

玉米和豆粕在饲料粮中占比高。在我国主要畜禽饲料配方结构中,能量饲料原料占比一般为60-65%,蛋白饲料原料占比一般为35-40%。

因此,蛋白饲料产品产值超过445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4240亿元

02、饲料为何用替代蛋白,市场规模多大?

豆粕是饲料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中豆粕占比大约为15%-20%。

但因为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进口量大、国外依存度高、来源地集中,是当前我国大豆进口的风险点。

特别是当前地缘政治风险、极端气候灾害、供应链不畅等不利因素交织叠加,大豆进口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推进豆粕减量替代是应对外部供应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豆粕减量行动。

图片

替代蛋白根据制造原料的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别: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细胞蛋白和植物蛋白。

根据MarketDigits数据,2023年全球新蛋白市场规模达到751亿美元(约5406.74亿人民币)。

根据波士顿咨询数据,2035年全球新蛋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00亿美元(约2.08万亿人民币),占总蛋白市场规模的11%。

图片

植物蛋白即为从植物中提取蛋白,具有安全性强、易消化且对动物福利和环境副作用小的优势。

目前已大量应用,是当前最佳的替代蛋白(例如菜粕、棉粕、花生粕等)。

图片
图:《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中无豆粕日粮配方的示例

微生物蛋白是替代蛋白的一种,具有“变废为宝”的巨大想象空间。

微生物蛋白利用细菌、酵母、微藻等微生物,将葡萄糖、淀粉、农业废料、二氧化碳等转化为蛋白质。

微生物蛋白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并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

相较于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具备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一方面,微生物蛋白能够明显缩短蛋白生产周期,降低能耗。

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的速度是植物的500倍,是动物的2000倍。

另一方面利用废气、二氧化碳等原料,实现真正的0碳或负碳排放。

微生物蛋白通常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可以用更接近人体需求比例,易于消化吸收。

根据QYResearch,2018-2022年微生物蛋白市场规模CAGR达96.8%,预计到2029年,复合增速将保持在42.7%,实现长期快速增长。

03、创业公司在替代蛋白领域还有机会

由于替代蛋白的市场庞大,尚待技术突破、实现降本增效的细分赛道繁多,并未形成垄断,科技创业者还有挺多的机会。

但要注意,植物蛋白和细胞蛋白,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市场教育周期较长,短期内较难盈利,需要有较长的耐心和健康的现金流。

目前而言,创业者容易以技术取胜、能较快产生现金流的,还是“微生物蛋白”,上中下游玩家众多。

上游看,包括生物质原料和生物反应器制备商、技术平台合作商等。

生物质原料包括葡萄糖、淀粉、合成气、二氧化碳等低成本材料。

中游以产品制备为主,包括基因测序、菌种筛选、发酵过程控制、以及蛋白质提纯等流程。

下游应用范围广阔,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和饲料中。

未来应用领域包括化妆品、生物制品、医药化工等多个方向,想象空间巨大。

图片

微生物蛋白创业公司面临两种差异化的商业模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型——人用食品和饮料市场:

通过可定制化的蛋白属性和更新颖的消费概念,以高定价和高定制化切入食品饮料市场,绑定小众、高品味、高附加值客户。

但在经济不景气、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慎选此路,除非本已积累了大量高客,或者能够绑定拥有大量高客的平台商、品牌方(例如,银行、航空公司等)。

下里巴人型——宠物和牲畜用饲料市场:

在市场接受度低时,率先进入饲料或宠物食品行业,这就要求通过更低的价格完成对传统蛋白的替代,在较大规模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图片

但要注意,创始人一定要把生产的成本结构和产品的利润分配(销售商、品牌方等)刻进脑子里。

如果创业团队中,没有建过、管过较大型工厂的“老厂长”、没有工艺优化的一线工程师,通过生产放大、获得规模效益的路不好走。

综上,受益于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发展,替代蛋白在安全性、营养适配性、低碳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替代蛋白的生产和应用渐成全球性趋势,长期看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