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疆农机展:玉米籽粒收高手如云,竞争激烈!

影响仅次于秋季全国农机展的新疆农业机械博览会、2024“一带一路”智慧农业大会于5月25—27日在乌鲁木齐市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聚焦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设置智慧农业、农牧业机械装备、特色农业、果品产销对接及产业链技术装备、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新疆自贸试验区机械产业链、一体化项目产品成果展示、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培训班“田间日”活动八大展区。

近几年每届新疆展会,每届都会有几个暴火的农机品类,如2023年是大方捆机和青贮联合收获机,那么2024年新疆展上又有谁爆出圈了呢?

笔者认为答案是动力驱动耙、玉米籽粒机、大马力拖拉机。本文重点说说玉米籽粒收获机。

一、籽粒机参展企业多,新手源源不断进入

展会是农机行业的风向标,某类农机火不火,热不热,从以下几个维度可以做出判断:一是参展企业数量多寡,二是参展的机型多寡,三是有没有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进入,四是当年有没有大量的新进入者。

套用这几个维度,从新疆农机展上观察到的情况:今年展会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企业数量明显多于往年,尤其是玉米籽粒收获机厂家,这可能与近两年国家要求新疆地区“缩棉增粮”的粮食政策有关,有数据表明2023年新疆玉米播种面积2156.49万亩,同比增加438.15万亩,增长25.5%,2024年还会大面积增加;

从参展机型数量上看,几乎所有的玉米收获机厂家都有籽粒机展出,粗略统计至少有50多个机型,明显多于去年;

目前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克拉斯都有针对国内市场的玉米籽粒机系列产品,今年展会上针对新疆地区需求还有针对性的机型;

最后一项看新疆钵施然、天鹅股份等在采棉机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也推出了大型高效率的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说明行业有新鲜血液不断地流入。

分阵营看,本届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克拉斯都展出了在国内市场上主销的主力机型。如约翰迪尔展出了C2 400、S770联合收割机,凯斯纽荷兰展出了著名的AF4088、AF4099和针对新疆市场的AF5088,克拉斯展出了TRION 740,DOMINATOR 370,LEXION 8700,全球收获机专家克拉斯不只是产品好,价格也很香,所以现场服务人员介绍LEXION 8700带两套割台600万元,消费的门槛相当高。

国内知名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企业潍柴雷沃、天津勇猛、新疆牧神等都有主力机型参展,自然最值得关注的是几个专业实力很强的企业和新进入的企业。

如近两年横空出世的山东淄博亚丰农机,其已经打出知名度的亚丰新时代8177和9166很受观众的青睐,新疆是牧神的主场,牧神在室内和室外两个展场都有籽粒收获机展出,如4YZL-13S带13行割台,割台设计很是惊艳。

当然值得关注的是天鹅股份、金大丰等企业,金大丰的展出的8526第一天就被用户现场买走了,国产采棉机龙头企业钵施然面向中亚和东欧推出了带12行割的7850机型,说明钵施然在快速的多元化。

图片

二、众企业为何看好玉米籽粒机?

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有明显的热点轮动的现象,也就是每隔几年就会有一种热门机型出现,然后就会有大量的企业一窝蜂地进入,2022年的之前的热点是茎穗兼收型,2015年左右丘陵山型热销,而2023年、2024年明显的是玉米籽料联合收获机成为热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至少20家收获机企业推出了玉米联合收获机,且还有至少5家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之中,那么玉米籽料收获机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这么多企业进入呢?

1、需求量开始明显地增长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话用在当下的玉米籽粒机行业十分应景。

明显地看,从2020年之后玉米籽粒收获机的需求量开始有了明显的增长,这背后的逻辑颇为复杂:

一是国家农机政策重提“以粮为纲”,玉米种植面积得到恢复性增长,带来了各色玉米机型需求增长。

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种植条件,且助推了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尤其是种植规模超过1000亩之后就必须收籽粒玉米,否则根本找不到晾晒的场地。

三是国家推动的烘干塔、烘干中心等基础设备建设让玉米籽粒收没有后顾之忧。

图片

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吸引农机生产企业进入,从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数据看,2023年通过补贴每亩加上进口的玉米籽粒机销量还没有超过3500台,市场规模约为15亿元,比2019年翻两番。

2、渗透率很低,想象空间巨大

玉米是国内单一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常年在6.2亿-6.5亿亩之间徘徊,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张东兴在《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进展与展望》报告中指出国内玉米籽粒直收面积约为5%,也就是3000万-3500万亩之间。

还有一组数据:2022年全国补贴销售玉米收割机7.4893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62.67亿元,其中籽粒收获型玉米收割机销售了3137台,实现销售额16.59万元,所以玉米籽粒收获机销量占比4%,销售额占比10%。

可见,无论是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抑或玉米籽粒机的销售占比看,后期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目前国内玉米籽粒收刚刚起步,在克服各种影响因素之后,必将实现与欧美地区一样的机收率。

3、刚刚起步,理论上谁都有可能上位

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克拉斯等跨国公司当然有成熟的机型可供国内用户消费,但是跨国公司的产品最大的劣势是价格太贵,如LEXION 8700带两套割台600万元,注定只有金字塔尖上的用户才能买得起,这就为国产替代预留出了广阔的空间,从30万到600万之间,不但是利润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需求空间。

国产籽粒机,目前卖得最好的是亚丰、牧神、迪马等专业品牌,潍柴雷沃、中联重科等大品牌虽然有产品,但是并没有形成市场垄断。

理论上讲进来的企业都有上位的可能,甚至是站在先烈的肩膀上的腾飞,所以近几年不断地有企业进入玉米籽粒机市场,且新进入企业更大胆奔放,如钵施然一进来就推出了7850超大型机型。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